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心动魄的带弹着陆
文/张 也

1971年,我国的小型原子弹生产出来了。10月30日正式空投爆炸试验,试验由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杨焕明担任领导小组空投的总指挥,空军师长宋占元担任机场塔台指挥员,航空某团的飞行团长杨国祥担任投弹飞行员。
杨国祥是一位彝族飞行员,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云南边境经过了无数次的战火考验,担任过连队的指导员,后来又选拔为飞行员。他先后飞过教练机、运输机,后来转为开轰炸机。他驾驶的轰-6飞机是当时我们国家最先进的轰炸机,能开轰-6飞机,说明他的飞行技术相当的高超,这与他的个人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杨国祥入伍时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他学习刻苦,训练认真,办事利落,说话铿锵有力,连他走路都像给大地盖章子一样的一步一个脚印。所以他在空军飞行员队伍中,有非常高的威望。

10月30日下午1:00,杨国祥登上带有核弹的轰-6飞机,一次开车成功,直冲蓝天。
当他开着战机通过试验场的上空后开始进行投弹准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当他打开第5道保险时,原子弹在弹舱内丝文未动,杨国祥一边向指挥部报告情况,一边用应急方法处理,但是仍然没有效果。紧接着杨国祥连续三次在空中盘旋,每一次进入试验区中心上空时,他都使用超应急方法投弹,遗憾的是三次都没有成功,杨国祥注意到飞机剩余的油量已经不允许他第4次进入投弹区了。

在这个关键时候,杨国祥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弃机跳伞,另一种是带弹着陆,在决定着生与死的危险面前,杨国祥不愧为彝族雄鹰,他沉着冷静,不慌不乱,为了国家利益,他把自己的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了,他选择了带弹着陆。
按照地面指挥员的命令,杨国祥迅速将核弹锁死,带着原子弹返航。飞机带着原子弹着陆,这在世界上闻所未闻。这是一颗足以摧毁一座中等城市的核弹,着陆时一旦发生意外,整个试验基地将毁于一旦。

塔台上的指挥员宋占元后来回忆说,当我得知飞机要带弹着陆时,心都快跳出来了,脑子里闪电式的进行着思考:为什么没有投下去?问题出在哪里?落地时会不会发生爆炸?一想到可能爆炸,我再也不敢往下想了。
这时候总指挥杨司令员打来电话,转达了周总理的指示:要相信飞行员的处置能力,一定要保证飞机安全着陆,基地所有人员马上进入地道。

原来,周总理和叶剑英副主席得到消息后也进入了中央指挥所,直接掌握飞机带弹的进展情况。紧接着马兰机场警报声刺破长空,所有人员包括家属、小孩、学生、军人,大家迅速有组织的进入了地下工事。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塔台上只留下宋占元师长一个人。
根据飞行时间计算,飞机已经接近有效联络距离了,宋占元拿起话筒说:“杨国祥,我在塔台上,机场上空天气很好,你要沉着冷静,再检查一下挂钩是否锁死,一定要保证一次降落成功”。“明白!”杨国祥简明扼要又十分坚定沉着的回答。

轰-6飞机临空了,宋占元师长命令飞机直接用四转弯着陆,并且对杨国祥说 :“请检查襟翼!起落架!注意调整速度!收油门!带一点,好——”!
飞机着地安全停稳后,担任塔台指挥员的师长宋占元如释重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当师长宋占元和飞行团长杨国祥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两人激动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飞机带着原子弹成功着陆,这在人类核武器空投试验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作者:张也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地址: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
电话:138918909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