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假期我回到了长水老家西寨村。在村口小卖部,遇见了任氏家族97岁王逢珍老奶奶。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扭过头来:“闺女,你回来了。”
“奶奶:您还认识我吗?”她不假思索,把我父母、哥嫂、我的名字,侄子侄媳3代人如数家珍一字不差,一人不漏,连珠炮似的一口气说完。在场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看这老太太的记性真好啊!
我握着她的手:“奶奶,好长时间没有见面,精神状态挺好的。现在还写对联不?”
坐在她身边的小儿子小民,对我说:“天天写,天天练,想起来都写,写对联已经几十年了。每年的春节,家里的对联都是她自己写的呢!贴对联她记得可清。现在好多人都来看她写字。”
听了儿子小民的一番话,我对奶奶坚持不懈几十年如一日,对练习书法一丝不苟的执着精神所感动。我情不自禁的对眼前的奶奶竖起了大拇指!
“爱敏,中午去屋吃饭。”
“奶奶:我现在就去,主要是想看您写字。”
我扶着奶奶,只见她个子不高,雪白的头发闪着银光。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积蓄了97年的风霜雪雨,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是岁月的见证,是艰苦奋斗勤劳一生留下的印记。
奶奶虽然耳聋、但眼不花。头脑清楚,问啥对答如流,腿不疼腰不酸,除了洗衣做饭外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目前的精神状态特别好。她指着前面的胡同对我说:“到了,这就是我的家。”
这是一个农家小院,上房,两层楼。高大宽敞、窗明几净、布局合理,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院子里干净整洁,靠着院墙边种了好多花花草草。三角梅几个品种开着不同颜色的小花;上房门口几株牡丹,花已凋谢,枝叶茂盛,郁郁葱葱。还有那只小黄狗,看到奶奶回来了,摇头晃脑的跑过来,千方百计在讨好主人的欢心……
小院不大,从上到下打扫的干干净净。我搀奶奶上台阶,她说:“能行,我自己来。儿子有时候不在家,喂鸡喂狗我都能干。”
儿子小民高中毕业,今年50岁出头,头发白了一大半,一副近视眼镜架在鼻梁的正中,看起来文质彬彬,不像伺候人的人。但是,听村里人说这孩子可孝顺,是老母亲专职的炊事员和保镖,走一步跟一步形影不离。
有时候母亲一天吃5、6顿饭,他随叫随到,从来不嫌麻烦,吃啥喝啥全听母亲的吩咐。有时候遇上急事外出,首先把老母亲托付给亲戚或邻居照看,速去速回,总是对谁都不放心。家里两个女儿在外地上大学,需要学费;老母亲年岁已高小病不断更需要花钱。但为了精心侍奉老母亲,他放弃了多少次外出打工的机会。

我坐在奶奶的身旁,“奶奶:我想看您写字。”
她响亮的回答:“中!儿子拿笔来。”
只见儿子拿来一个盘子倒上墨汁,拿来宣纸,铺在茶几上,奶奶坐在凳子的正中间。手不抖、不颤、灵活自如,娴熟的动作非常老练。
她问儿子:“我写啥字?”
儿子笑着说:“想写啥写啥。”
她不假思索,手执毛笔:“西寨长水王逢珍家”,这几个字撇、捺分明,一气呵成,我亲眼目睹。
奶奶又问儿子:“我再写点啥?”
儿子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写牡丹两个字,她皱了皱眉头,儿子用手在纸上比划了一下,她想都不想,一口气把它写完。老奶奶气定神闲,书写一丝不苟。字迹劲道有看头,笔势雄健洒脱,字体上下匀称,笔酣墨饱一笔而下。风度翩翩让人折服。我们在场的几位朋友一个个目瞪口呆,都夸奶奶写的真好!特别好!若不是我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这字迹出自97岁老奶奶的笔下。
奶奶:您马上就要出名了!县城好多人都想来拜访您老人家,学习您长寿的秘诀,怎样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练书法的毅力。”
奶奶笑了,露出一口整齐的假牙。她的笑声是那样的灿烂和温馨。一字一句向我诉说她辛苦的一生:
奶奶生于1927年,现年97岁。家住洛宁县长水镇孟家峪村。自幼家境贫寒,但是,父母坚持让她读书,实在交不起学费,上完完小就辍学了。从小爱写大字,后来练习书法3年。17岁嫁入长水镇西寨村。一生务农,育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是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我73岁那年丈夫病故,后随大女儿生活10年,由于孩子们都不在身边,从2021至今,由小儿子任小民专职在家照顾我的生活起居。

“妈,您歇一会儿让我说。眼下的母亲已近百岁老人,但生活自理,头脑清楚,思维敏捷,有超强的记忆力。幼年学过的儿歌、诗书,如今张口即来,她还有记日记的好习惯,那怕是记流水账,也要把当天的特殊情况记录下来。每天坚持写毛笔字,提笔即写顺畅自如。闲暇之余,还帮我种菜。她做针线活从来不戴眼镜。就是耳聋,你说东她听西,有时候笑的肚子疼。还好!身体没有大碍,真是我们娘俩最大的福气。”
叮......铃......铃,一阵电话铃声响起,我急忙打开手机,“姑回来吃饭嘞,一家人都在等着您。”
“啊!是侄儿媳妇的声音,好!我马上回去。”
这时候我才猛然想起,一中午都没顾上给家里人打招呼。我趁奶奶不注意,快步走进小卖部,给奶奶买了豆奶粉、蛋糕、饼干之类,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作为免辈应该做的。奶奶说啥都不收,“闺女,以后再买东西我都不高兴了。您能来看看我,我就高兴的不得了。”
“好!奶奶,我下次回来还来看您。好好吃饭,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祝您老人家: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我辞别了奶奶。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特别地高兴,今天收获满满,幸福多多。都是正能量!
奶奶:您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向你学习!向您致敬!

作者简介:任爱敏,网名“梦伴人生”。洛宁县地方病院退休职工,从事医疗事业一生。喜欢写写文字,唱唱戏曲,平平淡淡夕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