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惊(小说)
作者:陈怀志
上完夜班,又加班两个小时,终于下班了。他匆匆忙忙赶回家,要去完成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接女儿。
女儿舒琴刚八岁,在城中小学读一年级。接送女儿,是他和妻子每天务必按时完成的头等大事。清晨,妻子送女儿上学后,去上白班,下午十六点才下班,中午十一点半接女儿回家的任务,理所当然应该由他完成。他知道,这任务明轻暗重,绝不能掉以轻心。社会上有传闻,说如今世风日下,有少数人道德败坏、懒惰成性、游手好闲、专打坏主意,专干缺德事。这些人为了自己吃好喝好,除明偷暗抢外,总将眼光盯住未成年儿童,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将女童偷去、骗去,甚至抢去,卖到边远高寒山区做童养媳,或者干苦力。听说,有的儿童还被挖去心脏、肾脏、眼睛等器官卖高价……
当然,这只是道听途说,他没有亲见。不过,即使是谣言,听多了,似乎就变成真的了。无论是真是假,预先提防总没有错。其实,社会和谐稳定,儿女平安幸福,不就是每位家长迫切的希望吗?每次接送女儿,看到学生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摩肩接踵,将学校门口挤得水泄不通,直到接到了自己的儿孙,才欢天喜地离去,不就是担心儿孙出事吗?而每到学生入校、放学时间,警察叔叔就站在校门外警戒区,精心维护秩序,不也说明,国家关心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吗?看到这些情景,他似乎感到那些社会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也掂量出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但他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警惕,那些社会弊端总有一天会消除,少数坏人的阴谋绝不会得逞。
回到家,已经十点半钟,但离学校放学还有近一个小时。他感到很困,就抓紧时间,倒在沙发上,迷迷糊糊闭上了双眼。
恍惚间,他突然想起,女儿的文具盒前些天丢失了,自己已答应给女儿买个新的。今天有空,不该让女儿再失望。想着,他朝滨湖文具店走去。不知走了多少时间,他感觉文具店已经到了,但抬头一看,没见到文具店,也没见到其它商店。天上瞬间乌云密布,眼前是一座大山,山上林木森森,黑压压一片,身边有一座孤坟,长满荒草,坟上插着几炷香,在寒风中摇摆,地上散乱着些纸钱,阴森森的。不知什么鸟在不远处“呜呜”地啼,更显得静得可怕,他顿觉毛骨悚然。“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没来过?”她猛然想起十一点该接女儿了,定了定神,掏出手机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啊?十二点?我的宝贝女儿……”
他心慌意乱,急忙寻找通往学校的路。可是,眼前覆盖在荒草中的小路无数条,不知那条是正道。他随便找条路,懵懵懂懂往前走,走了半天,竟然走不出这茫茫荒野。情急之下,赶忙掏手机拨电话,想对妻子说自己“迷路了”,请妻想方设法去接女儿。然而,手机竟然“没信号”、“打不通”。他又拨几位好朋友的电话,同样是“没信号”、“打不通”。怎么办?正自问着,却发现大地在摇晃,低头一看,自己站在万丈悬崖上,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一声巨响,悬崖崩塌,他被弹上空中,掉进云海……
“啊!”他大叫一声,一跃而起,睁开双眼,却发现自己躺在沙发上。哼!恶梦!他心里骂着,抹了抹满头满脸的冷汗,突然想起接女儿的事,急忙掏出手机一看:十二点二十分!“糟糕!”来不及多想,他急忙翻身下地,骑上摩托,冲出家门。
通往学校的路有三条,一条靠东,人流如织、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女儿称其为“阳光道”;一条在中间,较笔直,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女儿称其为“直道”;另一条在西边,路较窄,弯弯曲曲,行人较少,女儿说“这是迷宫”。他不知道,女儿现在是在学校,还是自己走在回家的路上,或者……
他忧心忡忡,不敢多想,更不敢往坏处想,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女儿!走哪条路呢?阳光道和直道行人多,坏人不好下手,走迷宫吧!摩托终于滚到学校门口,却没看到女儿。问门卫,回答是“学校里已经没学生了。十多分钟前,听说有个小女孩在外面哭,待我去看时,人不见了。”
他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往家赶,边骑车边东张西望。终于带着似乎已破灭的希望回到家中,却没见到女儿,泪水不知不觉模糊了他的双眼,他正哀叹着抹眼泪,突然听到敲门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外喊:“爸爸!”他开门定睛一看,惊喜:“你,琴琴!”“爸爸,是这位阿姨送我回家的!我们走阳光道!”他偏头一看,门外站着一位青帨束发、身穿黑筒裙的中年妇女。一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大嫂,谢谢了!”中年妇女灿然一笑:“别客气,回汉一家嘛!”……
品味着渐渐远去的中年妇女的话,一股股暖流在他心中流淌。
陈怀志 1945年2月生于云南石屏。迄今在全国300余种报纸、杂志、书籍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作品多次获奖。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明代王廷表传奇》、小说选集《清河缘》、130首诗词入编《诗书画三人行》,待出版散文集《文心琢玉》、诗词集《倾听天籁》、古籍评赏《杨升庵王钝庵双百梅花诗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