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置评三则
文/陈瑞铭
(1)都是d的
朋友有朋友相聚小酌,邀我参加,盛情难却,到了酒局,满桌五六个人,有熟悉的也有初识。不过看起来都挺有派头,都是老板大款级别。酒过三巡,其中一位开工厂的林总开始发飙起来:“弟兄们,大家不要看我们光鲜亮丽的外表,看!说真的,我儿子在英国留学,我开着奔驰,老婆开着小马。看看——”他用手提了一下裤腿,:“名牌,皮鞋,名牌,这件休闲装就近一万……”他苦笑着继续说:“名牌,都是名牌,谁的——d的!谁给的?d给的!我的企业不能倒闭,来回折腾,来回贷款,假如倒闭了,我的巨额负债谁给顶着?连我老婆孩子卖了都不够——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看了一圈老板们,他们并不惊讶,都一副见怪不怪了的样子。我也笑了笑,原来如此!老板们——哈哈哈哈哈哈哈我靠!

(2)天的平衡
和老毕座聊喝茶,老毕在一家早就垮台的企业退休,他无限感慨的说了一个真实的哲理故事。
他说他们不少人都是小口子周边村的,那个年代那个地方穷村辟壤,山岭薄地。有点本事的精灵人都到城里工作或者周边村居落户,家里的小破房子几百块钱找到一个买主就非常庆幸。而在家里买房子的都是老实巴交没有门路的。
过了些年随着社会发展,在外面的都洋洋得意,有的是当年单位分的房子,有的是自己奋斗购买的商品房。当在外的这些人暗自得意的时候,忽然小口子全部被国家征用。在家里住每家每户都分了好几套房子。一夜之间,甚至比在外打拼的人还要惬意许多。
老毕叹息一声:“哎!上天是公平的,不管你如何蹦跶,上天是公平的!”
(3)知识与命运
李老汉年轻时是村里的会计兼保管员,他高小(如今的小学吧)毕业,大集体那会他算是全村的文化人,吃平均公分,三四个孩子也算过的不错,无忧无虑。改开后,他跟着包工头们干活,给人家搞搞采购记记账,由于他的认真与厚道,都争相聘请他。几年功夫给三个孩子盖了房子娶了媳妇。
如今他在节日寿辰的时候三个孩子常到他面前聚聚,也都孝顺,就是都谈论起家庭的日子,都一肚子抱怨。
三个孩子的孩子都起码是大专学历,有的还是本科生。可是都却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孩子们不是搞滴滴出租,就是送外卖,有两个还在私企加班加点的干活。回家都是一脸疲惫与愁容……
李老汉说:“这个社会真的是不缺文化人了吗?”
陈瑞明,网名:东山之月
热爱诗歌散文书画音乐,作品千余,有刊载媒体传播。书画作品几百,有奖项。
退役军人,中共党员,六汪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区作协会员,网络作协会员,中国十佳社之一子衿诗社成员。区楹联协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