《叩问》
作者 赵东成
每到端午节的时候,
中国的民间便会以
包粽子、赛龙舟等种种形式
来纪念那位抱着石头
跳入汨罗江的屈原。
为什么会是这样?
因为,在中国人的心中
总有一个观念,
总有一个情感
那就是
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即便他已经离去,
也希望他还活在人间。
是啊,
屈原已经离开了人间2300年,
他的品德,他的精神,
他的豪迈,他的宏愿
他的爱国情怀,却永垂不朽
却一直都被人们深切地怀念。
提起屈原,
我的心情就难以平静
我总想对过去的朝廷叩问:
难道说
在你们的身边,
有那么多卑躬屈膝的懦夫,
有那么多谗言烂舌嚼耳根子的小人
有那么多阳奉阴违的两面派,
这些人过着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
可为什么就容不下一个
敢于直言,敢于问天
敢于劝谏,敢于为国担忧的诗人屈原?
我总想对那个屈死的屈原叩问:
你有一颗赤诚的心
你有一个爱国的志
你有一个宏天的祈愿,
难道说
仅仅是因为被摘掉了顶戴花翎,
你就因此而自卑自弃
一蹶不振,意志破碎
无地自容,止步不前
难道说
你作为一名诗人
就可以这样毁灭了你的终生所愿,
你就可以这样愧对你的家人,
你为什么就不能忍辱负重
咬牙挺住坚持下来,
期待着光明的那一天。
你为什么
非要怀抱着石头沉入汨罗江,
给爱你的人们留下太多的遗憾。
难道说,你纵然一死就能够瞑目吗?
难道说,你的忧患从那以后就能够得以解脱吗
难道说,你的梦想就可以因你纵然一死
能够实现了吗?
我还要
向天叩问,向地叩问
向那条湍湍流淌的汨罗江叩问:
尽管是阴霾笼罩,乌云满天,
尽管是国土沦丧,有家难还,
难道说
你们就不能发发慈悲
留下那个可怜的屈原
什么时候正义能够站得住脚
什么时候人能够做到仗义执言,
那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那就是一个社稷江山的兴旺发展。
但愿屈原的死没有白死
但愿他的精神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
能够震撼这苍茫的大地,
这苍茫的天。
请看屈原
带着他的《九歌》
带着他的《离骚》
带着他的《天问》
带着他的《远游》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