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后重返战地 老山精神永远激励
一一会泽参战老兵赴麻栗坡纪念收复"两山″作战胜利40周年纪行
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扣林山是参战老兵魂牵梦绕的地方,在“时时有枪响、天天有炮声、经常有伤亡”血与火的战场上铸就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在收复“两山”作战胜利40周年之际的,曲靖市会泽县参战老兵及家属一行45人重返第二故乡麻栗坡,重温老山精神、祭奠牺牲战友。
🔺美丽的者阴山
会泽参战老兵及家属一行45人分别从会泽、寻甸、昆明出发,在昆明会集后,统一乘旅游大巴向文山出发。车上醒目的红色标语“弘扬老山精神、祭奠南疆英烈”与麻栗坡人民“欢迎老兵回家”的横幅遥相呼应。出文山,去董占、岔八布,一路奇山险境,给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爬山岳丛林路、到杨万,穿险道、登者阴山,沿路是光伏茶园,装扮成美丽绿色的者阴山。
🔺31师师长廖锡龙指挥作战
站在山顶,眺望越南,道路连绵、村庄尽收眼底。使我们由衷的感到这和平来之不易,是我军战友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往返中,与其他参战战友相逢,大家互相致敬打招呼。路虽窄、你退我让,目的都是重返40年前的疆场,不辞辛苦奔南疆。
我们从者阴山下来,去八布、向大黑山行进。钻进山沟、穿过森林,来到边防某部二连。印入眼帘的是崭新的军营和新时代的兵。
想过去,黑山二连苦,这里不通公路,金正友战友徒步一天才赶到团部……
铺就生命通道
落水洞,好地方,藏龙卧虎踞南疆。
我们来到了落水洞,训练场种上了玉米。不襟感怀:
训练场,玉米长
营房空空好惆怅
野战医院不在忙
那是当年救死扶伤的主战场。
🔺72医院野战医疗所卫生员钟惠玲热情为伤员服务
40年前的4月28日, 老山、者阴山收复战即将打响之际,昆明军区后勤部第22分所属58、59、72医院奉命分别组建1个各100个床位野战医疗所(58医院野战医疗所2月12日开赴西畴进驻新街,负责老山、者阴山两个方向的伤员中转及救治;69医院野战医疗所2月22日开赴麻栗坡,进驻南温河进行伤员救治),72医院野战医疗所2月22日开赴麻栗坡,进驻落水洞地区进行伤员救治任务,为战友铺设了生命通道,前接伤员组11人(5名医生、5名驾驶员,1名协理员),在从老山脚下的曼棍到落水洞野战医疗所25公里的道路上、13公里随时会遭到敌炮火的袭击。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昼夜兼程五天四夜抢运伤员,出动车辆上百台次,行程近万里,前接伤员639人,后送伤员273人,途中救护危重伤员511人,为伤员救治赢得宝贵时间,被昆明军区授予“老山战救模范组”。作为72医院野战医疗所卫生员的钟惠玲热情为伤员服务,给攻打老山光荣负伤的伤员擦血洗身,给重伤员喂饭洗衣,背他们上厕所,帮他们购物、写信。每天清晨伤员还在熟睡,她怕惊醒伤员、就到炊事班帮忙,等伤员起床才扫地、倒水,倒大小便,体现了浓浓的战友情、同志爱,赢得了伤员及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转院后方的伤员给她写信问候,出院重返前线的伤员给她捎来带硝烟的压缩干粮、老山兰。为表彰她的英雄事迹,上级给她记一等功,昆明军区授予她“战地模范卫生员”荣誉称号。
🔺老山神炮威震南疆
我们一行来到交趾城,这里是老山神炮遗址。1984年9月4日,炮四师五团八连练就过硬本领,利剑出鞘、以快制快,与兄弟连密切协同,仅用8分钟就歼灭越军一个加农炮营。在“两山”作战中创造奇迹。他们对敌32个目标实施35次射击全部首群命中目标,摧毁敌人7个阵地、3个炮阵地、4个弹药库,击毁敌火炮19门、军用车15辆,三次打退越军的增援部队,有效的支援步兵歼灭了入侵之敌。
战斗结束后,中央军委授予该连“老山神炮连”荣誉称号。他们戌边卫国,初心未改,虽戎装已褪,但“严阵以待”的火炮、战车仿佛在述说着当年的辉煌,正如"老山神炮″的大门对联所写的那样:战士雄风今犹在,老山精神代代传。
我们要像钢钉一样牢牢地钉在这里
八里河东山(1019高地)、“八十年代上甘岭”(1174.4高地)隔盘龙河与老山遥遥相对,她守卫着老山左翼的安全。我们老兵参观“边防钢七连”荣誉室后,热情的沾益区的小老乡、士官郭某主动开车为我们引路。左侧是八里河东山,右侧是“八十年代上甘岭”,也就是1174.4高地。我们顺着右侧“八十年代上甘岭”往上攀登。
1981年11月9日,5连开上1174.4高地,11月18日敌军突袭,战士高永年端起冲锋枪扫向敌人营救战友,在撤退中触雷牺牲,《解放军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并附了编后语《这样的战士是永生的》。11月19日,敌人大举进攻,排长夏大光中弹牺牲,营长杨恒带队增援,击退了敌人。1174.4阵地条件特别艰苦,严重缺水,生存环境差,没有能够容下两个人的地方的平地,到处是“尖刀石”,更没有一个地方把腿伸直,战士们只能挤进石缝中触着石头的形状调整姿势,他们常常用毛毯裹着身体,背靠背的睡觉。他们以苦为荣,体谅国家的困难,“认为国家还很穷,搞四化用钱的地方很多,我们革命战士只能为国分忧,不能处处向国家伸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缺水靠人背,在经常被敌人袭扰,血与火、生与死的艰苦岁月中扎下了根。严重的敌情,生死的斗争,使他们深深懂得坚守高地的重要意义,他们说“这里是祖国的第一道岗哨,我们要像钢钉一样牢牢地钉在这里”。 为此《解放军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五连《八十年代“上甘岭”精神》,编者按的导语:五连干部战士艰苦戌边的精神令人感动。1984年“两山”作战中,该连干战发扬“上甘岭”精神,顶住敌人3000多发炮弹的轰击和数十次偷袭,主动寻找战机毙伤敌42人,摧毁敌观察所(台)2个、敌营房5栋、工事4个、机枪掩体2个、105炮阵地1个的战果,并参加摧毁敌坦克3辆的战斗,上级给五连记集体一等功。
如今的上甘岭高地(1174.4高地)建设突飞猛进,打扮得像城市里的公园一样美丽。上甘岭主峰台阶似云梯,大家爬的急,大汗淋淋湿透了衣,交通堑壕在延伸,猫耳洞、藏兵坑(道),当年的遗址还尚存。
看看战友倒下的地方
左侧营房场地靠山处矗立着“八里河东山”、“东山主峰”两块石碑,大家纷纷摄影留念,顺山往上攀,这是会泽战友李开华英勇牺牲的地方。
🔺李开华战友生前照片及事迹
为保证老山左翼安全(12连负责右翼安全),1984年4月25日晚8:30分,李开华所在的7连124人秘密开进,4月25日晚9:55分占领八里河东山主峰1019高地,潜伏了7天7夜,战斗打响后坚守了10天10夜,该连顶住了敌2500发炮弹的袭击,粉碎敌2次偷袭、11次进攻,毙敌66人,伤敌80余人。作为三班长的李开华在潜伏期间的5月3日下午4:20分看见10多名敌人搜索而来,走在前面的一名敌军身着短袖伪装衣,端着冲锋枪向我阵地摸来,他一跃而起、一个点射消灭了敌人,后面的敌人掉头就跑,李开华追着敌人穷追猛打了一梭子、又撩翻了两个敌人。在激烈的战斗中,李开华不幸中弹牺牲。战友们整理遗物时,小心翼翼地从他的衣服口袋里翻出一份被鲜血染红的《入党申请书》:上面写着“……我是中华的儿女,祖国母亲需要我的时候到了,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吧!”字字句句充满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母亲的爱。
……1962年1月出生的会泽战友李开华,战后被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共党员。
大家继续往上攀,仿佛看到当年李开华英勇献身的情景,久久不愿离开。
路过芭蕉坪,帐篷小学很出名,曾上《解放军报》、《国防战士报》、《战旗报》,路边依稀可见帐篷小学校。
🔺“叔叔,你真勇敢!”
老山,是参战老兵心目中的神山,老山是参战老兵用生命和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
《国防战士报》1984年9月16日第四版登载了原14军40师119团团长张又侠与小朋友的对话照片:叔叔,你真勇敢!
我们登上老山主峰,原14军118团5连副连长张大权手握钢枪的雕像屹立在老山主峰广场。
张大权副连长在进攻老山主峰的战斗中,他带领突击排冲在前面,在部队两次进攻受阻的情况下,提起轻机枪,组织发起第三次冲锋。他三次负伤不下火线,坚持战斗三小时,毙敌四名,在向主峰冲锋时被敌暗火力打中头部,壮烈牺牲。
现在的老山主峰已成为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游人如织。主峰打造得像钢铁长城一样,既庄重、又大气,主堑壕两侧安上防滑装置,站在主峰的瞭望亭白天可用肉眼观看越南的村庄田地。过去可随意到界碑处拍照,可现在界碑处上了锁、铁丝网林立,面对界碑、只能隔着铁栅栏栏看一看了。
不过,站在老山上,看到登山的男女老少在老山和平的环境中悠闲走着、逛着,拍照,不时发出爽朗的欢笑,不觉触景生情。
🔺油路通到扣林山
1981年5月7日,原14军126团对被敌侵占的我扣林山发起进攻,投入14个连队452门火炮,分别在6个方向22个点上佯攻,边防15团586名官兵配属125团攻打扣林其他高地。此战,我军战友102人血洒疆场,使扣林山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从老山到扣林山的路原大部分是从老山半山腰经猛硐才绕上扣林的,经老山执勤的工作人员介绍,从老山主峰右侧柏油路可直通扣林山。我们沿高大铁丝网护栏向扣林山前进,从高棚公安哨所经过,路过1682.3高地下段,直冲1705.2扣林主峰下的营房,这条捷径帮我们省了不少冤枉路。 1705.2扣林主峰一带是战友母永华、宋兴海坚守阵地,抗击敌军光荣负伤的地方。
🔺战友及家属在扣林山主峰合影
大家争先恐后爬主峰,一个个气喘吁吁,稍作停顿,母永华战友向大家介绍阵地的分布情况:1705.2主峰下方300处,是著名的“九勇士阵地”。这是过去血与火的战场,经过生与死的较量,“九勇士阵地”为祖国、为人民牺牲了4位战友。如今,一切都变了样,小树变成了参天大树,人背马托的阵地小道,修通了方便快捷的柏油路。
军民鱼水情,麻栗坡人民热烈欢迎参战老兵
在麻栗坡烈士陵园,长眠着从1979年自卫还击、1981年扣林山作战、1984年老山、八里河东山作战牺牲的967位烈士,他们的生命大都定格在17、8岁,20多岁之间,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毫不犹豫,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无私的献给了祖国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到了祖国的边疆土地,守护着祖国领土。
为迎接参战老兵的到来,麻栗坡人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打出“欢迎老兵回家”的横幅,从各单位抽出的志愿者给老兵们端茶送水,发送爱心礼包,就像当年路边的拥军茶站:解放军同志,请喝水!不觉眼睛湿润、鼻子有酸酸的感觉。
长眠在烈士陵园的967位烈士,大部分是在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战斗中英勇牺牲的。
🔺战友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合影
会泽参战老兵及家属一行45人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缅怀967位烈士,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献花圈、默哀、敬酒、献花,寄托我们对牺牲战友的哀思,仪式满满。在战友李开华墓前大家肃立,给李开华点烟、敬酒、献花,大家依依惜别,李开华战友,你安息吧,我们随时会回来看望你的。其他部队的战友也列队到麻栗坡烈士陵园悼念烈士,体现浓浓的战友情。
图文:参战老兵 李兴万
地址:会泽县上村乡人民政府 电话:15924975688
邮箱:hzsclxw@126.com QQ:190774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