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阳,粽味飘香
作者、主播:春暖花开
又到了一年的端午。端午吃粽子是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食的完美结合。包粽子是一种凝聚中国传统民俗的技艺,包粽子是将思念细致包裹,让味道与记忆重逢。
小时候,每到端午,妈妈就买来糯米和黄米,米里面再放上各种馅,咸味的鸭蛋黄;甜味的有豆沙和枣。粽子煮熟了,一缕粽香扑鼻而来。咬上一口甜而不腻。
后来结婚到了婆家,端午包粽子都是婆婆一手操办,但她只包全是米的,里面从不放别的东西。
前天,女儿张罗着包粽子,我买了五花肉,咸鸭蛋,糯米,粽叶。把五花肉切成小块。用调料淹制,把咸鸭蛋的蛋黄剥出来。把粽叶和米浸泡两小时,我们就开始包粽子。女儿从抖音中学的,包的是四个角的,我还是传承妈妈和婆婆的包法,包的是三个角的。清香的箬叶,白白的糯米,把淹好的五花肉和鸭蛋黄包进箬叶里,然后用五彩绳扎好。
放进高压锅里煮20分钟,20分钟后,揭开锅,粽子的清香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的粽香。剝开绿色的粽叶,肉馅的香味实足,蛋黄馅的咸鲜适中,白米的绵香入口。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更有一种情怀来自心间。端午吃粽子最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粽子做为一种传统的美食是一种包含特定内容的吉祥物。吃粽子不仅是享受美食佳肴,也是一份文化的闲适自在。棱角里总有历史的传承,软糯间藏着文化的清香。
我相信包粽子,是在包虔诚的心情,多少朝代退去,却用一个人悲怆的一跳,赢来后世百姓的崇敬。粽子伴着清香的艾草而来,伴着激情的波涛而来,伴着屈原的《九歌》《天问》而来。 粽子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是思念的味道。吃粽子是在咀嚼遥远而鲜活的历史,是在品味古老国度一脉相承,恒久不变的优秀内涵。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爱国激情。
五月端阳相思长
青蒲艾草粽飘香
糯米包裹千年史
粽叶缠情祭忠良
作者、主播:单玉春,网名:春暖花开。山海关桥梁厂中学退休语文教师,喜欢读书、写作、朗诵。有诗文在一些平台上发表。闲暇之余,一杯清茶,和着一缕墨香,轻捻一抹心语,悠哉乐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