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说交友
文/张 勇
《菜根谭》里有话说:“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该防口。”意思是,如果你遇到一个表情阴沉、不喜欢说话的人,千万不要推心置腹表现你的真情;如果你遇到一个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人,要小心谨慎,尽量不和他说话。还说:“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也是提醒人们,在交友之前要看好对方的为人,而不可太泛滥,这样那些曲意逢迎的人,便没法接近你了。这都说明,交朋友一定要谨慎,不要因为盲交、错交、滥交而带来终身遗憾。
“朋友”当中,固然有“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缓急可共、生死相抵”的“密友”,也有“甘言如饴、游戏征逐”的“昵友”,甚至有“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的“贼友”。还有欧阳修赞扬的“同道”朋友,也有他深恶的“同利”朋友。再有,如鲁迅说的,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在他们之间,也可以叫作“朋友”。
所以,慎重选择朋友,警惕交上假朋友,就成了一条重要的处世之道。 选择真朋友并不简单,所以古人常有“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的感叹。
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呢?《后汉书•刘陶传》里说:“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国语》中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淮南子》也说:“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韩诗外传》还说:“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晋人傅玄在《何当行》中也讲:“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外合不由中,虽固中必离。”孟轲还告诫人们:“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等等。这些都强调了“同心”、“同道”、“同志”的重要性。
朋友,有“益友”、“损友”之别。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便侫、友善柔,损矣。”还说:“无友不如己者。”这都是在说,要与正直的、诚恳的、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才有益;同谄媚奉承、喜欢夸夸其谈、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那是有害的。也不要和自己志趣不一样的人交朋友。交益友,在品德上可以互相砥砺,在志趣上可以合力同向,在工作上能够互相促进,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有了困难互相帮助,有了缺点能够互相规劝、批评,在学识上能够互相取长补短,这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无疑大有好处。反之,交了“损友”,当面说好话,净给你灌迷魂汤,背后却耍手段、使绊子,甚至攻讦戕害,自然是有害无益、有损无补了。有的人走弯路、犯错误、裁跟头,除了个人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说,与交上了“损友”有很大的关系。
有这样一句话:“重要的不在于是谁生的,而在于你跟谁交朋友。”毛泽东老人家曾讲过:“朋友有真假,但通过实践可以看清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从实践中听其言、观其行,其所言所行合乎“同道”的“畏友”、“密友”、“益有”者,一般来说,可以称之为真朋友;其所言所行堕入“同利”的“昵友”、“贼友”、“损友”者,自然便是假朋友。真朋友,自然可交、当交;假朋友,则应毫不犹豫地与之“息交以绝游”。否则,“染之以朱则赤,染之以蓝则青”,便悔之晚矣!《结交行》诗曰:“种树莫种垂杨柳,结交莫结轻薄儿。杨枝不耐秋风吹,轻薄易交还易离。”
此正是,“友也者,友其德也。”这就要求我们交友要重品行,有规矩,这样才能广交友、交挚友,朋友圈就纯洁,有正能量。
【作者简介】张勇,笔名訥言,1964年生,热爱生活,喜欢悦读写作,陕西商州人,大学文化。1982年以来已有60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体裁文章在《陕西日报》等省内外数十家报刊平台发表。有30多篇论文、散文、杂文随笔及获省级以上奖励作品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三卷)》《商洛文学·获奖卷(1978~2022)》等版本。出版文集《案牍筆谈》。《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伟大征程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57762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