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旬刊》2024年第21期
● 文艺理论
“向生活学习”:文学与生活互动可能性
● 本刊特稿
本刊主编陈宏书法作品《童趣》
● 诗歌人生
《我将在黎明出发 · 二首》林 杨(黑龙江)
《喝茶的女人(外一首)》:杨张平(山西)
《冰糖葫芦》:韩红军(河北)
● 诗词鉴赏
《嘉陵江绸都风景 · 外一首》陈 宏(四川)
《凭窗望庐(五首)》:褚晓江(江西)
《寻桄榔庵旧址(五首)》:王健强(海南)
《抚仙湖(诗词书法作品)》王山木(贵州)
● 散文随笔
《心怀诗意 内心充盈》:白 蕊(四川)
● 文艺征稿
中国新闻网《漫画成语》专栏征稿
● 诗意中国
“向生活学习”:文学与生活互动可能性
沙汀创作于1941—1946年间的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聚焦战时四川乡镇空间的社会样貌与生活历史,在观照对象与写作手法的不断调试中呈现出“生活”的多种面向,与作家1944年写作的短文《向生活学习》互为参照,可以勾勒出沙汀文学实践的一条重要线索。作为一个整体,“三记”中由人物对话及人物语言与叙事话语的关系构成的“杂语”可被视作小说的基本诗学要素,体现出文学对各种社会方言的加工组织过程以及对生活的对象化处理。而从历时性角度看,三部小说杂语形态的变化也意味着作家在时势体认下对文学观念与创作方法的调整。除去对社会生活的观照,自然空间及自然性因素的引入也为文本制造了更为丰富的意义取向,它们最终共同通向了作家在相应历史阶段对“生活”的理解和感知,并昭示了文学与生活互动的可能性。
—— 摘自《文学评论》2024年第3期
作者:孙慈姗
本刊主编陈宏书法作品《童趣》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本刊主编陈宏为孩子们题写了“童趣”二字,以此来表达对孩子们的祝福和关爱。
陈宏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文化委员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教影视协会会员,文化中国签约书法家,《作家旬刊》主编。他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深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在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陈宏希望通过这两个字,让孩子们感受到童年的乐趣和美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他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将在黎明出发(二首)
林 杨(黑龙江)

就着最后一抹黑暗
踏着沾满露水那条路
向着梦寐以求的地方
迎着微白出发
每一步落地有声
每一步都离你越来越近
从披星戴月到星月满天
也就是一眨眼
只有白天不会迷路
还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当太阳落下山后
夜色就成了一杯醉人的酒
你我都是从那一刻开始
相对而行,总有一个地方
能遇见,地球是圆的
月亮也是圆的
一个人的深巷
这里没有擦肩而过
也没有等待,除了雨雾
只有被拉长的身影
身后世界,好似被遗忘
这条路,每一块青砖
都是那样熟悉,每一次走过
心情都不同
斑驳的不光是岁月
还有一个人的老巷
没有了写诗灯火
看不到那双明亮的眼睛
即便是初夏,还是有些冷
每一步都能听见自己心跳
可还是控制不住脚步
踏着微暗的光,走到街口
哪怕看一眼,停一下
说实话,心里全是你
不得不承认
我真的是一败涂地
输给了长夜
还有你风花雪月的那支

喝茶的女人(外一首)
杨张平(山西)

与男人相比,许多女人
是不爱喝茶的(开茶馆的、做生意的、
常有社交的、本来就喝茶的等等除外)
说,喝茶不习惯,会睡不着
她是一个不爱喝茶的女人
我常喝红茶、绿茶、白茶和黑茶等
早上、中午、下午,无论阴晴
我每次喝,都给她顺便也泡一杯
她却从来没有拒绝过,都会喝下去
时间一久,她似乎变得爱喝茶了
每次喝茶,她都会把茶杯盯上一会
看看里面的茶叶的形态和茶水的颜色
用白兰花的手指反复抚摸着茶杯
像在专注于茶杯里的清晨和黄昏
而我,则会突然去探看窗外的风景
茶的档次在不断提高,品种
也在不停地变换,我却慢慢变得
开始失眠。每次在一起时她都会
主动提及喝茶,但我不知道
她是否像不喝茶前,还常常失眠
夏夜小景
浅浅的池塘抖动着波纹
周边的草树轻摇着它们的叶子
深藏的蛐蛐谱写着新曲
月亮从浅云的中探出头来
发光的影子破碎在塘中
旁边的路很平直,并无行人
穿过一排瓦房的门前
伸向村外,那里的青蛙
正敲打着它们的花鼓
不知为谁伴奏,传来的唱腔
像这窗口的灯光一样明亮

冰糖葫芦
韩红军(河北)

小寒大寒,
雪花飘落,
乡愁漫过山川。
晶莹的冰花,
串起儿时的回忆,
冰糖葫芦,
甜酸交织的滋味。
家的温暖,
在心头荡漾,
一声叫卖,
引来无数目光。
南方的城市,
太热太喧嚣,
北方的乡愁,
却盛不下。
只有大寒,
才能品味你的豪爽,
酸出了泪花,
甜出了年华。
年轮流转,
岁月如歌,
冰糖葫芦的甜美,
在心头永存。

七绝·嘉陵江绸都风景(外一首)
陈 宏(四川)

浚水奔腾绿意嫣,烟波荡漾映长川。
风光旖旎迷人爱,浸染如绸醉彩笺。
注:蜀地善制十色彩笺。
七绝·夏 韵
人间五月满园花,有比真仙与庙家。
万壑千岩争夏气,行天揽日贮秋霞。

【作者简介】陈宏,作家,诗人。
凭窗望庐(五首)
褚晓江(江西)

远眺山峰相与齐,匡庐不比白云低。
层高自在尘嚣外,放眼风光听鸟啼。
火棘子
此物非红豆,秋深挂满枝。
羁人看赤子,粒粒结乡思。
赠 桃
儿时记忆到如今,一颗青桃一颗心。
赠以家珍惟利益,童真见底是纯金。
年后送母
目断山棱拭泪花,长绳无奈向天涯。
枯枝作笔沙为纸,画个阿妈留住家。
东坡双槐
定州八景老双槐,学士当年亲手栽。
舞凤心空抱椿木,神龙身朽发新材。
沦于浊世精神在,笑对平生苦乐来。
试问红尘谁适意,达观自有好怀开。
注:东坡双槐为定州八景之一 。一名曰“舞凤”,一名曰“神龙”。舞凤树干中空,长出一椿树;神龙主干已腐朽,根侧新枝繁茂。

【作者简介】褚晓江,浙江缙云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原诗词研究会、中国诗人作家档案库官网认证会员,作品散见于《星星诗词》《诗词报》《诗词月刊》《鸭绿江》《参花》等纸媒刊物,曾获第五届中原杯、第三届金鸽杯全国诗词创作大赛一等奖及各类奖项。
寻桄榔庵旧址(五首)
王健强(海南)

千年古迹荡无存,五尺残碑挂泪痕。
不见桄榔花叶影,惟叹闲草伴诗魂。
万绿园荡秋千
欲把童时岁月寻,悠然荡起豁风襟。
飞莺百啭身旁过,一首儿歌唱到今。
吊塔工
平生立志写长天,自有轻身组合拳。
扬臂非凡凭匠手,频将缺月画成圆。
蓝洋冷热泉
云潭雅静袅烟霞,两眼幽泉姐妹花。
难是清流知冷热,溪间涌沸好烹茶。
游蓝洋莲花山见高空杂技
半空闲步见仙姿,云岭担惊飞鸟痴。
定律风前重分寸,人生犹慎走钢丝。

抚仙湖(诗词书法作品)
王山木(贵州)

蓝天白鸟红沙滩,玉笋波光花海峦。
滇国俞元多少事,残沉水下惹疑团。


【作者简介】王宏,笔名王山木,贵州凤冈人,现居贵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文化旅游诗词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国内百多家报刊和网络平台,出版诗集《塍上草》、《清秋吟》,主编《言志诗萃》《茶乡诗韵》《扶贫路上》等诗文集,作品被多家出版社诗集收录。
心怀诗意 内心充盈
白 蕊(四川)

晨曦微露,空气清新中带着微微的湿润,仿佛是大自然的轻抚,洗净心灵的尘埃。阳光透过叶间的空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犹如时间的诗行,静静地诉说着生命的故事。清浅岁月,沧桑流年,抬头但见繁花盛放,回首已是日映暮年。这云水茫茫的尘世,这凉薄的岁月,遥远的地平线,山河阻拦,路遥马远。
我漫步在微风轻拂的小路上,感受着这静谧的美好。叶片轻舞,犹如自然的使者,带来清新的气息。在这样的环境里,让我想起周国平的一段话:“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唯有内心富有充盈,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我放慢脚步,沉醉在这份静谧的美景中,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止了脚步。此刻世界静谧,没有纷扰,只有内心的平和。
生活就像一首诗,既有叶落花开,又有美好憧憬。我曾向往远方的诗篇,后来才明白,生活中点滴细节也能成诗。人生在世,既要身处现实的烟火中,又有怀揣诗意的爱好。经历人间四季三餐,过着平凡的人生;才发现,即使是最普通的油盐酱醋,也能成为诗的一部分。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蔬一饭,每一天的平淡生活,只要有风景在心中,人间处处皆是风景。
我握着生活的笔触,以烟火去寻求谋生,用诗意去寻找美好。一半烟火人间,一半诗意生活,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眸眼处,枝条在阳光下舞动,宛如优美的舞蹈;地上的花朵静静地绽放,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此刻的世界没有喧嚣和纷扰,只有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天边渐渐泛起朝霞,金色的光芒洒落大地。时光翻开了新的一页,带着无尽的希望和可能。这美丽的风景如诗如画般动人,无论是山峦的轮廓、草木的色彩,还是阳光的照耀都显得如此生动和鲜活。

中国新闻网《漫画成语》专栏征稿


诗 意 中 国


来源:中新网

《作家旬刊》编辑部
中国·城市狮龙文化传媒 主 办
合作伙伴:诗经故里文化传媒
《中华诗经阁》、冰心文化传媒
主 编
陈 宏
主要栏目
小说故事
格律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投稿邮箱
zuojbjb@163.com
一本致力于推广优秀作家作品的刊物
一个为作家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著名书法家、唐诗研究院高级顾问
作家王忆唐题写刊名
教育部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当代诗联名家李景宁为本刊题写楹联
——文炳千秋欣创刊;梅香万里喜怡心。
本刊顾问由封面人物、领航人物
专家学者、编辑记者
律师及嘉宾组成

征稿通知
《作家旬刊·原创版》长期征集小说、故事、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字数在5000字以内。投稿时请附作者生活照一张和200字内作者简介发送到邮箱:zuojbjb@163.com。来稿超过10个工作日未见采用,可另投它处。
稿酬标准
作品发表12小时内,自然点赞数在20以上的,稿费20元;点赞数在50以上的,稿费50元;点赞数在100以上的,稿费100元。作品发表后,请作者主动加官方微信,以便领取稿费;作品发表12小时后不领取稿费,视为支持平台建设,不再第二次发放。
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厚爱与支持,如果读者发现刊物中的错误,请致信本刊,我们将给予适当的奖励以示感谢。
签约作家
担任《作家旬刊》签约作家,须具有一定创作实力和作品积累,并渴望提升空间的诗人和作家,详情请联系微信:china69888办理。首届签约作家证书为釉黑色烫金荣誉证书。

《作家旬刊》接受各地企业、各界人士赞助,赞助名单长期公布在“特别鸣谢”栏目。同时,欢迎业务合作,共谋发展,有意者添加官方微信:china69888(备注“赞助”)。

☞ 请点击下方“收藏”键收藏本刊
☞ 请点击下方“分享”键分享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