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的石头,是辋川的灵魂。那些散落在山间的奇石,或如莲花绽放,或如金鸡独立,或如石犬守望,或如印石铭志,或如石母,或如天门……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它们与辋川的文化相结合,编织出一个又一个传奇。
虎屿岩独立于山间,奇石环绕,仿佛百鸡报晓,石猪出米,诉说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入山中,那些自然形成的巷道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吸引着每一个过客。观音洞的洞口,矗立着元至正年间雕刻的两米高的浮雕观音像,慈祥而庄严。洞内清凉宜人,无蚊无蝇,仿佛是自然赠予的恩赐。而洞中北侧的龙喉,更是神秘莫测,仅容一人爬入,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洞内空间宽阔,可容纳百余人,这里曾是中共惠安地下游击队的秘密据点,承载着一段峥嵘岁月的历史记忆。
如今,这些已成为传说,而大山和洞穴却依旧屹立不倒,见证着岁月的流转。游人们或许并不知道这些背后的故事,但他们的欢笑和嬉戏,无疑是对这片土地最好的礼赞。而那些曾经的英勇与坚毅,也在这欢声笑语中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大山、洞穴、游人,以及那被岁月铭记的英雄们,共同编织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过去与未来交汇,让人不禁感慨万千。而我们,作为后来者,有责任将这份记忆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故事,感受这里的美丽与神奇。
在辋川镇的怀抱中,有一处被自然与匠心共同宠爱的地方,那就是试剑村。村道两侧,芒果树三步一株,绿叶间挂满了金黄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甜香。这些芒果树,不仅仅是风景,更是试剑村人的骄傲。每当果实成熟,村里都会迎来一批又一批热爱原生态的游客,他们在这里品尝着大自然的馈赠,感受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试剑山国家森林公园更是这片土地上的瑰宝。山中古木参天,山路蜿蜒,仿佛在邀请你一同探寻那深处的秘密。登高远望,四周丛山如黛,中峰独秀,给人一种访仙寻幽的感觉。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清新的空气和生命的力量。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那古官道旁的一奇石,如莲花绽开两瓣,上刻“试剑”二字。这二字,仿佛是这片土地的灵魂,诉说着这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试剑村,因为一块石头而得名,据说这块石头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有着不解之缘。那是一个酷暑难耐的六月,黄巢率领大军行进在福建的山间。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口干舌燥,而前方的这块巨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黄巢见状,心中一动,他决定借此机会试试他手中的宝剑——“莫邪”。黄巢飞马而至,手起剑落,巨石瞬间被劈成两半。一半倒向路边,一半斜依山坡,仿佛在诉说着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试剑石上留有当年黄巢留下的五言诗和明嘉靖二年兴化知府朱衮的题字。石上刻有“试剑”两个大字,笔力遒劲,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那一段英勇无畏的岁月。在试剑石的旁边,还有一块刻有诗文的石碑。这是明朝万历元年知县叶春及的题诗:“片石春风里,苍苔覆绿云。莲花山下吏,何日不逢君。宝剑千金重,提携幽燕客。谓言非莫邪,视此山下石。”叶春及的诗,仿佛在诉说着对黄巢的敬仰和惋惜。他感叹这片山石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感叹英雄的命运无常。他希望这片石头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让后人铭记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
站在惠安的试剑石前,我感受到了那深沉的历史沉淀和岁月的痕迹,它静默无声,却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那坚硬的石面,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页,凝固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但是,真正让我对这块石头产生浓厚兴趣的,却是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的一幅插画。在那幅画中,黄永玉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笔触,生动地描绘出了惠安试剑石头的景象。那画面中的石头,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每一道线条都在跳动,每一处阴影都在低语。当我真正站在试剑石前,我仿佛能听到那远古的剑鸣声,感受到那份英雄的气概和豪情。
这块石头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变迁,但它依旧屹立不倒,默默地诉说着那些过去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