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六个每一个”,在2024年高考前6天,“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走进位于鄂尔多斯大草原的鄂托克旗高中(清华大学附中原校长王殿军任总顾问),与高三全体学生和高一二部分师生激情演绎《高分是高快做人副产品》,引发孩子们的高度关注,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会议由朱思启副校长主持,宿文传校长全程参与。今选高 338班学生庞欣宇的现场高快作文《复兴中的中国》,后附优秀教师郭立坤精彩点评,以飨读友。
庞欣宇:复兴中的中国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进实现宏伟蓝图的今天,走向成功实现复兴梦的明天。中华民族于华夏大地上通过创新、坚持和刻苦的精神开辟出新局面,引领新时尚,走向新征程。
创新是复兴中国的动力源泉
唯有创新,中国才能于世界群林中屹立不倒。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便要求我们进行自主创新,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大长国民士气。随之,在各个领域开始创新求变,迎头追赶。现在,我们的目之所及之处都有创新的影子。近日,北京国际车展,我们国家的展车前围满了外国人,他们踮起脚尖的样子,像极了我们的司令刘华清上将在不被允许近观美国军舰的样子。同样的动作,但踮起脚尖的已不再是我们了。华为公司是我们国家手机制造业的领头者,在被禁止使用国外的芯片时,他们历时很久,完成了自主研发芯片壮举,开创了5G的先河。这些都是创新所带给我们的科技进步。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创新将推动我们的国家在复兴这条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坚持是复兴中国之根本保障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荀子对于坚持的理解。坚持是周而复始,是永不放弃,是勇往直前。走在复兴道路上的中国正是需要以此为基石大踏步向前。樊锦诗在敦煌修复文物几十年,依靠的是坚持;谷爱凌等运动员在北京东奥上大放异彩,凭借的是坚持;董丽娜在双目生明的情况下成为博士,凭的也是坚持。可见,坚持是成功的基础,是成功的根本。坚持可以实现我们的理想,也同样可以实现国家复兴的理想。
创新与坚持并存,助力中国复兴
在复兴这条大道上,中华民族踽踽独行,没有可依靠的伙伴,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所以我们在创新的同时,需要发扬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而坚持也正需要这种创新品质来支持它,引领它,矫正它。也许在创新这条道路上我们会失败,但坚持的意义不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循环往,复直到迎来光明,迎来成功的那一刻吗?正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创新这条布满未知的道路上,正需要坚持这盏明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创新与坚持并存。
这里是中国,复兴中的需要创新和坚持的我们,需要我们以此为志,忠贞不移。
鄂托克旗一中朱思启副校长(右1)、郭立坤老师(左1)与高338的两位“高快作文之星”张宏芳、庞欣宇合影
优秀教师郭立坤精彩点评:
本文抓住了“六个必须坚持”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采用小标题式作文,紧跟时代节拍,形式新颖,文风质朴,娓娓而谈,不以文采取胜,而以材料之阐释出彩,让人自然而然地信服,水到渠成,正如本文的主题一样——创新、坚持。现场评分52,稳妥之作!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