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读姚家明中短篇小说集《冬日暖阳》
■李军(陕西)
——《冬日暖阳》之《黑月亮》
一个普通的名字,
一个普通的老人,
为了一个普通的心愿,
毅然决然,向深山老林出发。
出发前,他想到了去世的老伴,
想到了因事故而死去的儿子,
那个不知所踪的儿媳妇,只是一闪现,
让他忍不住笑的,是那个上高中的孙子。
是的,他要将唯一的孙子抚养成人,
他必须进山,他要去打獐子,
在他眼里,獐子不是獐子,
是孙子的伙食费、学费啊。
过七里峡、翻五里碥,
爬过一道道陡峭的山梁,
不知疲倦的追赶一只獐子,
一天、两天、还是三天?
山越来越陡,
气力越来越小,
一想到孙子,
他就浑身又有了力气,
獐子就在眼前,
就在悬崖边上,
他一米、一米的往前爬。
他伸手的一刹那,
明亮的月亮却黑了.......
初稿:2024.1.20
修改:2024.5.14
——《冬日暖阳》之《板凳哥传》
板凳,是个不起眼的物件,
房檐下、灶门前,随处可见,
闲坐的时候随手拉过,
忙的时候,一脚就踢到犄角旮旯。
板凳哥就像板凳一样,
始终把自己埋在低处,
和草站在一起,
努力的活着。
为了娶回媳妇,
以苦中苦的毅力,
傻中傻的胸襟,
盖房、学木匠、学医,
他沉默的眼神里,
垒着厚土般的深情。
真的是各有各的宿命?
意外总是不期而至,
生命之重与生命之轻,
在时光的暗影里起承转合。
板凳哥终像板凳一样,
在苍茫里失去声音......
初稿:2024.1.22
修改:2024.5.16
——《冬日暖阳》之《房子》
“一千个女人有一千零一个镯子”。
金的、银的、玉的,各式各样,
手腕上扬,熠熠生辉。
你从乡村走进城市,
你觉得自己有学历、有能力,
充满干劲、满怀憧憬。
但你不知道,镯子是饰品,
也是锁链,
无形中就锁定一个女人的一生。
“天上不会掉馅饼”,
你的青春艳丽和你的容颜,
让你顾影自怜。
不仅是一套房子的诱惑哟,
进一步,就是光鲜的“金丝雀”,
退一步,则是自由的“狗尾花”,
如何选择,
你彷徨、犹豫、挣扎。
而此时,天亮了......
初稿:2024.3.8
修改:2024.5.4
——《冬日暖阳》之《棉花地》
说起棉花,眼前就有洁白显现,
就会想起棉袄、棉裤,想起温暖,
甚至想起额头的明亮,笑脸的温柔。
这是一个让人心痛的故事,
只是一封无从考证的信,
却不愿沟通、不想沟通,
在“子虚乌有”的事件里越陷越深。
是爱?还是爱太深?
但自以为是的偏执,
理直气壮的冷战,
意外,如期而至,
悲剧由此发生。
棉花依旧在地里白着,
炎炎烈日下,却有雪飘来......
初稿:2024.3.10
修改:2024.5.6
——《冬日暖阳》之《春燕》
无法拒绝荒唐的拥抱。
身后是重病的母亲,
还有幼小的弟妹,
柔弱的肩膀无法担起沉重,
幸好,还有这靓丽的容颜。
那侵略的双臂很有力量,
随意间,困难迎刃而解,
物质的享受无法拒绝,
那就将泪咽下,将痛深埋,
在半推半就中沉沦。
独自一人时,
叩问,拯救了谁?
耳畔有儿歌飘过:
小燕子,穿花衣......
初稿:2024.3.12
修改:2024.5.8
——《冬日暖阳》之《弃婴》
你是不幸的,
出生就不明不白,
又被有心的无情遗弃。
你又是幸运的,
捡拾你的人家善良,
臂弯温暖,小屋温馨。
只是,生活总是光怪陆离,
幼小的你不能选择、无法选择,
被遗弃又被找回,
幸还是不幸?无人回答。
唯愿此生你能平安,
一如你的名字——安安,
安心的安,平安的安。
初稿:2024.3.12
修改:2024.5.10
——《冬日暖阳》之《血色凤凰》
以为拿着剑,就是剑客了。
以为比过武,就是高手了。
熟料,被一剑击碎剑心。
于是,走向痴狂,
管他妻离子散,
还是家破人亡,
除了练剑还是练剑。
绝情或者决绝,
眼里只有剑。
只是,真正的剑客,
心里有爱、有苍生啊。
剑心已毁,
终其一生,你也练不成高手,
你只能在不醒的梦里,
一步一步走向苍茫......
初稿:2024.4.10
修改:2024.5.12
——《冬日暖阳》之《美人迟暮》
说起美人,
就想起沉鱼落雁,
想起闭月羞花,
那是传说中的。
你应该也算美人,
年轻的花朵,
雅致的花香,
让许多青春躁动的男人为你痴迷。
只是,你忘了,
青春易老,红颜易逝,
在挑挑拣拣中,
绝尘而去的青春和风情无法重来。
蓦然回首,你发现:
半生的红尘都是谎言,
于是,将痛苦躲在阴影里,
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初稿:2024.4.20
修改:2024.5.16
——《冬日暖阳》之《冬日暖阳》
这是一群可怜人,
聋哑瘸傻,鳏寡孤独,
幸亏有了养老院 ,
不再漂泊,不用流浪。
优越的生活和环境,
让他们逐渐迷失,
再亮的阳光也阻挡不住心里的阴暗。
沾沾自喜、斤斤计较,
用所谓的聪明,
守着所谓的领地。
身体的残缺不可怕,
可怕的是变态的心安理得,
在善与恶交替中,
爱在救赎,恶在偷袭。
虽然“人之初,性本善”,
可是,所有的丑恶来自人间。
初稿:2024.4.15
修改:2024.5.10
——《冬日暖阳》之《曲终人不见》
水珠滑过沧桑岁月,
在布满青苔的石阶,
演绎着久远的故事。
多想,着一袭青花的长裙,
撑一把碎花的伞,
演绎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只是,绕过喧嚣,绕不过尘世,
虽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亲情也挣不脱权利构建的网。
向前,万丈深渊,
向后,无处可退,
于是,唱一曲“葬花吟”,
“质本洁来还洁去”......
初稿:2024.4.16
修改:2024.5.10
——《冬日暖阳》之《雪落无声》
“瑞雪兆丰年”。
只是,这场雪下的时间太长,
从腊月下到大年三十。
团圆的日子,
左邻右舍正在推杯换盏;
而大儿的诉苦,小儿的抱怨,
让你的卑微恣意蔓延。
透过飞雪,
你看到了老家,
看到了,
三间土房、几畦菜地,
甚至看到了炭火的温暖。
只是,无论你怎样的思绪千转,
曾经的含辛茹苦,
变成了无奈无助的今天。
有些伤口并不流血,
比如玻璃割开成了遮风挡雨的窗户,
比如蔬菜被切凉拌或清炒成了佳肴,
切口处的无色或有色的汁液,
无声地喊着疼。
初稿:2024.4.22
修改:2024.5.12
——《冬日暖阳》之《一串鱼》
以为爬上山顶,
便可以俯视,可以远望,
眼前,是一山连一山。
山脚时离天很近,
山顶离天更远,
伸手,握一缕清风,
任性也是孤单。
我不在山顶,
你也不在山脚,
可还是翻了友谊的小船。
真的是“一切罪恶源自于比较”?
既然回不到从前,
只有挥挥手,告别过往。
初稿:2024.4.25
修改:2024.5.14
——《冬日暖阳》之《最后的真相》
欲雪未雪,云压城。
这是现代,不用守城池,
可以歌可以舞,可以
随心所欲。
盛世太平必须的,
粉饰太平是操守。
你我升斗小民,
只要还能看日落日出,
就是一种幸福。
无论佛再说几世轮回,
要有良知,不能苟且,
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
那就喊一声:去你大爷的。
初稿:2024.4.26
修改:2024.5.16
——《冬日暖阳》之《黄昏语》
想想,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相互依靠,相伴到老,
减轻儿女负担,了却自身心愿。
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一所房子,一座篱笆小院,
恰好装下你我剩下的光阴。
熟料,一笔拆迁巨款,
打碎了这美好,
儿女们蜂拥而至,
“十八般武艺”纷纷亮相。
一说为了我好,
再说还是为了我好。
活了大半辈子,
我真分不清好坏了?
只要你愿意,
任他们闹去,
只想和你撑一把伞,
走进风雨。
初稿:2024.5.12
修改:2024.5.18
——《冬日暖阳》之《虎猫》
所有生灵,都有灵性,
包括山石和草木,
也包括一只猫。
一只在外偷吃、惹事的猫,
一只会看家护院的猫,
一只在母亲面前温顺的猫。
一只无论送多远都能回来的猫,
一只知道谁对它好谁对它不好的猫,
一只在母亲去世时将自己饿死的猫。
所有生灵,都有灵性,
包括山石和草木,
更包括一只猫。
初稿:2024.5.16
修改:2024.5.20
——《冬日暖阳》之《写给父亲的文字》
印象中的父亲是一名语文老师,
在看过我写的文章之后,
坚定认为我能成为作家,
即便弥留之际,也充满了期望。
写了这么多年,
却没有写他的文字,
我在历史的尘埃里仔细搜寻:
一说他是深入敌后的地下党,
忍辱负重为解放。
一说他只是一个流浪汉,
勉勉强强成为教书匠。
可一张身着军装的照片,英姿飒爽,
一张合照,男的英俊,女的婉约,
那久远的故事是怎样的荡气回肠,
可我,还是在找寻中迷失了方向。
从乡村到城市,
从北方到南方,
栏杆抚遍,只剩残章,
父亲,我已努力地将人生百味品尝。
初稿:2024.5.18
修改:2024.5.20
——《冬日暖阳》之《金川河的枪声》
那是暗无天日的年代,
是土匪猖獗的年代,
是劳苦大众被压迫、被剥削的年代。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一个冬天,
放牛娃无意之间写下的一个名字,
引发了两拨土匪的火拼,
枪声,在那个冬天的夜里格外震撼。
多行不义必自毙,
土匪死的死,散的散,
还给劳苦大众晴朗的天。
一支部队走过,
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那是劳苦大众的救星哟,
红二十五军的军旗格外耀眼。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听,枪声隆隆,
看,曙光在前。
初稿:2024.5.25
修改:2024.5.30
不得不说,这是我写诗以来,写得最艰难、用时最长的一组诗。
起初,萌发写这组诗的念头是在写完随笔《冬日暖阳》读后感之后。
一直觉得,家明老师的这部小说集,值得一读再读。作为写诗的我,应该再写一组诗,试图从另一个层面,来解读家明老师的小说。
一直认为,家明老师的名字,应该这样理解:家是家国情怀的家,明是明晰事理的明。他的小说,不是说教式,是冷静和真实的叙事,就是讲故事。读他的小说,你既能从冷静的叙述中感受到家国情怀,又能在故事之外感悟许多道理。一如我自己读后感中写道:生活的艰辛,生命的沉重,人性的善恶,在字里行间表露无疑。感动也叹息,一瞬间心灵被震颤,终会有所感悟。
这组诗,最先完成的是写《黑月亮》和《板凳哥传》那两首,写的最艰难的是《虎猫》和《写给父亲的文字》。其他的断断续续的写了删,删了再写。删删减减,凑凑合合,最终完成的是这样的文字,17篇小说,写了16篇,还是有一篇《金川河的枪声》没能写出来。
以上16首诗,分别宇5月20日和5月21日,在商南作协公众号《甪峰文学》 上刊发。得到了县内文友和亲朋好友的好评,王鹏老师再读完之后,专门撰文对这组诗进行了点评。尤其是家明老师特意私信我,给予了肯定和感谢。
对于没能写出来的那一篇,心里一直觉得是个遗憾。上个星期六晚上在滨河路锻炼的时候,遇见了家明老师。他说:你那一组诗写的真好,万分感谢!我说:17篇,只写了16篇。还有一篇《金川河的枪声》没写,不知道该怎样写?家明老师听后,想了想,很认真地说:从放牛娃那个角度试试,那篇小说就是从放牛娃的视角来写的。
原本想着和家明老师再一起走走,却接了一个电话,有点事,便急匆匆的回家了。
晚上,一直睡不着。仔细回忆那篇小说,在手机上打出了些许文字。
这一放,又放了好几天。今天下乡回来,对先前的文字,读了再读,删减了一些句子,调整了个别句子的位置,形成了这首小诗。
最开始的时候,给这首小诗的题目是“天下白”,觉得不好,又改为“红旗艳”,还是觉得不贴切,因为借用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诗,便觉得“西风烈”更好,最终确定的是“西风烈”。
在断断续续的写作过程中,不得不承认自己学识的浅薄,见识的短小,甚至思维的愚笨。
不管怎么说,总算完成了这组诗,有点小兴奋的同时,真的是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痛。
突然想起自己原来的一首小诗,那就作为对这次写作过程的小结吧。
自画像
我是一个已经50多岁的男人,
确切的说是一个俗气的男人,
木讷,胆小,愚笨,
甚至还有点儿自私。
从正月到现在的五月,
除过单位上班就宅在家里:
练一练厨艺,刷一刷消息;
间或,洗一洗衣裳,
再看看别人的文字。
看到丑恶会愤愤不平,
遇到坏事会忧郁惆怅;
看到善良会莫名感动,
遇到好事便兴奋张狂。
看到英勇,
便敬佩生命中围剿黑暗的光芒。
遇到坎坷,
也会咬紧牙关假装坚强。
“40不惑,50知天命”
“天命”还不知,
却是愈来愈迷茫。
心中依然有情义,
只是偶尔很悲伤。
其实,想法很简单:
希望家人幸福安康,
希望生活蒸蒸日上,
愿人生这杯茶水,
一辈子清澈透亮…….

雪,还不够大吗?|李军:你再不来,雪就要化了
心到的地方,就是远方|李军:拥抱春天
春,是从暗香开始的|李军:春日小令
世界如此可爱,是因为有爱|李军:二十四节气感怀
李军:从来佳茗似佳人 (组诗)

李军,1971年生,陕西商南人。陕西交通作协会员、商洛作家协会、诗歌学会会员,商南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爱好文学,之所以敢继续写,是因为始终对生命有一种敬畏和感恩。

■王鹏(陕西)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对社会和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启发思考反映现实,情感共鸣,传递价值观,提供榜样,娱乐消遣,记录历史,审美享受,社会批判,文化传承,心灵慰藉,塑造个性。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至今在世界文学殿堂上仍然散射出熠熠生辉的光彩。中国当代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爱好者孜孜不倦追求的奋斗目标。九十年代“陕军东征”在中国文坛上炸响起一声春雷,震撼整个中国文坛。贾平凹是陕军东征的开路先锋,剑之所指,所向披靡。贾平凹也是商洛文坛主将,他关注下的商洛文苑欣欣向荣春意盎然。作为商南县文学界领军旗手当然非姚家明老师莫属。姚家明老师长篇小说《倾诉》《守望》《生龙寨》《救赎》等四部,中短篇小说集《永远的玫瑰》《陈凤的腊月》《古渡》《冬日暖阳》四部,在商南文学圈至今无人能超,无人可比。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中国当代女诗人舒婷《致橡树》红遍大江南北,青年诗人汪国真诗集一时洛阳纸贵,大中专院校学生竟相阅读,风靡数年。李军老师是商南现代诗派写作的悍将。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兼具婉约细腻和豪放悲壮。
同是文学题裁的小说和现代诗在表现形式上完全不同,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然而艺术的元素和媒介是相通的。他们都肩负着褒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启迪智慧,开悟人性,将社会推向更文明更高级的使命。
李军老师诗歌的语言,表现形式,以及诗歌独特的意象表达,完美的诠释解读姚家明小说,可以说是商南文学界一场“伟大”的变革与尝试,堪称文坛佳话。由此想到人民美术家徐悲鸿从法国学习西洋绘画技法回国后改良中国画的创新,简而言之就是用西洋画的结构透视明暗用于中国画的平涂设色。他的教学改革既保留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大胆借鉴西洋技法而洋为中用,合二为一,从而使中国画焕发勃勃生机,傲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大放异彩。
文学中的小说如同油画一样厚重斑驳,从设计构图,到冷暖调色,到明暗关系,到透视布局,,一整套环节下来,油画才有初步轮廓。而解读小说更让人要有超凡记忆力清晰的逻辑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李军老师将小说集通读之后深刻剖析归纳为意象如流水行云般的诗歌,让读者眼界大开,视野陡然开阔,豁亮清亮。诗抒情歌言志,如歌的行板,清脆明朗如琵琶叮咚作响,悦耳动听。小说十诗歌,异曲同工之妙,珠联璧合之巧,让人别开生面,心生暗喜。
李军老师解读姚家明老师小说的组诗颇费一番功夫的。题目中用到“生存困境”“灵魂困惑”,二次用到“困”字,表明作者在探讨人生意义的重大命题不遗余力察细微斟谬误,是非,忠奸,明暗,文武,家国,臣民,生死,古今,兴衰......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是人们一边生活一边总结归纳,没有人生而知之,只有后天学而知之,甚至终其一生仍有所不知。
李老师在解读17篇小说之后对应17首现代诗,给诗歌重新命名,以古诗词词汇做首,使人觉得古色古香中透着雅致,又和小说题目相得益彰,遥相呼应,眉目传情。《燕衔泥》——《春燕》;《美人殇》——《美人迟暮》;《夕阳醉》——《黄昏语》;《寒彻骨》——《雪落无声》......看到这些题目,对应小说的章节,足见作者用心良苦而又别具匠心,风格独树。历来作家爱用别名笔名进行写作,名胜古迹庭院有用别院,可否认为李军老师的诗之题目为小说题目的别名别称?
既然为诗,必有诗眼,如同画龙点睛之笔。悉数李军老师之诗眼,字字含情,句句真味。
——“你彷徨,犹豫,挣扎,而此时天亮了”。时不我待,机遇和时间稍纵即逝,得失在倏忽之间。
——“炎炎烈日下,却有雪飘来”。现实的无奈,内心的无助。
——“半生的红尘都是谎言,于是将痛苦埋在阴影里,青灯古佛,了却残生”。人生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爱在救赎,恶在偷袭”。天有昼夜,地有旱涝,人分男女,性有善恶,道既如此,慎之又慎。
——“绕过喧嚣绕不过尘世,质本洁来还洁去”。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既然回不到从前只有挥手告别过往”。平平淡淡才是真,人间有味是清欢。
——“只想和你撑一把伞,走进风雨”。风雨同舟,白首不离。
浓缩的都是精华。将沉甸甸的小说抽丝剥茧,言简意赅的概括成至理名言,那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意境之美,让人欲罢不能。
古人填词以为歌舞,如果将姚老师的小说和李军老师的诗以诵读或现代科技电子传媒手段进行创造性演绎,可否成为我商南文坛一大创新?
王鹏,一级教师。商南县民间艺术家协会、诗词协会会员、陕西省中和书画院院士。喜好书画,自学自悟,酷爱国学,独钟古文。视"尽力而为终有为"座右铭,深信不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