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南双珠诗社委员会主办
本期责任编辑:珠山樵夫
二零二四年第(008)期


瑞午情怀
文:姜志凤
一年一度瑞午节,又闻粽香忆童年。母亲包粽艺熟娴,父亲插艾门两边。睁眼手腕绕彩环,衣前喜挂条帚艳。虽无富贵显荣耀,家和人安情满院。

望江东
项王故里
文: 张志刚
旗举吴中贵族本,背水战,迎云阵。吞秦衔汉诺有信,业未竞,虞姬刎。
清风素月乌江汛,仰天啸,兴亡恨。青山依旧拜尧舜,赤县梦,斜阳问。
2024.6.4
临江仙·端午节
文: 张志刚
觞尽雄黄门艾草,香囊米粽龙舟。离骚橘颂唱春秋。九歌天问,屈子汨江投。
醒世忠魂千载敬,绿杨两岸云稠。清明社稷古今忧。昭仁弘义,远望水东流。
2024.6.10
吊屈原赋并序
文:乐山(青岛)
(序文)
屈原(前340?——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魂逝约2295年。屈原与楚王同宗,相传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子孙遂以屈为氏。楚怀王时,屈原任左徒要职,深得信任,入则与议国事,以发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他主张革新政治,举贤授能,对外联合齐国,合纵抗秦。因其主张触犯了楚国权贵的利益,从而遭到诽谤和诬陷。为此,楚王怒而疏之。顷襄王继位后,屈原继续受到排挤和打击。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后,屈原怀着家破国亡的伤痛之感在汨罗江自沉。屈原一生曾两次被放逐,第一次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前304年),时年36岁,被放逐汉北;第二次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前286),时年54岁,被放逐江南。他的作品大部分写于这两次放逐中。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作品广采神话,关注现实,洋溢着诗人浪漫的情怀,其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成为中国文学的典范。《汉书 .艺文志》著录屈原作品二十五篇,《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正文)
端阳之临近兮,思慕灵均①。为国之捐躯兮,长沙埋琛。仰天之长叹兮,心系故土;自投之汨罗兮,悲天悯人。身披之江蓠②兮,体系白芷③;晨起之采兰兮,暮摘蕙菌④。恐草木之凋零兮,担社稷之覆亡;怨君王之昏聩兮,诉屈子之忠肠。匆奔走之郢都兮,急楚危之追慕;恨群丑之鸮鸟兮,喜金翅之凤凰。捧笏板之金殿兮,奏明君主;先王之不采兮,听信谗言。耿直之敢谏兮,以死殉国;宁殇之不屈兮,正义謇謇⑤。惛君之暴躁兮,怒气大发;身遭之灾殃兮,痴心冰寒。贪吏之敛财兮,永不满足;索求之珍宝兮,鼠窃狼贪。君王之不寤兮,豺狼当道;俊才之被掩兮,妒能嫉贤。
远涉汉北兮,回目拭泪;放逐江南兮,思乡流连。悲痛回旋兮,风摇蕙落;哀伤人生兮,路途艰难。唯美所善兮,九死不悔;背离绳墨⑥兮,不屑云冠⑦。忽反顾以眺望兮,四方荒远;女嬃愠⑧以劝告兮,恨屈子而婵媛⑨。抱吾誓而非改兮,不听姊劝;以圣人之准绳兮,为黎庶而忧患。尊三王⑩之德道兮,举贤授能;循三章之约法(11)兮,处万世而不偏。“天问”之不平兮,忠酷不辩;触犯之权贵兮,遭恶意而诬陷。不悔初心志向兮,濒死境地;上下求索之艰兮,何惧路之曼曼!
椽笔之《离骚》兮,两千余载;词赋之鼻祖兮,无企及之典范。放逐之汉北兮,恒心秉笔;奔波之江南兮,“双九”连篇。《九歌》之首篇兮,“太皇太一”;“东君”之“河伯”兮,“国殇”“问天”。《九章》之“惜诵”兮,贪忠信之道;“涉江”之徘徊兮,行义洁之高。“抽思”之拔恨兮,上陈之耿著;“思美人”之怀乡兮,爱社稷之怀胞。“怀沙”之绝笔兮,抱石之自沉;“悲回风”之哀伤兮,凄凄之雰雰(12)......。
已唉哉(13)!拾旧律(14)以哀伤:“香蒲切玉沐兰汤,角黍包金蒲酒香。尤恨怀王责笏谏(15),更伤屈子葬罗江。忠臣每每谗言死,良将常常秽语伤。朗朗乾坤何烈烈,不容才俊护乡邦?”
注释:①灵均:屈原字灵均。②③、④江蓠、白芷、蕙菌:香草名。⑤謇謇:音jiǎn ,忠直敢言的样子。⑥绳墨:准绳与墨斗。⑦云冠:指高冠(官)。⑧嬃:音xū。古代楚国人对姐姐的称呼。⑨婵媛:《九章 .哀郢》:“心婵媛而伤怀兮”,这里为牵挂不舍的意思。⑩三王:指商汤、夏杰、周文王。古代贤王。(11)约法三章:指汉高祖入关,与父老约定的法律: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里指讲好条件相约束。(12)凄凄雰雰:雰,音芬。雰雰,雪貌。《诗 .小雅》雨雪雰雰。《悲回风》里此义为:凄凄惨惨似冰霜浸体样冷。(13)已唉哉:算了吧!(14)拾旧律:指吾2012年6月23日(端午节)写的《七律.端午感怀》。(15)笏谏:古代大臣们上朝时拿着的手板。上写奏文,以便上朝奏本所用。

端午节组诗
文:乐山
七律·端阳
五月南风小麦黄,端阳又至粽飘香。
兰汤艾叶雄黄酒,萱草舒梅琥珀浆。
水底鱼虾啄壮骨,龙头发棹祭屈郎。
斑竹垂泪千年恨,落日鹧鸪啼栋梁。
七绝·赛龙舟
惊天羯鼓动龙廷,穿水龙舟利似风。
夹岸欢催追日骥,标头笑抱冠军瓶。
七绝·艾颂
艾叶幽香散殿堂,驱魔示爱护她郎。
枝干骨瘦馋蒲绿,俗旧除灾喜浴汤。
七绝·粽香
粘玉包金角黍香,差符桃印挂门堂。
艾汤蒲酒为《橘颂》,解粽筵开典《国殇》。
七律·遣怀儿时端午节(非对仗式)
2024年6月10日(端午节)
文:乐山
读罢千家端午诗,遣怀还是忆儿时。
儿时闻母包黏粽,喜上眉梢光腚吃。
姨母帮吾拴腕线,舅妈荷叶满糖稀。
孰知屈子罗江殉,老去遗仁感念迟。
七律·嫦娥奔月
——记嫦娥六号登月
2024年6月4日
文:乐山
嫦娥展翅翱苍穹,月背星宫折桂英。
玉兔腾精金铲探,金蟾绚彩玉壶盛。
庭中爱景银河洗,堂上揽辉云汉恭。
千载九天终揽月,两探广寒梦幻成。

五律.端午吃粽
文:毕顺江
少时娘煮粽,满里入鼻香。
青中离家外,亲情十里偿。
老来思古味,友嫂送寒堂。
勿忘忌屈子,有暇念故乡。
七绝.端午赠艾情
文:山居秋月
邻居长者似家兄,馈赠十年门户同。
避害驱蚊悬艾草,殷殷关爱最情浓。

唐多令.端午续情
文∶赵焕彩
还未到端阳,把新粽早尝。姐八旬,鬓发添霜。数载光阴如一日,人勤俭,久安康。
感慈善贤良,叙情深义长。几十年,为爱添香。好姊妹多多走动,手牵手,度时光。

卜算子.端午情韵
文:珠山樵夫
夏至惠风来,漫步灵湾畔。
已是端阳好时节,花漫青西岸。
粽香飘九天,十载新区建。
喜看新区大发展,物阜民丰赞。

行香子.端阳
文∶赵焕彩
纪念屈原,越事千年。颂直臣,几唤诗笺。云烟飘渺,典籍流传。创辞之祖,歌之首,赋之先。
粽香弥漫,祭奠忠贤。又端阳,再忆从前。长思父母,膝下承欢。望星儿闪,风儿卷,月儿弯。

七绝.梦竞龙舟
作者:安茂训
穿越时空到汩江,采风楚地悼平殇。①
龙舟竞渡风河上,②梦醒犹听鼓乐铿。
注:①平。屈原的名。
②风河。宝山流入灵山湾入海口的长河。
五律.农家过端阳
作者:安茂训
艾草门楣掛,街飘米粽季。
家家忙刈麦,户户过端阳。
老者雄黄酒,孩童五彩囊。
龙舟江上渡,杯酹祭屈殇。
鹧鸪天.圣贤魂
作者:安茂训
天问无答索性人,抱石隐卧汩江心。
无须劝谏东流去,一念为国不二分。
说往事,叹如今。功名利禄义为真。
为民求索忠贞路,不忘屈原圣贤魂。

南乡子•端午
王兴忠
青岛遇端阳,五月浓情米粽香。艾草悬门驱瘴疠,传扬,千古英灵汨水长。
荆楚郢都亡,屈子捐躯跃汨江。竞渡飞舟招勇士,同腔,祭祀忠魂众感伤。

七律/祭屈原
文/付延荣
端午江河划大船,深投米粽祭屈原。
劝言进谏遭奸害,殉道牺牲泪洗冤。
楚地感德尊至圣,三湘悲痛缅先贤。
弘扬正义鸣真理,宝贵精神历代传。

原创诗二首(新韵)
<一>五律.咏荷
作者:安茂训
荷塘方雨霁,绿盖跳喧蛙。
野鹜犹闲逛,蜻蜓立菡花。
蝴蝶柔振翅,鲤跃彩鳍斜。
可有人知否,泥中玉藕趴。
<二>七律.咏荷
作者:安茂训
荷塘碧水起涟漪,岸柳轻扬荡绿丝。
蕾上蜻蜓贪色驻,花间翠鸟待鱼机。
蝴蝶振翅双双舞,赤鲤张鳃款款翕。
美景宜人华在上,泥中玉藕是根基。

望海潮·赞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十周年
文:胡荣菊
珠山仙境,琅琊名胜,长城遗韵幽幽。金凤欲翔,航船戏浪,闲云舒卷悠悠。田野织花绸。海滩观鸥阵,一秩春秋。追梦英豪,竿头百尺竞风流。
城乡巨变真牛,看虹桥跨海,地铁穿游。青啤溢香,银沙蹴软,惠风拂面温柔。光耀十年酬。政通千家颂,更上层楼。期待新区发展,声誉满全球。
五绝·端午
文:胡荣菊
一岁一端阳,家家艾粽香。
离骚明志远,赓续万年长。
七绝.端午感怀
文:冀鲁豫
一阵铃声响叮当,开门粽子冲鼻香。
邻居端午关心至,感念友邻情谊长。

古风.梦儿歌
文:安茂训
少小眼前过,斑鬓梦儿歌。
韶华天色晚,秋柳荡婆娑。
一曲童谣恋,乐享光长河。
岁月苍天借,寒冬花婀娜。

七律·曰芒种
2024年6月5日
文:乐山
北南刈麦暨插秧,芒种农家分外忙。
风暖禾苗疯长盛,雨浓谷类散花香。
南国梅雨环村缈,北地炎阳避暑藏。
老我①如今成惰汉,平明傍晚卧匡床②。
注释:①老我:老人自称。②匡床:方正而安适的床。

二十四节气歌
2024年6月3日
文:乐山
春雨惊春清谷天,陶柳潘花青帝怜。
立春迎暖留腊雪,气变东郊料峭寒。
雨水随风潜入夜,当春润物细流年。
惊蛰春雷百草起,自此田家几日闲。
春分星曰南极寿,风清日出东方安。
清明之时好植树,寒食三日不新烟。
谷雨鞕牛翻新土,夫耘妇馌忙种田。
夏满芒夏二暑联,莺老麦浪荷漂钱。
立夏辞春归堂燕,竹木葱翠蝶飞翻。
小满星夜田家碌,秧马鞭牛磨刀镰。
芒种麦熟开机刈,三夏挥汗蒸赧颜①。
夏至瓜时竹醉日②,蛤蟆无声藏萍泛。
小暑海滨不算热,悠闲自得听吟蝉。
大暑荔月③热难耐,汗流浃背浴凉泉。
秋处白秋寒霜降,西陆④归鸿雁门关。
立秋桂白哀嘶蝉,瓜月⑤菊黄蝶绕栏。
处暑寥寥凉尚远,秋虎嗷嗷热气联。
白露点麦时尚早,蒹葭苍苍感微寒。
秋分雷收虫怀户,桂月⑥风至点麦欢。
寒露滴草惊秋晚,菊月⑦凋枫紫玉盘。
霜降结玉凌凌气,青女叠银凛凛然。
冬雪雪冬小大寒,卧冰温席⑧孝经传。
立冬取火苔红雨,阳月⑨鸣风菊紫残。
小雪碎琼梅花地,寒酥玉叶粉本天。
大雪封门袁安卧,青女散絮道韫言。
冬至葭月⑩短长日,移晷微阳大小年。
小寒严冬围炉暖,琼雪滑冰陀螺玩。
大寒腊月暮冬至,号风暗香嗅梅园。
廿四节气歌韵罢,耆老英华享遐年。
注释:①赧颜:音nǎn yán,脸红。②、竹醉日:指农历五月十三,栽竹之日 。③、荔月,指农历六月。④、西陆:指秋天。司马彪《续汉书》“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秋”。⑤、瓜月:指农历七月。⑥、桂月:仲秋八月。⑦、菊月:季秋九月。⑧、卧冰、温席:典出二十四孝。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温席取暖孝敬父母的典故。⑨、阳月:指农历十月小阳春。⑩、葭月:仲冬十一月。

古风·鹰鹏龙蛟大合唱
——记联合利剑之2024A
2024年5月26日
文:乐山
战鹰翱翔击长空,大鹏展翅刺苍穹。
腾龙潜海破巨浪,虎蛟挥劍气如虹。
北挖贼窝藏妖洞,东击魔鬼虾蟹兵。
西除鼠将鱼师蜄,南阻鬼魅魍魉熊。
舳舻衔尾天网罩,旌旗蔽空瀚海红。
铁甲霜野成八阵,猛虎驱羊台独怂。
炎黄子孙岂堪离,王师收台祭元戎。

古风·采风
2024年5月29日
文:乐山
关山阵阵苍,沃野麦粒香。
夹岸桑椹紫,庭园玫瑰黄。
勿为采风远,就近金河旁。
蒹葭思远客,菖蒲可疗疮。
岸柳飞绒雪,河道鹧鸪藏。
划屏甭泼墨,写意诗数行。

七律·忆儿时六一节
2024年6月1日
文:乐山
惜日端阳飘粽香,欢欣雀跃六一郎。
无眠星月难成梦,渴慕朝阳喜若狂。
晨起心急食少欲,校奔步匆巾系忙。
弹指一挥七秩载,老犹戏彩兴高堂①。
注释:①、老犹戏彩:典出《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春秋末楚国隐士老莱子,十分孝顺父母,传说他七十岁时还在父母面前穿五色彩衣戏舞,或卧地学小儿啼哭,让父母高兴。
这里指真想回到少儿时光。

端午
平凡的世界(青岛)
一个人的葬礼
是湛山禅寺门前一朵莲花再次开放
一个国家的葬礼、
是火焰把文字凝固篆刻在城墙砖石上
屈原和竹简分别
独自走向江边
往江水里面投注文字
发现劳苦大众的汗水和国家
正在下沉
江水里面浑浊不堪
一些人或者鬼魂、
白天画鬼
晚上用月光洗浴自己内心
汨罗江开始波涛汹涌
流向海洋之前
、已经把自己画成血脉
流经八千年
陪伴太行山
在端午节相逢时候
从江水里面剔除
鬼的腐臭味道
感恩桃花源文学公众号约稿 谢谢桃花源老师
端阳思屈原
文:邹月霞
端午龙舟思汨罗,历史长河吟九歌。
远游万里江山秀,离骚千古志士多。
复笔端阳
文∶赵焕彩
(一)
五月麦黄又过端阳,千家煮粽串亲问望。
谈天说地品茶聊酒,屈子直臣妇孺皆详。
(二)
昏庸楚王忠奸不辨,谗佞当道举国哀伤。
汨罗江畔牵肠今古,多少诗书几度文章。
(三)
大夫持节以诚心志,一腔文笔万世绕梁。
三山五岳镌刻贤士,五湖四海铭记端阳。
(四)
荆楚沉勾汨罗钓月,传承岁月不负苍黄。
英雄辈出厉兵秣马,中华锦绣铁壁铜墙。
(五)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气势如虹精神昂扬。
今朝处处龙腾虎跃,谁敢觊觎必定灭亡。
(六)
稻菽堆金铁路织网,城乡一体全面小康。
复兴大业踔厉前进,诗意盎然韵味悠长。

芒种
文:子墨
樱桃蔟簇闪紫光,杏子枝头泛金黄。
农户夏忙盈喜乐,家家麦饭粽飘香。
包粽子
文:子墨
绿色长衣折转搭,白颜线段绕圈扎。
古稀学巧包花粽,个个调皮似胖娃。
注:绿色长衣指大竹叶。
五律.芒种
文∶赵焕彩
芒种忙收种,炊香分外浓。
归仓粮米足,满囤乐声雍。
紫燕堂前舞,黄莺枝上恭。
一杯新酿酒,醉看小珠峰。
清平乐.端阳
文/赵焕彩
满园花好,啼鸟惊晨晓。亲友邀茶端午早,知己红颜发小。
风河坝上惊鸿,歌谣水意山容。一叶轻舟横渡,千般境遇葱茏。
七绝·艾香
2024年6月6日
文:乐山
物业温馨赠艾香,小哥恭贺渡端阳,
归来喜挂门眉上,顿感新居馨满堂。
七绝·五彩绳
2024年6月8日
文:乐山
儿系端阳五彩绳,驱邪续命索亲情。
合欢丝腕祈福寿,正气纯阳静谧宁。
早市行
2024年6月8日
文:乐山
今日入早市,归来精气神。
满街瓜果翠,铺篓鱼虾滚。
街东牛羊肉,犇羴刚断魂。
街西粽叶嫩,艾蒿香气薰。
黄瓜花带刺,面瓜嗅觉馨。
豆角刚下架,扁豆足色新。
海水豆腐嫩,东北大馇金。
玉米青棒黏,豌豆荚翠芬。
栖霞苹果红,宁夏西瓜真。
野菜高叫卖,珠山溪水新。
宝山蓝莓紫,海青新茶嫩。
……………,…………。
万鲜难言尽,农家兜满金
排律.端阳话伍子胥
文∶赵焕彩
一夜韶关白发须,图形画影意何如。
昏王着了奸人道,忠谏反招恶犬除。
父亡兄栽遭劫难,星稀月暗叹孤疏。
苍头驼背惊天佑,向死求生未忘初。
鞭挞平王三百下,绳擒佞宦一干余。
端阳又念良臣志,史料长尊伍子胥。
端阳忆屈原
文/李洪花
古有忠臣报国难,一生颠沛终无全。
饮恨长歌踏风去,含冤九章涕泪连!
世人皆把屈子忆,每至端阳楚江翻。
但祈盛世良善多,再无奸佞却硝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