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上寻屈原
文/赵国栋
汨罗江上寻屈原
千舟扬帆竞相游
真情永驻不漂流
唯有粽子来寄托
爱国诗人在何处
我等晚辈泪水流
继承遗志振中华
国泰民安众所求
祖国强盛有你我
不让先烈血白流
历史重任齐担当
中国梦想撼全球
这首诗以端午节的习俗为背景,表达了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爱国情怀的传承。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等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其忠诚与牺牲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
诗中“汨罗江上寻屈原”,点明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正是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而“千舟扬帆竞相游”则生动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象征着人民对于英雄的敬仰和追思。
“真情永驻不漂流,唯有粽子来寄托”,粽子不仅是端午节的美食,更承载着人们对屈原的哀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爱国诗人在何处,我等晚辈泪水流”,表达了后人对屈原的深深怀念,以及因无法亲眼见到这位伟大诗人的遗憾。
“继承遗志振中华,国泰民安众所求”,表明了作者及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即继承屈原的爱国精神,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努力。“祖国强盛有你我,不让先烈血白流”,强调了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让先烈们的牺牲付诸东流。
“历史重任齐担当,中国梦想撼全球”,展现了中国人民共同承担历史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屈原的缅怀,也是对当代中国人的鼓舞和号召,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屈原深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激发了人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而不懈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