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阳中石看书法教育
穆治钢
书法宗师艺德馨,
育人无数见精神。
挥毫泼墨神韵显,
创意探索古风存。
传技法,解疑惑,
高瞻远瞩启后昆。
文化传承永相继,
中华书艺有来人。
欧阳中石先生无疑是我国书法领域的一座丰碑,他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教育贡献,成为备受尊崇的书法泰斗和教育家。
欧阳中石先生,德艺双馨,令人敬仰。他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研究、创作与教育,其深厚的学养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和广泛涉猎。他谦逊的品格使他在艺术道路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不断汲取他人之长,完善自我。而他对书法的热爱则如熊熊烈火,永不熄灭,这份热爱驱使他在书法的世界中不断探索创新,追求更高境界。
1985 年,经启功先生引荐,我与欧阳中石先生相识。一见面,我便感受到他的与众不同。欧阳中石先生看过我的书法作品和报纸报道后,对启功先生说:“这位青年书法老师很了不起!”我好奇地问:“我哪里了不起了?”他回答说:“带来的是临帖作品,而非创作作品,让我感受到你的书法基本功非常好,报纸对你的报道虽然我没看内容,但我知道你有上进心。”接着他又对启功先生说:“交给我了,这也是您交给我的作业,我要完成好作业……”从此,我每年至少到欧阳中石先生家求教两次。1990 年,我参加了欧阳中石先生创办的书法高研班,与外省的 30 多名同学在北京学习了四个月。有时放学后,我还会去欧阳中石先生家接受一对一的指导,同学们都非常羡慕我。欧阳中石先生与我除了谈论书法,还经常探讨书法教学和书法师资培训的问题。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欧阳中石先生说:“这个班里最有成就的就是你了,你不仅教书法,还进行书法创作,真是理论与实践双丰收。后来,欧阳中石先生又将我推荐给师兄郑晓华先生,让我参加了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创办的书法高研班。总之,我一直在书法教学、书法教研和书法创作的道路上探索。 论其书,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风格独特。他巧妙地融合了多种书体的精髓,线条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自在舒展,同时又蕴含着无穷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其结构严谨,每一个笔画的位置和比例都恰到好处,展现出一种严谨的秩序感,但又不失灵动之美,仿佛随时都能跃然纸上,充满生机与活力。他的书法作品既承载着传统书法深厚底蕴的沉淀,又闪耀着他个人的创新与探索精神的光芒。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使他的作品既具有古典的韵味,又具有时代的气息。
在传道受业解惑方面,欧阳中石先生的贡献卓越非凡。他积极投身书法教育事业,将自己的所学、所悟无私地传授给后来者。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书法人才,这些学生在他的教导下,不仅掌握了精湛的书法技法,更深刻领悟到了书法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他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引领。他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书法背后的文化意义,让他们明白书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表达自我、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学会了用书法来抒发情感、展现个性,同时也肩负起了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的重任。

在当代书法教学中,各所大学纷纷开设书法专业,这无疑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这一举措对于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通过在高校中开设专业课程,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书法学习,培养他们对书法的热爱和兴趣,为书法艺术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同时,高校也为书法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们在系统学习书法知识的同时,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师资水平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和挑战。一方面,确实有部分高校拥有一批像欧阳中石先生这样具有高深艺术造诣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这些优秀的教师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指导。他们能够深入剖析书法艺术的奥秘,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们不仅传授书法技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作品、分析艺术风格、探讨创作思路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开拓视野。这些优秀的教师以他们的言传身教,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他们的存在,对于提高高校书法教学的整体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有些教师自身的书法水平和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可能在技法传授上存在不足,无法给予学生全面而深入的指导。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瓶颈,难以突破。此外,这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种师资力量的不平衡,可能会影响到高校书法教学的整体质量,制约书法艺术在高校中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代书法教学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高校应为书法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书法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让他们与同行交流经验,拓宽视野。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个人创作和研究,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和学术能力。通过这些措施,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其次,要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书法教学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应涵盖书法技法、书法史论、书法美学等多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技法课程中,要注重基础技法的训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书法史论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书法美学课程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此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书法与传统文化、书法与现代设计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
第三,要注重实践教学。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水平。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展览、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书法公益活动、文化交流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社会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学以致用。
第四,要加强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书法家和学者来校讲学,是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路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大师们的近距离接触,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同时,学校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举办书法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的书法交流活动,让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各省市区教师进修院校应加强小学书法师资培训,提高小学书法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小学书法教育是书法艺术传承的重要基础,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因此,加强小学书法师资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进修院校应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书法技法、书法史论、书法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为小学书法教师提供全面、深入的学习机会。
其次,邀请书法教育专家、书法家等进行授课和指导,让小学书法教师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书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可以组织小学书法教师参加书法展览、研讨会等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总之,加强小学书法师资培训是提高小学书法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各省市区教师进修院校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为小学书法教师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推动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欧阳中石先生的精神,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法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让书法艺术成为学生们表达情感、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推动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新,探索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更多应用和发展空间。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以欧阳中石先生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书法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书法艺术的辉煌篇章。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书法艺术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穆治钢 2013 年 1 月 30 日

作者穆治钢,1983 年从事书法教学工作,高级教师,专职书法教研员。2010年被上海官方引进,穆治钢悬纸书法艺术馆在上海成立。现任:上海悬纸书法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人生"讲座教授,首位连续十年当选吉沪两地政协委员;首位上海旅游区形象代言人和长白山旅游形象大使;首位央视春晚现场创作的书法家,大公书画院顾问。

编辑: 李 牧
编审: 马汝义
监制: 尹卓悦
主编: 王景惠
编委: 陈金福 杨桂珍 一 琳
胡 江 朱明杰 晏明华
李 凤 郑洪金 孙立芳
李迎春 白晓涛 郭建芬
策划: 刘颖华
顾问: 刘金享 张顺富 张守儒
杨 闯 王伟长 吴文昌
劳淑芹 王国清 方胜利
任 冉 王 谨 李淑琴
李德兰 刘春华 王启顺
韩玉春 谭 颖 闫三堂
齐玉山 李景春 甘会文
朱成华 刘兆亭 张文革
王根权 穆治钢
出品: 李 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