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湖教育线上论坛(5)
做最好的自己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世上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一山还比一山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落位在自身上,却有了最好,这是对自己的终极目标的追求,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奋进。所以,这是一个目标和价值体现。
初看“最好的自己”,觉得很空,那么简单的一句话,每个人都会说,什么才是最好的自己呢?
再看孟国泰先生《做最好的自己》,从具体的层面说明了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勇敢,勤奋,乐观,主动,诚实…充分调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有了明确的方向,追求卓越,每天进步一点,做更好的自己。
细细一想,作为教育工作者,做最好的自己应有两个层面:一是我们教师自身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二是用我们的价值引领学生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做他们成长的导师。
反观当下基础教育现状,部分老师濒临“躺平”,一大部分教师正在受“躺平”感染。何为?一是教育不均衡所引发的反应(通俗的话来讲,生源)。老师们已有的知识,学生几乎很难消化,甚至出现“营养不良”。所以老师们炒冷饭,反反复复。偶尔炒一个新菜,关键是味道还不好说:一是没有配方,二是没有创新,三是没有走出原有的套路。所以教师成长停滞不前,久而久之“躺平”思想逐步侵蚀教师群体。
怎解?我一直认为,人身体可以适当“偷懒”,但思想一定不能停止,要做一个有思考力和思想力的人。所以,首要条件是教师要有上进的思想和头脑;其次是可以运用制度机制推进,倒逼教师进步,虽然短期会有一定的阵痛和刺痛,但长期下来,教师定然成长;三是借助外力,当下“县中”困境的解决办法都在走一条托管,帮扶,名校长管理等方式推进,而挖掘内生动力实现改革,完成蜕变的少之又少。在以上三点的合力作用下,教师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向最好的自己迈进!
而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则和我们教师自身有很大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老师成为最好的老师了,那学生也不会太差。要做到这些又在于我们课堂改革后课堂效果评价机制上,有没有实现引领?有没有让学生真正成长起来?抛开生源不谈,如今我们的大部分课堂都是吃“大锅饭”,没有“小锅菜”,味道不分明,久而久之都会吃腻。所以教师一定要分析学情,分层教学,创新教学,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定制。以此延伸,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价值观等全面成长。如此一来,在教育上,在生活中我们是否成为了最好的老师,引领了一批最好的学生,造就了最好的学校,成为了最好的教育,从而真正实现了、也实践了最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
王朝怀,勐腊一中高二年级主任。
丰湖简介
丰湖,位于广东惠州市城西,又称西湖,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舆地纪胜》卷99有对惠州的记载:丰湖“在郡城西,广袤十里。治平间陈公偁领州,经画作堤截水,今台馆为广东之胜”。《方舆纪要》卷103记载惠州府归善县:丰湖,“(宋)太守林俛叙云,湖之润溉田数百顷,苇藕蒲鱼之利。数万民之取于湖者, 其施以丰,故曰丰湖”。
“丰湖教育论坛”简介
“丰湖教育论坛”由“教育创新英雄”孟国泰先生、“新锐校长”唐渝勇先生联合发起,旨在开辟教育新路,探寻教育新域,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理念、新理论、新认知、新路径、新实践(简称“五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责编:尚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