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
文/白隅
现在是春天的早上,然而不料冬杀了个回马枪,让和煦而混沌的春骤然冷了下来,慢了下来,也清楚下来了。原先争放的梅林,原先飘零的枯叶,原先郁郁的阴云,原先攘攘的人群,那些吵吵闹闹急忙亲吻春的嫩芽的色与味,都被一阵寒风冷煞下来,暂时地凝固了。于是此时太阳也爬上枝头,预备在楼间闲庭散步,享受一段宁和的时光。
我也可以算作是在闲庭散步,尽管我其实是在楼宇间奔忙求学,瞟着时间来变化步伐,颇有点狼狈之像。然而我要辩解,在我心灵的时空上,我是极缓慢的,像那只飘浮过我头顶的鸟,冻结在空中似的张开双翼,任人来人往,步履匆匆,渐渐收翅凝身,停在乱枝中。由着这只慢鸟,我心理萌生一个疑问:一个心理极慢极慢的人,他看周遭世界是极快还是同样慢呢?我倾向于后者。这是内缩的慢与敞开的慢的区别。我拥有这样敞开的慢的能力,能够把钟表滴滴答答的声音蔓延到周遭的庶物,这是要归功于冷的。
通常我们谈论冷,一定是处在将要打喷嚏,或者是清晨起来感到瑟缩的境况,这时我们会说这水真冷,冷还是可以触摸的;更抽象一点的,我们会说天气冷,这就略微有点难以捉摸了,只有皮肤上爽痛的感受;倘若这冷直透心底,我们或许会引援诗句,吟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就触及到情绪的范畴了。但我想要说的是并非是薄薄贴在皮肤上的冷,我想要说的是冷本身。它应当是一种空间,借由光线支起脚手架,搭建了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你可以想象一种无形的空填充了空间的间隙,然而它不像空气,你可以感受到它的重量,一种微微的力,沉沉地下压。这种感觉如同隔千里望群山,那是一种没有实感的重量。
我便是走在这条由冷铺开的路上。天还是蒙蒙亮未睡醒似的,只有晨曦把把几棵香樟树的眼睛照开——一只由小块的纺锥形的亮部和其他的暗部组成的眼睛。更多的是法国梧桐,苍白的树干,灰白的树叶,在这条长长的路上排排地翕动,一面晒着太阳,一面轻轻哆嗦,也显现出孱弱的样子来。仿古的云纹,轻巧的飞檐,楼房藏在深林中;稀疏的行人,觅食的麻雀,冷月残留在碧空上。我偶然拾起我曾经不觉丢下的时空——薄薄的、紧贴在我皮肤上的冷让我窒息太久。当我触摸石砖和树皮,我感受的只是虚幻,没有重量也没有实体,没有过去也没有超越。太阳不再崇高,月亮不再纯洁;绿色不再生机勃勃,红色也不再热情似火;江流中的横舟不再孤单,飘入窗的夜雨不再苦痛;当驻足凝视的三秒再也代表不了什么,一种奇迹消失了。
我期望奇迹的降临,今早它确实如此。它不是从天上而来普照万物,而是从我而去到我心之所及。我穿着的蝉衣般的冷像波纹一样荡漾开去,绽放在每一个物与事上,使我的指尖抚摸到铁栏杆边上,短暂的寒冷而柔软;我的脚步踏在一格一格参差的石板路上,像漂浮起来的踏实。诗意在某个片段复活了。
正午干燥爆裂的艳阳定在空中,我的后背微微流汗时,我知道它消失了,像过去它的消失一样。
作者简介:
白隅,04年生,新传大二学生。爱写诗。
第八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
已截稿
仅展示入围作品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
(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无书号,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