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夏时节,麦浪滚滚,遍地金黄。又到一年麦收时,6月1日,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前李村百余亩“豫麦66—1”实验田小麦良种培育基地,麦穗魁硕,穗粒饱满,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2024年小麦正式开镰收割。
有句谚语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走进一望无际的麦田,放眼望去,只见实验田的麦穗整齐化一,体格硕大,不同凡响。周边地里的麦子都已被收割。而中惠集团种植的豫麦66—1麦种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待到熟透,水分在13.5左右才开始收割。
正当午时 ,赤日炎炎。几台收割机轰鸣着开进麦地,沿着麦浪滚滚向前移动,那锋利的割刀快速旋转着,麦粒如金色的瀑布从机器中倾泻而出,源源不断地涌入储存仓。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忙碌,所过之处,金粉轻杨,麦香四溢,只留下低矮挺立的麦茬,记录着科学种田的粒粒艰辛。而行进在麦茬之上的中惠集团科创者的脸上,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自豪。高效的收割速度让丰收的进程大大加快,展现出科技与农业完美结合的震撼场景。麦粒、秸秆有序分离,一粒粒金黄色的麦子颗粒归仓。此时此刻,深刻感受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在高标准实验田里,金色的麦浪起伏荡漾,联合收割机穿梭奔忙,中惠集团负责人走进麦田,折下一穗麦子揉开麦穗,察看麦粒饱满程度,品尝麦子的香味。春争日、夏争时,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在小麦试验田,中惠集团负责人忙着安排一起来干活的人运输、称重、记录、颗粒归仓。通过收割现场的农业种田专家史五洲了解到,中惠集团科创团队是一个长期致力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创新团队,旨在更加广阔的在农业领域实现“增产、增收、增效、增质”的目标。史五洲还随手连根拔起一株小麦向大家展示,该品种的一粒种子,竟然齐刷刷分蘖生出了二十余穗小麦,穗长粒饱。

他说:“今年的豫麦66-1品种,只是中惠农业科技成果的其中一项,该品种平均穗籽在80颗以上,选好品种也只是科学种田的一个环节,这个实验田是在测土基础上,实施了精准化、精细化、系统性的种植方案,底肥、追肥、灌根、叶面等产品配置和时节计划都是在完全有机化基础上精心设计完成的,从某种角度来看,种地和培养一个小孩是一样的精心。就拿前一段时间那次强劲的热干风来说,多地及周边的麦田倒伏现象都比较严重,而这个豫麦66-1整片麦没有一点倒伏现象,实属喜人。”
小麦良种繁育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从组配开始,到后期的筛选、鉴定,以及到田地的种植,每一粒都是精心筛选,优中选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河南中惠集团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大战略思维,不断科技创新,围绕小麦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育种攻关,创新种质资源,小麦育种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奏响粮食安全、种子安全和乡村振兴丰收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