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经典
作者:张松青
合诵:河南阅读学会朗诵艺术团
(行云流水)
朦胧中
睁开眼睛,
跌跌撞撞寻觅“经典”的踪影;
几万个汉字
排列成一座座山峰,
抬头仰望灿烂辉煌的“金顶”!
(郭德栋)
穿越
横平竖直的笔划,
在鸟兽爬行的爪印上,
找到了仓颉造字的雏形。
用殷墟
捡来的片片龟甲,
堆砌成
甲骨文健壮的身躯,
用青铜器
铸造的铭文,
搭建起
祖先们赫赫武功!
(恩艺)
打开
神秘的《周易》,
六十四卦
博大精深扑面而来。
作为六经之首,
那是先辈
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
对自然世界认知真理的结晶!
(周红斌)
吟诵着
“思无邪”的《诗经》,
就能找到最古老的爱情。
这里
不仅有
君子好逑的淑女,
还有
内容丰富的“风、雅、颂”,
生动形象的“赋、比、兴”……
(海河)
函谷关前,
老子骑着青牛紫气东来;
用五千字的《道德经》,
讲述着
生命的大智慧
描绘着
天地间“道法自然”的物体运动!
(杨俊华)
在
孔夫子的课堂上,
三千弟子
聆听着老先生的教诲。
让一部
语录文集《论语》,
成为两千多年儒家学派的“圣经”。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儒家的思想,
规范着
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举止言行……
(赵美帧)
司马迁的《史记》,
记载着
远古时期三千年的历史。
从“本纪”
到“世家”再到“列传”,
字字珠玑,
句句生动;
每一篇文章,
都彰显着
太史公对历史的绝对忠诚!
(吴幸建)
陈寿
笔下的《三国志》,
选材精准,
语言慎重。
用极其简约的文辞,
描绘了
东汉末年的风云变幻;
记录了
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全部过程。
滚滚长江东逝水,
淘不尽
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英雄!
唐朝
茶圣陆羽,
撰写出最早最完整的《茶经》。
“茶有禅意,浑然天成。”
把中国独特的茶文化,
提升到
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淡泊明志,
泡一壶信阳毛尖;
茶香宁静,
品一杯西湖龙井……
浏览
《全唐诗》
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篇,
我们可以看到
许许多多大家熟悉的场景。
李白
举杯邀明月,
会须一饮三百杯。
杜甫
痛饮狂歌,
飞扬跋扈为谁雄。
白居易
浔阳江头,
忽闻水上琵琶声。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鹳雀楼上抒豪情!
翻阅
《全宋词》
三百年间的词作,
既有
婉约派的清新雅致,
更有
豪放派的豪迈沉雄。
秦少游
柔情似水,
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东坡
竹杖芒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
李清照
寻寻觅觅,
花自飘零水自流。
岳鹏举
怒发冲冠,
慷慨悲歌“满江红”!
元代
杂剧《窦娥冤》,
出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
一枝神笔,
撰写的悲剧感天动地;
简单的剧情
使多少读者痛哭失声。
窦娥的冤情,
让六月飞雪铺天盖地;
让三年大旱灾情严重。
虽说
冤案最终得以昭雪,
但又有谁
能告慰已经死去的亡灵?
有人说:
王实甫的《西厢记》
是千百年来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峰。
唐诗宋词的精美,
元代民间口语的活泼生动。
勇敢机智的红娘,
成就了张生和莺莺的爱情,
在普救寺里
撞响了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巨钟!
花果山,
水帘洞,
南天门兜率宫。
浪漫大师吴承恩,
用神魔小说《西游记》——
让人们
记住了
矢志不渝西天取经的唐玄奘,
踏实肯干勤劳温厚的沙悟净;
憨态可掬又气又爱的猪八戒,
忠心耿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黛玉葬花,
宝玉疯傻;
焦大骂街,
贾府抄家。
《红楼梦》里的是是非非,
“大观园”中的男女春梦。
既可以领略
曹雪芹的良苦用心,
又可以懂得
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
这
就是经典——
看的远说的透,
远见卓识精辟生动。
留的下传的开,
通俗易懂便于传颂……
中国的经典,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美轮美奂灿若繁星。
字字珠玑一言九鼎。
奔放豪迈气贯长虹!
我们
寻觅经典,
面对祖先诉说衷情。
精神抖擞其乐无穷。
诵读经典,
照亮人生润泽心灵。
心旷神怡其乐融融……
(合诵)
2024年5月28日凌晨于郑州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