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考生家长
文/刘振辉
孩子刚上高三,我就感觉时间进入了高考倒计时。从此就开始不由自主的留意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光是那些网上指导志愿的真假老师就关注了好几十个,听来听去听的自己反倒更没了主意。
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网传很多985还有211的大学毕业生找个理想的工作都难,甚至经常报道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还要去竞争初中老师或者应聘城管,简直要卷死的节奏。何况山河四省的考生多名校少,千人过独木桥的景象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军警类院校逆势暴涨,一个普通公安类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居然能远超本一线,你说家长能不焦躁吗?
还没放寒假,我就开始咨询联系眼院的专家,想着做了近视眼手术至少能多一个出路。哪想到放假接孩子的路上就发生了争执,他就认准一个理,说同学们都说不上军校不上警校不学医,打死也不学。晚上吃完饭,我抱着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去谈判,几分钟过后就开始战争爆发,双方各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气,以至于整个假期都闹得很不愉快,紧张的气氛一触即发,家庭氛围随时都要爆炸一样,就这也没说通。
我就想,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能这么不听话不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正好有个大四学生在输液,交谈中得知他学的是船舶制造专业。我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吗?大学生说不是,之所以学这个是报志愿落到了这里,被这个学校录取而已。我又跟他交谈当下就业形势的严峻,如果当初上军校警校基本就能解决就业的问题,这孩子说我肯定不上,当时是这个心态,现在还是这个心态。如果你问我到底喜欢什么专业,我可能不知道,但是如果问我不喜欢那个专业,那我肯定知道。
但是我并没有死心,甚至还抱着一点点幻想。前几天河北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公安类院校政审的时间节点,在提交不提交材料上我坚定选择了前者。就连跟孩子玩的最好的几个同学的家长都私下联系,虽然孩子们的口径一致,但我们也要保持意见统一,必须参加政审,哪怕最后做的都是无用功。
越是到临考,不光家长焦躁,孩子们似乎也要发泄发泄。明明老师已经发了周六放假的通知,奈何班级里好几个孩子就要头一天回家,其中也有我家的孩子。一天打了四个电话,言语中就是要回家,甚至不惜破坏掉三年来一贯保持的好孩子形象。最后家长跟老师也不得已,据说这一天早晨班级里一下子接走了八个同学,也没看到他们回到家去查漏补缺,倒是捧着手机在游戏的世界里不亦乐乎,而家长还得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生怕触动到哪一根敏感的神经,再来一场得不偿失的小规模暴乱。
孩子打电话说自己就在本校考试,我们紧张的心陡然就多了一丝安慰,纠结了好几天坐送考车往返晕车的后果,这算是考前最好的消息。昨天接到同学的电话,他问我给孩子定好了鲜花没有,我说难道还有这道手续啊!他说孩子不管怎样总算熬过了三年,说不累那是假的,那只是家长看到他在家的表象。所以,在最后接孩子回家的那一刻,一定要给他一束花一个拥抱,也是给他高中生涯划一个完美的句号。
高考就在眼前,我的心也越提越高,撑着心脏顶着嗓子眼,明知道一切都是未知,却设想千万徒劳无功的场景。
高考,加油! 作者简介:心远地自偏,本名刘振辉,个体医生,自幼喜欢文字,闲来无事写些自己的心得,以此记录经过的、遇到的真实事件,发一点感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