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走进承德县第一中学,绿树红花与教学楼宇交相辉映,处处彰显文化气息和书香味道,校门处,“续传奇、争一流、创名校”9个大字格外醒目。操场上,你追我赶、快乐竞技的孩子们阳光自信,教室内,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孩子们求知欲强。12年来,在校长王占民的带领下,承德县第一中学一改昨日落后局面,一跃而成为如今承德地区家喻户晓,声名远播,莘莘学子向往的名校。

育人育才——营造风清气正校园生态
时间回溯到2011年,当时的承德县第一中学风涣散、管理混乱,优质生源流失,教学质量下滑,各种问题让学校声誉不佳。

时任承德县教育局党组书记的王占民带着“振兴一中”的梦想,回到了当时教学水平和纪律“双差”的承德县一中,任学校党总支书记。
“1984年,刚毕业就在承德县一中任教,主教初中数学,后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务主任,看到自己曾经教过书的学校如今是这样,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孩子宁可去别处,也不愿在家门口读书,”王占民感慨万千。
当年,在全体教师会上,王占民立下了“三年内不彻底改变学校面貌,自己主动卷铺盖走人”的誓言。

上任伊始,王占民就一直思考制约学校发展的症结。他提出了“卧薪尝胆、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一中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三年奋斗目标,“一年起步,两年突破,三年腾飞”。
面对誓言,有惊奇、赞叹,也有怀疑、嘲笑。可王占民却无所畏惧,他开始从教学、纪律等多个方面对学校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提出了“严细管理”的口号,亲自带领学校主要领导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之中,通过听课、教研、座谈等环节,狠抓教学和纪律。
《师德建设“十禁止”》《承德县第一中学教职工行为规范》《教职工请假制度》等相继出台,学校成立4个督查小组每天对教职工教学、行为、遵规守纪等情况进行督查。同时,从规范课堂、课间、跑操秩序等入手,以严管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县一中是连接城乡教育的纽带,寄托着许多家庭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期望。”王占民经常跟老师们说,作为人民教师,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既然站在老师这个位置上,就没有放松自己的资格,哪怕一刻都不行。”
全体“一中人”以“让制度成为习惯,让习惯润泽制度”为座右铭,以“严”字当头,强化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教师队伍、学生队伍管理,把“严管、严查、严处”的“双德育”融入脑髓、化作习惯,铁腕落实。
几个月后,在王占民的“铁腕治理”下,整个县一中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发现了吗,现在一中管得可好了。”“一中学生可比以前强多了。”那段时间,经常会在街头尾听到人们关于县一中的讨论之声。学校的转变体现在每一位学生身上,家长们看在眼里,口中满是对这位新校长的赞誉之词。
在王占民及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2012年,该校完成起步目标,二本上线超百;2013年二本上线465人,其中文化类274人;2014年高考实现腾飞目标,纯文化类二本上线突破500名大关,刷新了一中高考记录。
“一年起步、二年突破、三年腾飞”的目标得以实现……全校师生受到莫大鼓舞, 2015年又相继制定了“再突破、再辉煌、再超越”,“再塑辉煌、再攀新高、再写传奇”“续传奇、争一流、创名校”的目标。
面对眼前的成绩和改变,王占民没有做任何停留,带领大家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务实担当——让学生成长实现“高增值”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王占民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构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过细致研判,提出了“一案八环节”的教育方式,一案即教学案,八环节则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八个重要环节。
在随后的教学实践中,“一案八环节”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教育之中,并取得良好效果。此后,王占民又以“一案八环节”为基础,经过实践和分析,不断总结新内容,先后提出“双教研” (研教、研学)、“三教研”(在研教、研学基础上增加日教研)、“推门课”、“示范课”等多个教学理念,全校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该校以“立德树人”为先导,开展“双德育”教育,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激情励志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始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教育中,融入各科的课堂教学中,以篮球特色为契机,丰富学校特色教育,梦想合唱团、金帆管乐团、电声乐队、山庄书苑书法社、梦之翼舞蹈社、志愿者服务社、文学社、心晴社、国旗社”等社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从操场上震天动地的跑操口号到教室里洪亮整齐的课前宣誓,从集会时豪情万丈的铮铮誓言到进考场前发自肺腑的自信呐喊,师生们把激情教育贯穿到了每一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同时,学校还通过结对拜师等方式,从教育、教学、师德等方面为青年教师制定培训计划,使年轻人快速成长,在干部选拔和职级晋升上,不论资排辈,一切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充分激发教师精进业务能力的热情。

在王占民的带领下,一支充满干事创业热情的团队,让学校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换来的是成绩的逐年攀升。
从2011年全校二本上线86人到2021年本科上线率100%;一本上线从全校二三十人到2023年达89.11%;2015年结束了承德县34年没有考上清华的历史,到2023年有11人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2016年、2019年、2023年分别夺取全市理科状元,2017年、2018年、2021、2022年、2023年夺取全市文科状元。自2014年起,连续10年全市高考综合成绩排名第一。
无论是面对困难、困境,还是成绩、辉煌,王占民都始终站在那里,目视前方。他站在那里,师生就有方向;他站在那里,师生就有力量。这就是核心,是将众人之力聚合起来形成合力的团队之魂。
2018年和 2019年,承德县一中再夺全市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全校整体高考成绩直线攀升,到2021年,本科上线率已达100%。自2014年起,承德县一中创下了连续 8年全市高考综合成绩排名第一的傲人成绩,一中人在王占民的带领下,用勤奋和汗水创造了“低进优出、高进杰出”的奇迹。

模范引领——共绘城乡教育联合发展新篇章
“只有把所从事的事业看成生命与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干得出新出彩,”王占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学校的引航人”“有魄力的带头人”“理念超前的领跑者”……这是大家评价王占民时说得最多的几句话。
“做教育,永远要把责任感和使命感放在第一位,围绕这两点去拼搏和努力,就肯定能做出成绩,有了成绩自然就能换来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同样的,这种信任也是做出好成绩的重要基础。”王占民说。
不管是那个人们眼中曾经的教学差、纪律差的“双差”学校,还是如今在全市教学水平和高考成绩均名列前茅的承德县一中,在王占民看来,他心中创全市乃至全省名校,让更多老百姓的孩子都能考上优质大学,从而改变更多普通家庭命运的初心始终不曾改变。
而每一次毕业典礼上,孩子们拥簇在校长身边,脸上洋溢着的写满幸福与轻松的笑容,则是王占民对孩子们充满深情的最好诠释。
王占民是“承德县第一中学教育品牌”的设计者、打造者、推广者,是他完成了“承德县第一中学教育品牌”的打造,培树了“一中精神”,创新了“一中模式”,形成了“一中品牌”,实现了承德县第一中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亮点;“五育并举”理念让学生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拼搏、务实奉献合作、创新”的精神成为了学生们宝贵的财富……经过多年努力,承德县第—中学从默默无闻一跃而成为如今承德地区声名远播、莘莘学子向往的名校。

为总结推广承德县第一中学改革经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促弱校变强校、强校变名校。今年1月,承德县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组建由承德县第一中学为龙头的教育联合体,王占民被任命为教育联合体党委书记。
“成员学校以县一中办学模式为基本参照,实行常规管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研活动统一、质量评价统一、考试考核统一。通过‘移植+嫁接’等方式,培育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质。”王占民说。
凝心聚力,众行致远。教育联合体将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文化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系统谋划,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部署教育联合体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教育联合体党的建设工作,整体提升教师业务素养,扎实推进县一中教学25项制度和德育工作21条做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师徒结对、跨校教研、教师交流等多种方式盘活教师资源,使教育联合体成为名校长名师孵化基地、骨干培育基地、新教师成长基地。

王占民表示,作为教育联合体龙头学校,我们也会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完善自我,确保发挥承德县第一中学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打造县域教育品牌,促进县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该县将以“携手合作、发展共赢”为共同目标,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利用2——3年时间,通过承德县第一中学的辐射带动,实现各成员校办学品质整体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办学实践成果和经验模式。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王占民的带领下,全校师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向着“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教育发展目标阔步前行,在前进的道路上,创造出更加令人瞩目的教育辉煌!(王永平 王立新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