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嫦六在轨月壤转移美航酸溜祝贺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昨天6月6日傍晚,新华网、央视网就嫦娥六号月背成功“挖宝”、升空、在轨完成返回舱交会玉壤转交;及中国外交部回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祝贺嫦娥六号月球计划取得成功;播发两条最新消息。引发全球媒体广泛关注。
一是,来自中国国家航天局6月6日下午16时的消息,嫦娥六号上升器在当日14:48已经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成功完成了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上升器携带的月壤样品容器也已经于15:24安全转移到返回器中,所有的操作均丝滑柔顺。
上述消息称,嫦娥六号6日2日平稳着陆月球背面南极附近,6月3日着陆器取完月背的月壤样本之后,上升器自6月4日上午起飞,6分钟即进入环月飞行轨道,这个时候的轨道高度大约为近月点10公里,远月点180公里,和轨道器的高度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上升器先后又进行了4次轨道调整,使得上升器的位置反倒比轨道高度200公里的轨道器高了10公里,并且在轨道舱前方50公里等待。之后轨道器加速并抬升轨道,通过近程自主控制逐步靠近上升器,两者也就顺畅地完成了轨道交会对接。至于昨天6月6日两者是如何对接的?消息称,其实嫦娥六号的轨道器上有3套K形抱爪,而上升器上3根连杆,对接的时刻,轨道器上的抱爪向前伸展并捕获连杆,套住收紧后,两个飞行器就紧密连接在一起,交会对接也就完成了。昨天6月6日这个交会过程所用的时间只有21秒,而抱爪捕获连杆只用了1秒,然后有10秒校正时间、10秒锁紧时间,对接过程就完成了。对接完成后,装载着月壤样品的容器通过一套输送装置从上升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上升器也就完成了它的任务使命。接下来嫦六的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会与上升器分离,在环月轨道上等待最佳的返回时间窗口,届时将实施月地转移轨道返回地面。
消息称,这不但是我国,也是本世纪以来人类实施的第二次月球轨道交汇对接操作,上一次这样的操作是我国的嫦娥五号完成的,下一步嫦娥六号轨道器(也叫轨道舱)将携带返回器回归地球,预计于6月25日将携带样本的返回舱送往地球表面。
二是,据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6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有记者提问称,当地时间6月5日,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纳尔逊祝贺嫦娥六号月球计划取得成功并表示,美中之间在包括火星探测等领域开展了良好合作,双方有许多消除冲突、进行合作的机会,对同中国增加太空对话与合作持欢迎态度。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表示,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和月壤样品在轨转交返回舱,迈出人类和平利用外空的历史性步伐。我们注意到世界许多国家对这次任务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对此表示感谢。中方对同美国开展航天交流合作始终持开放态度,双方曾经建立了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航天合作工作组、中美政府间民用航天对话机制。应美方要求两国主管部门建立了中美火星探测器轨道数据交换机制,保障双方火星探测任务长期顺利运行。
上述消息特别强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但,当前中美航天合作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根源在于美方“沃尔夫条款”等国内法,阻碍了两国航天机构正常的交流对话。如果美方真心希望推动中美航天领域的交流合作,就应当采取务实措施,清除这些障碍。
笔者认为,此次中国嫦娥六号平稳着陆月背、“挖宝”采样、月背升空入轨、6月6日在轨成功将采样月壤安全转交返回舱,将择时返地球祖国,一系列航天高科技、精准操控连贯、天衣无缝,惊艳人类世界!对于美国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的罕见、意外祝贺与期待中美加强航天宇航科研合作,中方既表示欢迎并一贯持开放态度,同时又明确表示,目前中美航天科研合作的困难是美国政府当年制定“沃尔夫条款”等国内法,阻碍了两国航天机构正常的交流对话。如果美方真心希望推动中美航天领域的交流合作,就应当采取务实措施,清除这些障碍!为此,笔者特赋《天净沙》为评为观。
嫦六返轨相逢。
月珍移转囊中。
美宇含酸贺功。
自撑脸肿。
傻看中国称雄。
一一2024年6月7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