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永固红色江山
通讯员/王开利 石金超
我是庆云县严务乡华材希望小学的教师韩彩虹,是红色记忆展馆的讲解员,几年来培养了很多红色文化小讲解员,孩子们的宣讲登上了多家媒体,我和关金龙诵读的(前进吧柴林庄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严务乡红色记忆展馆主要展示的是柴林庄村革命事迹以及周边的英雄故事,走进严务乡华材希望小学红色记忆展馆,映入眼帘的是,震惊华北的马颊河大暴动,刘格平等人开会秘密策划“马颊河大暴动”的实景还原雕塑。马颊河大暴动,标志着庆云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大无畏的精神,严务乡早期共产党员肖卓之、石长道等在庄科村东,北林庙上参与举行了这场大暴动,罢河工暴动斗争取得初步胜利,但在4月20日严务遭到了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17名党员群众被捕……暴动虽然失败,觉醒的庆云人及津南的民众,一次次百折不挠的崛起,事迹感人,英雄就在身边,作为一名基层少先队辅导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将爱党、爱国的红色教育融入课堂,把红色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一.马颊河大暴动的起因:
马颊河源于鲁西,流经山东乐陵县和原河北庆云县,到山东无棣县入海。为禹疏九河之一,是一条蓄水较好的河流。从64年冀鲁边界重划后,现在马颊河已完全属于鲁北的河流了。
1934年春,山东省政府拨款3万元疏浚马颊河。国民党庆云县政府当局侵吞了修河款,强令全县民众每人加捐1元,义务出工挑河,加之连年干旱、军阀混战,庆云民不聊生,民众强烈要求取消挖河,取消苛捐杂税等;时任庆云·盐山中心县委书记胡恒熙、委员邸玉栋、杨德然、范廷俊、肖卓之等人觉得,在人民群众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我们共产党人有义务站出来,领导人民进行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于是请示津南特委请求发动农民暴动。津南特委同意了庆云·盐山中心县委的请示,并派刘格平到庆云来领导发动了震惊华北的马颊河农民大暴动斗争。
庆云马颊河罢工暴动斗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这是一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一场较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激烈斗争,也是震惊华北、影响全国的一次重大事件。当时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三区四区动了工,一区二区说不中,代表选了好几个,堤东请来刘格平,请他不为别的事,庆云县里罢河工。”就这样,随着各村罢河工后援会的纷纷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以抗恶捐、反暴政为目的的农民运动在庆云大地上迅速拉开了革命斗争的大幕。
二.马颊河大暴动内容:
庆云县是津南和冀鲁边区的核心区和发起区,刘格平点燃革命火种。在柴林庄村创立了津南地下党秘密活动中心,距离北林庙会5公里。
刘格平、范廷俊、刘全禄等老前辈,经常活动在柴林庄村:陈永泉家、冯秉正家、更屋子(古代打更人住的房子)等,是刘格平经常居住的地方,有韩书林、杨玉祥负责刘格平的安全,1934年刘格平、胡恒熙等人,在柴林庄村冯秉正家的园子里,策划了马颊河大暴动,有石长道、王景尧、赵玉新、冯秉正等人参加,人们后来才知道是刘格平的秘密会议。策划举行马颊河大暴动,商量谁负责那一片。刘格平经常活动在杨庄子,三安务、大麻湾、大淀等村,4月15日晚在安务(范廷俊家里)召开县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参加的人员有:刘格平、胡恒熙、邸玉栋、杨德然、张杜千、肖佐芝、胡泮东、杨树荣、张云峰、胡林晓等骨干力量,还有一些安务及邻村的积极分子也参加会议,作周围警戒和烧水作饭工作。这次扩大会议的主要议题:
一、是否领导这次罢河工斗争?
二、怎样领导这次罢河工斗争?
1、召开反抗苛扣河工的斗争大会,确定时间地点。
2、研究如何发动群众,利用什么方式?
3、确定领导群众大会的分工。
4、草拟宣传提纲,油印宣言、传单。
这次会议,按照议题一一进行了讨论研究,最后形成决议:
(一)确定领导这次河工罢工斗争。
(二)确定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启发觉悟,参加斗争。
开会地点就借东林庙会,大淀村的张云峰(张玉峰)同志,介绍庙会概况,他说,庙会时间,惯例每年阴历三月初三开始,赶会三天,有露天大戏。今年正是四月十六至四月十八日。“东林”这个地方,既不是村庄也不是寺庙,是在前、后庄科村东一二里的漫洼之中的坟丘地带。主持庙会的有几十名会首,都是邻近村的头面人物。名目是庙会,实际是交易会,以卖骡马为主,还有家具、农具,洋广杂货,布匹剪、锁、故衣等等。前来赶会的人很拥挤,场面比较大。
刘格平等当即采取了措施,用传鸡毛信的办法,往各村送信。信上插上鸡毛,每送到一个村,再写三份往外传,很快传遍全县。
庆云县在党的发动组织下,在北林大会上发起了马颊河大暴动事件。数万群众奋起响应,投入战斗。全县民众齐心呼应,也投入马颊河大暴动洪流。大淀村党支部张栋臣、张玉森等人带领民众三百余人,柴林庄三百余人,坡徐百余人、严务各村民众奋起参战。
北林大会后,罢河工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冲向县城,人们用肩膀扛开城门,往城里冲杀,城门上站岗的敌人举枪要打,这时坡徐村的张德臣上去把枪夺过来。进城后,县长没敢出来、出来一名手下官员,和罢河工队伍见了面,县立中学学生、中共地下党员冯秉正带领几位同学冲进县府,把县长抓住,拉出来向全县农民表态,并逼迫县长签字。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答应条件,做了保证:把扣押的人放回来,不再挑河。把胡恒熙、张笃骞救了出来。4月20日清晨,刘格平和胡恒熙等人,正在严务开会,被全副武装的敌人冲散,刘格平跑到严务村邓家围子,藏在粮食囤里,国民党士兵冲着粮食囤开了几枪,打断了刘格平的左手无名指,这样刘格平被捕。共抓了17个人,这是庆云县有名的四二零惨案。
“要让红旗飘万代”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借助教育基地这个平台,用身边的真人真事讲述革命先烈奋斗不息的艰辛历程,用真情实感来熏陶青少年的心灵,让红旗永远飘扬在校园。
最后,我想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2024年6月4日
(根据石金超讲解资料,刘格平文集、社志等资料整理)








通讯员风采:

石金超,男,汉,山东省庆云县人,1966年2月出生。红色文化传承人,爱心公益人士,鲁北抗日英雄第一村——柴林庄村红色文化挖掘志愿者。担任庆云县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庆云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员、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员。石金超酷爱传统文化,尤爱红色文化,是柴林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记忆展馆、红色文化长廊、红色历史博物馆的创办者,并担任庆云县严务乡华材希望小学名誉校长,石金超抗日文化书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