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
自从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将涂林安石国榴种引进中原后,几经千年栽培繁殖,俨然成为了跻身于华夏大地花果世界中的上乘佳品。
每当五月初夏来临,一株株枝繁叶茂的石榴树,从容地在枝头上孕育出一簇簇宛若葫芦灿若烟霞的花骨朵,洋溢着生机盎然的生命的热情与活力。因此,五月这个石榴花开最艳的时节,被人们雅称为“榴月”。它更是寓意着红红火火、兴旺发达的美好祝愿,也预示着火热季节的闪亮登场!
原产于伊朗一带的安石榴,能够绵延千年生长在泱泱东方大国的土地上,深得中国人的由衷青睐与喜爱,这其中不仅仅在于它具有着喜温暖、耐潮湿适应各种环境能力强的天然秉性;还在于它蕴含着花如灼、形如钟、香如兰的观赏韵味;更在于它的夏花秋实榴籽饱满圆润,契合了中国人祈求多子多福、阖家团圆的淳朴情怀。

在那浪花淘尽英雄的浩瀚历史长河中,饱尝凄风苦雨的石榴树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它见证了无数的时代变迁与历史传奇,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风流轶事。据传,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得知宠妃杨玉环,十分钟爱被称之为“丹若”的石榴花,特敕令在华清宫栽种下许多石榴树供她欣赏,甚至还亲自为她剥离晶莹剔透的榴籽给予醒酒,如此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酒醒之后的杨贵妃身着绣满石榴花的彩裙袅袅走来,顿时惊动了繁花飞落,众臣们纷纷叩拜施礼,从此流传千古的“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历史典故便应运而生了。爱屋及乌,那美得让人眩目的“石榴裙”也因此成为了绝代美女的代名词。
面对石榴花开红而不妖,艳而不娇,从不独居一时、一季的风流缠绵,历代无数文人墨客更是按捺不住诗和远方的燃烧激情,不惜挥毫讴歌石榴花的风姿绰约,翰墨众多脍炙人口的千古诗篇。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一丛千朵压阑干,翦碎红绡却作团。风袅舞腰香不尽,露绡妆脸泪新干。”动情地描写出云栏杆外盛开的石榴花,像剪碎了的红绸簇成一团一团,随风摇曳的舞腰轻摆,芳香不尽。宋代大文豪苏轼也赋词一阕“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五月初夏的清新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