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故事系列之六《都是房子惹的祸》【原创】
读
文/清风佛面
叙人间故事,写真人真事。故事中的人我大部分认识,为了保护他们的隐私和尊重他们,文章中隐去了他们的真实姓名。故事虽非虚构,难免会有雷同,如有疑故事说自己者,那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题记
2017年中元节之夜,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哭声打破了小山村的宁静。
一对老年夫妇在自家门前摆下一张方桌,方桌上方是一张壮年男子遗像,像框前摆着果品酒菜。两点烛火犹如两只魔鬼的眼晴,两道黑烟酷似两条蛇妖的身影;桌下燃烧的纸灰伴随着阴风飞向夜空,好像无数点鬼火在闪动。
七月初七,老人唯一的儿子因不堪精神重负跳江自尽了,七月十五中元节是儿子第一次回阳间过节。
中元节在衡阳叫做供老客,从初七供到十五,又称供月半,李老汉往年月半供先人,今年月半供儿子。
儿子客死他乡成了孤魂野鬼成不了家门,老俩口只有在门前摆桌子,供上果品酒肴让儿子吃好喝好,打发些冥钱让他带回阴间去享用。老夫妇一边烧纸一边痛哭,哭哑了喉咙哭干了眼泪,直哭到神情恍惚哭不出声音来。
世界上最伤心痛苦的事莫过于老年丧子、白发人哭黑发人。
两位老人为何供儿子?这里面又有一个怎样的悲情故事,话得从12年前说起。
2005年,50多岁的李老汉见村里不少人在外打工做生意挣钱都搬出了山区,一个昔日800多人的山区村只剩下不足50人,于是他带妻子一起在衡阳市做起了小菜生意。
俩口子起早贪黑精打细算,经过数年奋斗,不但在市里买了摊位,而且还有了50来万块钱存款。
老俩口子寻思,自己在市里有房子就好了,这样不但不要向别人交房租,而且收摊后可以回自己家里,于是决定在市里买房。
李老汉本想买一套小户型二手房,这样不用欠账,经济上没有压力。当他把想法告诉儿子时,儿子儿媳却极力主张买大房子新房子,理由是一家人住在一起团团圆圆,两个孩子还可以在市里读书接受良好教育。
老俩口拗不过小俩口,只好用30万做首付按揭买了一套120多平米的新房,用15万搞装修和购置家具家电,剩下钱留作生意流动资金。
2013年,李老汉一家喜气洋洋搬进了新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15年,李老汉患高血压中风,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但医生说康复需要一段漫长时间。
二老觉得住在市里花费大,吃药不见效,不如回乡下调养,做生意的事全部交给了儿子。
儿子赶不上老子能干,加上刚学手做生意没赚到多少钱,儿媳半斤配八两,除了做饭、接送小孩读书外,生意上的事一点都帮不了忙,日子渐渐过得入不敷出了。
两个孙子读书要钱,家里一日三餐要钱,购买水电煤气要钱,人情往来要钱,特别是按揭还房贷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儿子身上,一天到晚钱钱钱,把儿子逼得焦头烂额喘不过气来。
李老汉妻子是个有名的悍妇,处处显示自己能干,得知儿子没赚到钱,成天打电话把儿子说的一无是处,说儿子赶不上她的脚趾头,不如死了算了,省得活在这个世界上丢了她的脸。
老妇人骂人历来刀刀见血,她以为可以把儿子骂出挣钱的本事来,孰知一语成谶,2017年农历七月初七成了老俩囗至黑至暗至痛的日子,年满34岁的儿子如她所愿带着绝望一跃跳进湘江化作一个枉死的鬼魂。
按照迷信说法,客死他乡的人是孤魂野鬼,既进不得庙门也进不得家门,于是才有文章开头李老汉在自家门前摆桌子放酒菜供儿子亡灵的那一幕。
儿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没了,儿媳和房子也会跟着没了。年幼的孙子谁来养,年迈的老人依靠谁?一个个怎么办、无尽的忏悔和自责像一把把无形的尖刀在不停地捅刺着两颗年老痛苦的心。
都是房子惹的祸,这个悲情故事给我们上了深刻一课。
一、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切不可贷款买房,无米架空甑等于自己把自己往绝路上逼;
二、自己决定的事自己作主去做,征求别人意见反而会把事情搞糟;
三、恶语是杀人钢刀,杀死别人的同时也会砍伤自己;
四、自恃高明恶意诋毁别人的人最愚蠢。
这正是:
都是房子惹的祸,
更有恶语胜毒药。
债台高筑如踩雷,
无米空甑铸大错。
《三苏文学》征文启事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去年端午在河坝子玉蟾寺祈福的钟声犹在耳边,在青神湖看划龙船的盛况还历历在目,转眼又快到端午了,端午吃粽子,挂艾叶,喝雄黄酒,去河坝子玉蟾寺祈平安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最激动的莫过于去青神湖看划龙舟,端午是有人文内涵和诗情画意的节日,在端午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征集有关端午的诗词、散文、小说、随笔等,将择优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VV平台、百度等同步发表,欢迎文朋诗友们赐稿,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5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