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济宁书香 济宁市读书协会 济宁伏羲文化学会 山东济宁
济宁伏羲文化
华夏民族始祖
——济宁市读书协第299期周三晚公益课堂举办
《济宁伏羲文化考证与研究》专题讲座
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文明的根在济宁, 济宁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也是五大圣人的诞生地。经过反复的考察论证,并经有关专家和学术界的认可并达成共识,济宁是伏羲、女娲的诞生地、生息地、殡葬地。唐朝大诗人李白在《任城县厅壁记》中提到:“风姓之后,国为任城,青帝太昊之遗墟,白衣尚书之旧里”,即是指任城为伏羲故土。
太昊伏羲距今约8000年之上,与我市汶上县“北辛文化遗址”相对应,其遗址分布于济宁的泗水、邹城、微山等地区。古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太昊伏羲文化发源地在济宁,是我们得天独厚的研究伏羲文化的条件和渊源。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伏羲文化呢?是为了正本清源,寻根问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角度出发,还历史一个真实的考证,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么在研究伏羲文化的考证与研究中,又存在哪些背景和意义呢?从中我们又能感受到怎样的一种文化氛围呢?5月29日,济宁市读书协会第299期周三晚公益课堂在运河书屋泡宝产业园如期举行。来自济宁伏羲文化学会的党支部书记刘昌国为现场及线上书友奉献上一堂生动精彩的《济宁伏羲文化考证与研究》讲座。
刘昌国书记通过研究伏羲文化的背景和意义、济宁伏羲文化的考证与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华夏民族的形成等内容的介绍,让书友们明白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圣人——伏羲生于济宁泗水,这里不仅有华胥山,有雷泽湖,有伏羲洞,有伏羲庙,有伏羲女娲陵,更有区别于甘肃天水、河南等地的确凿证据和文献记载。
通过济宁东大寺东门的两根石柱我们可以想见当年邹城伏羲庙的规格之高,建筑之美和人文之盛;通过济宁凤凰台遗迹的考证我们知道了这里曾经是数百年间专门祭祀伏羲的国家级祭祀场所;通过雷泽湖地下暗河的考证让我们知道了雷泽之名;通过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和著名考古学家王献唐的《炎黄氏族文化考》我们知道了伏羲生于济宁长于济宁葬于济宁的确凿证据。


听了刘书记的演讲,现场的每一位书友无不为济宁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而叹服,无不为自己是济宁人而骄傲自豪。








为感谢刘书记的精彩授课,济宁市读书协会会长郭玉颁发了义务授课荣誉证书;书画家熊继雨、徐宜胜、徐化芳、梁承东、唐爱国、王立冬、郭克正以及嘉祥垞山书院院长李根勇分别向刘书记赠送了书画作品和汉画像拓片。
授课前后,济宁富氢水总经理周峰为大家科普了健康饮水和富氢水保健知识。

济宁市读书协会朗诵团团长王萍萍和协会理事段庆分别朗诵了著名作家黄亚洲先生的诗歌《在历史的考证中这一群负重前行的人》和《伏羲颂》。
本次活动由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济宁市任城区表演艺术家协会主办,《直播山东》网络直播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截止发稿为止,观众阅读量达7.5万人。
合影留念
撰稿:商敬洲
摄影:赵家桐
编辑:宫 调
审定:郭 玉


济宁书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