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学历
牛东(青岛)

看《中国通史》,才知连文盲皇帝朱元璋都懂:“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可见儒家学问还是以修身为本,功名利禄并非目的。通晓知识,只为穷通天道人文之理,在学,更在悟,需孜孜以求。这就是儒家教化要义,先学做人,孝忠信义之后,再学做事吧。

闲来也摆弄几句歪诗,诗以唐朝为盛,于是乎也不知天高地厚的品评唐朝几大诗人了。诗仙李白放荡不羁,其祖可追溯至汉将李广和西凉王李暠,李暠文章熠然,其后因罪不得科举,满腹经纶不得志,遂放浪形骸,诗名天下,常为神仙飞来之笔。杜甫先祖了得,其祖父杜审言为初唐四文友,五律鼻祖。杜甫洛邑名门,六岁成诗,十五名满洛阳,因李林甫“野无遗贤”排挤,终生科举无功。工以诗文,史陈民苦,遂为诗圣。白居易也是河南世家子弟,七岁成诗,35岁之前把三科进士收入囊中,绝对学霸中的学霸,学历之高,难以企及。后推新乐府运动。三人均为唐朝伟大诗人,皆有脍炙人口著名长诗传世。诗佛王维以状元及第,祖为山西太原王氏名门大族。工于绝律,长诗非其所长。元稹,杜牧,李贺,李商隐等等诗人,皆为名门望族之后。

概而观之,先天本优,后天勤勉,遂有所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慧根以悟,机缘巧合,终成正果。学历并非必须,李白自学成才,杜甫秀才为止,白居易进士出身,王维虽贵为状元,诗歌远不及李杜白。内容广远深刻,神采飞扬的长诗,不是平平仄仄和对仗工整雕虫小技所能达到的,其中少不得历史与哲学深刻的内涵,这就是陈子昂言之有物,和以音律的观点。混混出身的刘邦和叫花子出身的朱元璋皆是千古明君,皆德行宽厚,情商无敌,悟性了得,定力如山。虽学历是如此不堪,功成名遂,不足为异。

当今社会,学历由社会精英教育转化成高等素质教育,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已到了绑块骨头,狗都能上大学的地步。虽然家长不辞辛劳,倾家荡产真心投入,学历贬值速度比物价快的多,工作岗位随经济下行剧减。更兼硕士成群,博士成堆,虽十年寒窗,苦尽也不见得甘来,倒不如拼爹来得实在。
由是观之来,道德,情商,智商,定力最终成为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道德走不远,没有情商无人脉,没有智商被算计,没有定力难长远。摆在家长面前是一大堆难题,需要理智;留给孩子是一个多选题,素质片面,难成大器。素质全了还须有足够的机缘。

什么是对一般人的正常合理要求呢?朱元璋提出“圣祖六训: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或许已经告诉我们答案,对我们教育孩子有所补益,还是静下心来,顺其自然为妙。教育上的好高骛远,只能是累了自己,伤了孩子。
片面之言,嬉戏之语,这也算我看《中国通史》的一点所谓心得吧?愚者之见,贻笑大方。不觉脸红心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