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贾大山先生
——观《年头岁尾》有感
(作者:王明轻)
今天下午三点,受邀去正定常山影剧院观看有正定大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贾大山先生原作河北梆子《年头岁尾》的首场演出。
贾大山先生(1942年9月9日—1997年2月20日),男,河北省正定县人,中国当代作家,历任正定县文化局局长、政协副主席,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以小说《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一举成名。此后,又创作了《花市》、《梦庄纪事》等一批短篇佳作,作品多次获奖,并被翻译到国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著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收入《贾大山小说集》。
《年头岁尾》是贾大山先生80年代的经典作品,河北梆子《年头岁尾》巧妙地将廉政文化融入其中,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鲜活的情节设置,展示了在反腐倡廉的社会风气下,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渴望和追求。
河北梆子《年头岁尾》是根据贾大山先生原著改编。执导是国家一级导演段示威,有中国戏剧梅花奖国家一级演员邱瑞德和国家一级演员牛素花主演。
不到三点,影剧院内已是观者云集,甚至有一位老先生悄悄地问我,他没有票,可不可以立着观看,因为他喜欢贾大山先生的为人和文章,又喜欢听河北梆子,听别人说今天在常山影剧院演出贾大山先生的河北梆子《年头岁尾》,他紧赶慢赶赶过来的。我不忍拂老先生的热诚,把我的票给了他,老先生连连道谢。我正东张西望的想找一张票,一扭头看到了康志刚老师和贾大山先生次子贾小勇老师,问过好,他俩说挨着他俩坐就行。
三点一刻,有中国内地著名主持人程成简要介绍了贾大山先生的生平和《年头岁尾》的创作阵容。大幕拉开,演出开式开始。
普普通通三间平房的农家小院,养着一群芦花鸡,大栓娘在喂鸡。年尾了,院子中支着磨盘准备磨豆子做豆腐。大栓爹赶集买年货,买了牛羊肉、烟酒糖茶和鞭炮,高高兴兴回家转。大栓娘焦急的等着大栓爹回来办大事情。大事情是什么呢?是大栓二栓大了要块宅基地。以前的干部要请吃请喝才会批宅基地,如今新换的支书不用请吃喝已发放。“天天等来年年盼,三道红榜去忧烦。”
剧情并不复杂,邱瑞德老师和牛素花老师将人物的内心——高兴也好,激愤也好,着急也好,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再配上跟随鼓板的动作,那叫一个恰到好处。演者已用心,听者亦入迷。剧终,掌声响彻整个剧场,久久不息。
演罢,观众不愿离去,小声地询问还有第二场吗?看来原著、演员和观众产生了共鸣。出的影剧院,前面几个人还在说道:“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当时的事情,我记得我爹给我哥俩要宅基地时还请村干部吃的卤鸡呢!”
贾大山先生以剧本的形式,写出了当时平头老百姓办事难,遇到像王小雨这样的干部办事更难。还好有像张老雷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将“为人民服务”铭记在心,并付诸行动。“共产党为人民真心一片,为吃请休要做共产党的官。”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话语!
贾大山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受大众欢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创作深深地扎根在人民之中,把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融入到作品中。贾大山先生是为民造福的作家,一生的创作和奋斗,始终同人民的幸福、党的正确导向紧密连合。
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大山走了,他走的是那样匆忙,走得是那样悄无声息,但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愫,清正廉洁、勤政敬业的作风,襟怀坦荡、真挚善良的品格,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精神,都将与他不朽的作品一样,长留人间。”
致敬贾大山先生!我辈当以贾大山先生为楷模,正己之身,正己之心。

作者简介:王明轻,女,1972年4月生,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笔名:荷风细语。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新城铺镇作协主席,古筝老师,现任如家精选酒店(石家庄机场店)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