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的 人
作者:司晓升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芸芸众生,百人百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平头老百姓终生为生计而拼搏,为五斗米而折腰。就好像一句哲语说的:"一般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哲学家吃饭是为了活着″。有的人生不逢时,郁郁而不得志;有的人左右逢源,风生水起;有的人腰缠万贯,吃喝不愁;当然还有沦落街头,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百姓、百姓。这个词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天亮了,解放了。历经几十年战乱摧残的中国人得到了新生,重新站起来了。满怀憧憬、对新生活充满希望和梦想的人们,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大干快干。鼓足干劲,立争上游,多快好省,恨不得连夜晚跨入共产主义。那时候每个人都是有信仰有信心有抱负的,当然也包括被改造的对象们,他们也祈盼着被改造好后溶入大众而步入幸福之门哦!
信仰的魅力,步调的统一,也让华夏民族在地球村有了一块立足之地。可这摸着石头过河的国策,还是不科学,不先进。
不看别人在干什么?不学别人在干什么?人家四小龙都岀来了,咱还闭关自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立义的苗。落后的经济叫我们痛失南海多岛而造成现在多少麻烦。没有先进的水上交通,没钱给船加油,你们几十年都不去你家的"吊庄″看看,且离人家近,人家不抢占你的岛才怪呢。人家在咱的岛上折腾几年了,咱才看见。
国门打开,拿来主义,"黑白猫″,就好比谚语说的:″庄稼汉的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大和小是一个道理,人家外国那么多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而且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自已的亮点,咱先拿来再改进一下不就成了我们的了吗?何必那么臭硬。
那么,问题又来了,当年,凭信仰,凭为了革命,为了阶级斗争,社会照样前进,人民生话水准也在缓慢提高,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可现在说为了革命去广东打工,好像都有点可笑了 。说是为了上敬父母、下撫儿女,学好一技之长,回家乡创业,带动家乡经济,为国家增加税收,为社会添砖加瓦还差不多。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有孔孟之道,有仁、义、礼、智、信,有忠孝节义,有礼义廉耻。这些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强压人性,自欺欺人,只是暂时的,可能也能起作用,但那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可从历史的角度看,何尝又不是个办法呀?
人是有私心的,这是本性,是不可改变的。但是是可以因势利导的呀!在满足个人美好生活的前题下,再作好五讲四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完全能行得通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而这些都是为了能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这些都与私心不矛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解放初流行这句话,也是极富哲理、极易被人们所接受的哦!
千百年来,私欲与向善也不矛盾。慈善家也需要物质基础才能成为慈善家的。试问一个普通老百姓能捐一个"希望″小学吗?以前的偏见只是站的立场不同而已。
有些人一味提岀要回到那个年代,说那时候什么什么都好,我一点都不敢苟同。可能我是亲历者的缘故吧!试想现在用当年的政策和做法,能行得通吗?按″即定方针办″中听可不中用哦!那样做才真正是推历史的倒车。
有人说现在还有生产队没解散的地方,而且经济发展特别好。那是你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而已。没解散集体经营方式而特别富裕是处在地域优越的地方,比如说旅游业的独特地域因素。还有办工业的因素。自然条件不好特别贫困地区,你试一试不散社行不行。
还有改革开放把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问题,这更是无稽之谈。那些卖给私人的国有企业,当时都是一年亏损几个亿的主,不卖掉几年就把当地政府都赔进去了。国家比咱聪明,咋没把电网、烟草,还有军工卖了呢?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实事求是,不断进取。永不停滞,推陈出新。日臻完善,再说含蓄文雅一点就是踏雪寻梅。这些不管是古人说的,还是现代人说的,都走不出庄稼人的哪一句谚语:″走到河边脱鞋,走到山上打柴″。连年亏损的企业,明年还要亏损,而且短期不会扭亏为盈。可卖给私人后你当年就要向国家交纳税款,而且不管你经营的好坏,税收总是少不了的。
历史是必然,历史是必须,历史是过往,历史是镜子,历史是前进的阶梯。师古而不泥古,取其精华,舍其糟粕,这才是中国人的智慧。
不胡扯了,再扯有些人就成现形、我成哲人了。
2024.6.3.



作者简介:司晓升,网名终南秋翁。早年创办三里桥苗圃,后改制为陕西务本堂园林景观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曾任村小名誉校长、村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西安市花卉协会副会长、县作协理事、分会副主席。老来习文弄墨。现为西安市诗词协会会员、周至县作家协会会员、县美朮协会分会名誊会长、县书法协会分会顾问。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