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槲叶粽子到底值多少钱?
文/云蒙山人
唐人温庭筠的"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让槲叶一火千年而不衰。槲叶乃壳斗科栎属乔木槲树之叶,性味苦、涩、平,入脾、胃、肾经,有止血、通林之功。
今日单谈以槲叶为主要包装的槲叶粽子,话题的中心是:一枚槲叶粽子到底值多少钱?
糯米或称江米是粽子的第一主角,占槲叶粽子的绝对比重。家乡人自食的粽子一般单掌大小、一指薄厚,通常用干米85克左右,一斤米大可包6个粽子。按均价3.60元预计,每只粽子用米约需0.60元,也有用高粱、糜子、小米、谷米者,比江米更贵。当然,它们只是槲叶粽子的成本之一。
豆类是糯米粽子的重要辅料,其作用除配色、调味之外,还能使粽子口感更具弹性。家乡人一般采用白芸豆、绿豆、红小豆、四季豆、豇豆之类,提前泡发备用。有一种叫牛眼窝(眼睛)的大花豆,直径可达3厘米左右。按豆类均价6元每斤估算,每只粽子大约用豆30克左右,约合人民币0.35元。
说了糯米、豆类,接下来就是蜜饯或干枣了。这倒不是很贵,8元每斤,可称四、五十枚,平均到每只粽子约0.20元。当然,不放干枣或蜜饯者,这一点可忽略不计。
米、豆、枣,乃槲叶粽子之“内涵”。忽略浸泡中使用的食用碱,我们接下来进行外包装预算。
非槲叶不粽子也。槲叶是外包装中第一费钱的角色。近几年来,槲叶在家乡城乡市场不约而同售卖到每把3元,差不多30片左右,平均每片约0.1元。别小看这0.1元哦,包好一只粽子需要七片,对,没错!左3片,右3片,中间倒米1大片。乖乖!妥妥的0.7元,刚需!
无苇叶不成形。苇叶,家乡称之"芋"叶,即《诗经》中之蒹葭——野芦苇也,近年更是炙手可热,不可多得,一般为一把5元,50片左右,平均在每只粽子上,又是不折不扣的0.1元呢。
捆扎是槲叶叶粽子成形的最后一道工序,最佳材料是马兰叶,其次为灯芯草。马兰,俗称马莲,叶片如兰,端午前长成,约40至80厘米高,煮熟后指甲轻划,一破为二、接二为一,可捆扎一只粽子,预算0.1元当为合适。
馅料到位,工序齐全,一只只四棱见线的槲叶粽子被一层层摆放进水桶、竹笼,或以质量次些的槲叶铺底,直接进入铁锅,进入蒸煮环节。一般是大火烧开,中火保持,再用文火烧一夜。第二天早晨开锅捞食,鲜香满口,迎面扑来乡野的风。当然,以电压力锅、高压锅、蒸笼等时尚炊具加工者,不需如此漫长的等待。
借着槲叶粽子慢慢成熟的闲暇,我们来合计每枚槲叶粽子的成本:米0.6元,豆0.35元,枣0.20元,槲叶0.70元,苇叶0.10元,马莲0.10元,约合人民币2.05元。若加上辛辛苦苦的人工费,袅袅婷婷的水电费,则其成本价人民币3元毫不为过。
当年求学在外地时,若端午节回不了家,父母会想方设法捎带、邮寄成十个粽子过来,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和舍友分享,其他同学的父母应该也是这样叮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品尝到了舍友们来自不同地方的差别无几的乡情。只不过,那时候只知道花父母的钱,不知道珍惜。
近几年,我也把槲叶粽子从家乡邮寄到省会西安,就深感“百里送粽子、礼轻邮费重”。平平常常的十二三只粽子,邮费常在18至20元左右,均摊到每枚槲叶粽子上,竟然1.5元呢,其身价陡然飙升到4.5元以上。然而,西安当地的粽子虽然小点,也不过售3元左右。难怪孩子们总是有些不屑地说:“别寄了,这里也能买到,现吃现买,味道都差不多.....”也许孩子们是心疼我们奔波劳碌吧——我竟无言以对。
唉!这贵到离谱的槲叶粽子,年轻时掂不出它的份量,长大后品不够它的滋味,到如今依然算不清它的价值。我知道端午不是美食节,也渐渐体会老人说的“过年过节就是过关”,也回味着来自远方的孩子们所说的“味道都差不多。”但我和妻子都有一个普通的心愿:再麻烦、再金贵,我们都要亲手包些地地道道、干干净净的槲叶粽子,一则是为了纪念老人,感谢他们给予的所有;二则是为了寄送孩子,希望他们品得出故乡的味道,记得住亲人的牵挂。
这样一想,才不管它一枚槲叶粽子到底值多少钱呢——有钱难换我愿意!
【作者简介】:萧军,自称云蒙山人,普通教师,文史专员,地情专员,爱故乡文学小组核心成员,石坡街社区大学政教主任,云蒙文化研究会发起者,麻坪镇陈台村首批“(终身)荣誉村民”。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