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缘 不 散
作者:刘汉江
跟谢骏先生的邂逅完全是一种偶然,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92年春节后不久,我因公去如东出差,晚上投宿在如东县影剧院招待所。吃过晚饭,我百无聊赖地半躺在床上看报纸(房间里没有电视机),忽然听到过道里传来阵阵悠扬动听的琴声,我知道那是有人在拉二胡,曲子是我熟悉的《良宵》。我被这熟悉而又美妙的琴声深深地吸引了,不由自主的走出房间,循着琴声找了过去。
琴声是从过道向北右侧的一个房间传出的,房门半掩着,我轻轻推门进去,昏黄的灯光下,一个瘦瘦的中年男子正埋头拉着二胡,神情很专注,很投入,他并没有注意到我走进房间,我也没有惊扰他,站在门边静静的听着……
一曲终了,他这才缓缓地抬起头,从乐曲的旋律中回过神来,看到了房间中的我。他惊疑地问我是谁,我朝他微笑致意,告诉他我是住宿的旅客,他也客气地点头,请我坐下。因为陌生的原因,我们之间没有并没有进一步的交谈,他又自顾自地拉起了他的二胡。
这回他拉的是一首二胡名曲《豫北叙事曲》,这首曲子很凄美,很抒情,他拉得很流畅,很娴熟,乐曲的精彩部分他处理得很到位,很有表现力,我被深深的感染了、折服了,禁不住为他轻轻鼓掌。
这位拉二胡的人就是谢骏,他当时是如东文化局的一名创作员,就暂住在影剧院招待所,他不仅精通音律,还是一位书法家,曾为一本书《天翻身地打滚》题写过书名。当然这是在我们后来进一步交谈中得知的。
绝不是现在说奉承恭维的话,当时我就对这位满身书卷气、才华横溢的中年人充满了欣赏和敬意,认为此人必成大器。因为相同的音乐爱好,那晚我们谈了很久,也很投缘,我为他唱了几首民歌,他送了我两幅书法作品。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再去如东,也一直没有再见到谢骏先生。后来,我一直从事与文化相关的工作,也接触了不少文化和文艺圈子里的朋友,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经常引以自豪地提起与我有过一面之缘的朋友谢骏,经常想起与他相识的那个夜晚,在心底里默默地想念他,只是我们之间失去联系已经多年,恐怕谢骏先生早已把我这个异乡的朋友给忘了吧。
去年,我又再一次的想起谢骏先生,按捺不住,就把与他相识的那段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音乐与书法的对话》,放到我的散文博客里,想起来就找出来看看,作为一个纪念吧。
前几天,我在整理我的博客时,无意间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居然在南通书画网上看到了这篇文章,被转载在谢骏先生的网页上,网上还有谢骏先生的近照和书法作品,我大喜过望。但网页上没有谢骏先生的联系方式,我灵机一动,就拨打网站上的联系电话,接电话的那个人也没有谢骏先生的联系号码,但他热心地告诉我,可以找周时君先生帮忙,并提供了周先生的号码……
昨天上午,我终于打通了谢骏先生的手机。手机的铃音是二胡演奏的《梁祝》,我猜应该是谢骏自己演奏的吧。电话里,谢骏先生也很高兴,他说他还记得当年那个为他唱歌的我,我邀请他有机会到盐城来玩,他也很乐意的答应了。
我是个喜欢怀旧、相信缘分的人,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友谊和情缘,再久远也不会褪色、不会飘散……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