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最新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上午7点38分,载有月球背面岩石和土壤样本的“嫦娥六号”探测器随上升器从月球背面升空起飞,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由此,举世瞩目的嫦娥六号完成人类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据央视网6月4日上午通过鹊桥2号卫星中继转发的直播画面显示:此前,嫦娥六号伸出机械手臂与铲子,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约2公斤,并按预定形式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如华夏民族端午节包裹“粽子”一般,精心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月背表取采样打包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将携带的玄武岩材料特制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随后,北京时间4日上午7点38分,载有月球背面岩石和土壤样本的“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月球表面升空,进入预定绕月轨道。
自甲辰龙年5月3日发射入轨以来,嫦娥六号经历了约30天的奔月之旅,6月2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6月3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同时开展科学探测任务,获取了很多珍贵影像和数据。嫦娥六号还搭载了欧洲空间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一同进行科学探测。
笔者今晨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处获悉,目前,人类已有的月球样品采集任务都集中在月球正面。此次,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获取月球背面样品,再一次填补了人类有关月球样品的空白,对丰富人类月球起源和演化认知、更好地了解地球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据昨晚央视网画面显示,表取完成后,嫦娥六号又将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该国旗由包含与月球上玄武岩类似的新型复合材料和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由于落月位置不同,嫦娥六号国旗展示系统在嫦娥五号任务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改进。此外,嫦娥六号采样之后,月表呈现一个 " 中 " 字。昨夜@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 发文:我看 " 中 "!
昨天6月4日清晨7时38分,笔者透过央视直播,亲眼目睹:嫦娥六号“满载”人类首获的约2公斤月球背面月壤样品和月表岩石,随上升器在月球背面点火升空,成功升空进入绕月轨道飞行。预计于龙年6月25日左右返回中国内蒙古沙漠中的地球。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外空探索的历史性一步,也是人类和平利用外空的历史性一步。了解和探索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和平利用外空将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我国巳公开承诺愿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开展航天国际交流合作,同各国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探寻宇宙奥秘。让我们一同期待,嫦娥六号探测器带着“蟾宫宝藏”平安回家!为此,特赋《天净沙》为评为观。
嫦娥琼背探宫。
展舒猿臂神功。妙铲寒珍袋中。速包玉粽。插旗潇洒升空。
一一2024年6月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