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抒情 (随笔)
作者:朱三奇(甘肃)
初夏陇原的风暖嗳的,阳光有吋有些燥动,粗暴用炽热的手扶摸着人们的躯体。使的人体内产生无形的热量,让人白白流出了好多的汗水,湿透了脊背,面颊。人们有意无意寻找着荫凉的地方,柔柳之下便是人们去所。温柔的风开始了光顾,同样用温柔的手扶摸着男女老少的面颊,感觉是不一样,有人说这是长者的手有力而有温存,有人说这是小姑娘的手,绵软而细腻,也有说这是情人的手,让人激动而留恋。
初夏的风就象各阶层的人的心,认知不同,感觉也就那么的不一样。不过每个人对夏天的凉风都无比的深爱。
有一位诗人说的真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五指塬上的麦浪开始抽穗,沉甸甸,墨绿一片,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五指塬的槐花,更是香的出奇,无论走的那里都有他的香味如影随形,那一串串的花穗,象无数个白色的铃子一样,随风而动,发出隐隐低沉的声响,这时最容易产生爱美的幻觉,随手摘下一朵,闻闻把玩。五指塬的庙会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而成文化艺术节,各阶层书画人士,为盛会增色添彩,奔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奔着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同等重要,在五指塬竞现才华。
朱三奇,甘肃省镇原县人,原名朱少先,六八年生于中国书画之乡镇原,源于家学,苦爱诗,书,画,就学于西京美院,毕业后入中书协涵授班,授教于沈鹏,言恭达门下,师承娄师白,徐湛,刘存惠学习大写意国画,痴迷于画白石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天性喜文弄墨,刻苦努力,诗书画互补,结出丰硕的成果,诗,散文,见诸报端,书法,丹青贺奖证书,各大书画协会聘书,雪片般飞来,中国书画研究员,水墨丹青书画院理事,……但他从不骄傲,朴实无华默默耕耘在书画这块田地上,百米长卷虾图被国家,省级画院收藏,成为镇馆之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年过不惑,游历名山大山,写生体验,鸟鸣说禅语,花开见佛心,不断的创作,讴歌盛世,业余开班授课,教育学生,希望青出于蓝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