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雨 水墨装置 《秘境》系列
消失
吕布布
当世界仅剩你一人时,门外敲门的是谁?
——爱因斯坦
第一幕 城堡
人物
英。
女,年届六十,正大仙容,面庞爬满皱纹和灰尘。
地点
郊野。
一栋七米高的城堡,由不规则的砖块、水泥垒起,墙体上留有大小不一的窗口。
室内,清水房,当中一条绳子将空间一分为二。绳子上挂满色彩绚丽的衣裳。
剧情
房间的光亮处,英坐在桌子旁边缝补裙子,一针一线,缝了一会儿,抽烟。
类似浪涛声的音乐响起,又突然断掉。接着一片黑暗,烟头明灭不定。
英起身——重新点燃一支烟,以平静的姿态吸完,靠在床边休息。
隐约,城市的噪音。
类似浪涛声的音乐再次响起,灯亮。
英梳头,然后一件一件取下绳上的衣裳。
看来看去,挑出一件红色外套,用剪刀剪掉袖子,又扔在一边。
英来回踱步,神情却平静。走到门口,整理一些木头、砖块,将它们搬到房间最低的一个小窗台上,堵死最后一线光亮。
英踮起脚尖,眯着眼睛看,缝隙是否严实。
一堆衣服上的光撤走。
英穿上红色外套,戴上一顶白色的礼帽,将剪下的袖子塞进后面的帽沿。
她始终站在窗前的阴影里,清点木头和砖块的数量,拿起纸笔,记下。
投影开始播放二维建筑动画。
她从窗台一块块搬下木头和砖块,在地上挪动、调换位置。
画外女声(方言):
陌生人,请不要用“亲爱的”和我套近乎。
这里是苍白,失去时间的女性城堡
很多人吞咽着赞美或批判的欲望
被描绘出来的时间容易欺骗
在不具细节的空间,你可以看到
我们之间很难渗入的程度,已使
两种截然的态度呈现——
希望建立沟通与拒绝讨论。
你看着,我忙碌的手臂
像不像一匹脱缰之马?
不能否认,我,比说话的我好。
在每一个无烟的早晨
太阳和月亮理智出现的天空
瘦削执拗的光,进入了城堡最基本的部分
为什么没有一棵草、一片叶子能扶起这些光?
没有地下室,没有可供回忆的阴司带来转世的消息?
种种锁箱,种种破绽,没有人走过来留意。
这里万物纹丝不动的
石头、瓦砾、土堆,天天如此
野花清风仿佛是个笑话
唯有烟,烟,是这里微微飘动的事物
让我时常联想到,父亲零散的纸烟
不会更少,只会越来越多
曾经比这里细长的乡下
即使我活了多半个世纪,一切
都会像它那样,会淡去,会消失
一切都会重复。就像过去一样
傍晚,发光的大雨中,父亲上路了
为更好地感受大地的纬度,我举起了灯
人间也是,天堂也是
人是如何等待时间和年华达至高峰
最后躲进人行沟中,与龙与精的原始之歌平行
在无限中触摸,无限却在这里
当我站起来环顾四周
一种健康明智的氛围,人声全退
我向河边看了看树林,一只兔子
让我差点跳起来,但是兔子很平静
它向我跑过来。
它是一只兔子吗?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兔子跑下山坡,跳过河水
跑了,再也见不到了。
英将木头、石头摆出满意的形状,脱下外套,摘下帽子,将一截红色袖子挂在木头上,凝视。
解下袖子,将木头劈成两半,敲砖头,声音越来越大……
第二幕 病毒实验室
人物
礼。
年轻女孩,躺在一张小床上,床边一筐土豆。
病毒学教授。
中年男人,准备注射针剂。
地点
实验室。
礼:今天还有几针?
教授:三针。
礼:会像昨天一样晕吗?还是疼?
教授:不会,请不用担心。就像你平时坐在沙发上,沙发突然下沉一样。
礼:下沉?失重的感觉吗?我其实非常恐高。
教授:没事啦!你现在正在努力成为一名更好的宇航员。
礼:……可,我是个笨蛋,我连游泳都学不会。
教授:闭上眼睛,闭上眼睛吧,多么难得的时间你说。想想你要去哪里。
礼:等一下教授!……
教授:放心孩子,一切你都能承受,我只是把你释放,也替自己赢得一次名声。
礼:……好吧,我忍耐些,我要去那个地方。(慢慢闭上眼睛)
画外女声:
哦,一切才刚刚开始
教授,我看到了落石的天空
一堵墙,它破碎的边缘苔草喘息
一次又一次地,赤土和沙砾令时间困难
无限的古往今来的悲歌在我身上颤动
恐惧的心跳呼应着过往的浮云
村庄被烧毁后也正是凄惨工业的景象
我犹如一个抱着沉闷答案的人
将今生主题交给那些冷峻的针管
等待机会告别我过去的领土,过去的人……
而空中几乎没有什么飞过
林中的帐篷着了火
明月正随硝烟
分开我脑中尚存的印象
我也愿意让此刻的魔力萦绕着我
这是你们的敬畏
因为无力,我节省着语言
我被画出来,在铺着毛毯的椅子上躺下
听外面粗俗之人发出呼唤声、丁当声
以及离开时的抱怨声
湖里浓密的鱼沿着冰的手腕在蹿动
我软弱无力,好像真的累了
感觉自己在一架飞机上将要死亡
系好安全带,一只螺旋浆从窗外飞过
划掉了我的这只
飞机还在慢慢坠落,撞上一座山
我被压碎了,像拳头里的柿子
我从来没有说过我要死
只是在飞翔,像一个中间座位上的陌生人
被颠簸着,在黑暗中棉花一样的身体分裂
云萦绕着宇宙,声音总是很微妙
有时是可怕的,有时是火热的,有时是野蛮的
骨头在每一个裂缝中,怪诞的灰色未来的光辉
是我喂养。我棉花一样的身体,在痛吗
我亲爱的天使,我什么都愿意留下来,我不想死
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光线转暗,投影随机播放纪录片)
(礼睡去,教授盯着投影,三分钟后,教授再次注射)
(礼醒来)
礼:(起身跳舞)嗨,你好,我叫礼,我爱你们!嗨,你好,我叫礼,我爱你们!嗨,你好,我叫礼,我爱你们!……(重复数次)
(然后,停下来,拿起刀子开始削土豆,削完皮后,继续削,直到手中的土豆只剩下小拇指一般大。直到,一筐土豆全部削完,只剩下一堆土豆丁。礼重新躺下)
教授:
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实验
不仅仅只是在实验室完成?
我和朋友聊起病毒的时候,他这样告诉我
在他看来,病毒本身有市场
因为世界保持了它的传染性
作为人,我们似乎无法确定如何生活在
同一个空间里而腾不出半仙之体
如何减轻浪漫的负担,吞咽倾诉的欲望
而世界,显然已是巨大的病毒实验
像转世之神沿着蓝色悬崖的脸庞
从黑暗到光华
病毒是一支镇定剂,也是一只喂食器
而,人们是一个错误的结构
这个众人不能理解,也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我是这么理解的:
世界就是我的病毒实验室
第一次,我用一剂关于迷醉的病毒使自己闻名
那么,下一次,我将通过一个更丰富的病毒和产业体系
让世界从联网的无限,变为荒诞之城的混同
让第一个礼,释放为无数个礼
很多礼不能如期完成
很多礼成为一个笑话
让最不幸福的那个,放走最幸福的那个
让这个不精神的世界,变得精神
这,是我的目的吗
并非!
它,只是下一个不平凡的起点而已
舞台亮,礼起身,面对观众,无声,时长三分钟。
三分钟后,灯光渐暗,礼消失。
第三幕 邻居
人物
英。
坐在石头上。
土拨鼠。
从观众席跳上舞台,不停地挖洞。
地点
郊野,城堡外面,空荡。
一处土坡及石头,上面露出一丛玫瑰花。
英:(沉默。叹一口气)
土拨鼠:(歪过头,并没有停下动作)反正,我就是这样,每天挖。除了打地洞,我一无所长。
英:(站起身来走动,笑)
土拨鼠:(抬起前爪,扭扭屁股)我是一只来自时间中的土拨鼠,总有一天,我要带你去我的房间,那里有黑色的树洞,有无尽的秘密,供你品尝。
英:(转身,向城堡的方向,沉默。转身,用铁锹铲土,装进袋子)
土拨鼠:天哪,你的城堡已经建得很有规模了,花了不少时间吧?现在你又要折腾什么呢?
英:(铲土的动作越来越麻利,灰尘大起来)
土拨鼠:我喜欢打地洞,但不是为了防御。我猜,你也是吧?我喜欢在地洞里开飞船,你喜欢在城堡里当幽灵,哈哈!我们像不像是在制造陷阱呢?
英:(走到玫瑰旁,抽烟,露出侧脸)
土拨鼠:(继续工作)
画外女声(方言):
世代都有落叶,世代都有土
天上星辰散如尘,英雄徒劳
请问,是哪位诗人写下这样的句子
我念不好,也不太懂
不过,我听此人,一定很勤劳
手是灵活的,但像铁一般坚定
他该和我的土拨鼠一样
既无聊又有趣,既焦躁又耐心
既长得丑又长得漂亮,既不爱说话又很多情
他也许就像我一样
明明很勤劳,却浪费了很多时间
既有爱人,也没有爱人
既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又问是谁生下了露珠
每一天都很骄傲,却不知骄傲从何而来
从不设想未来会做什么
面对平如席子的河那边
漂过来长短不一的浪花
我和他心里一样地想:我没有敌人
没有什么人能构成我的敌人
我的敌人永远只是我自己
当星辰变得暗淡,一些围观的人散去
房屋在暗夜建成,融入路途之远
尽力挺出,它的突兀为风所阻但美好无比
(土拨鼠更加卖力地工作,然后歇息一会儿,擦汗,再继续工作)
(一阵音乐小声响起,渐无)
第四幕 破烂
人物
礼。
病毒学教授。
画家。
地点
实验室。
画家:你疯狂的表白,我听到啦。
礼:哈哈,是的,我说出了,我爱你们。
画家:我一直想把你的笑声画出来。
礼:我总忘记了你对我的好。
画家:为什么?
礼:我只记得那些已经离开了我们很久的人。
画家:什么?
礼:(陷入沉默)
画家:(补充说,语速极慢)那些离开了我们的人,其实,离我们最近。记得你的弟弟,你唯一的弟弟,七岁的时候,你带他出去,因为贪玩而忘记了照顾他,使他落入河中,这成了你心头沉重的包袱。记得我,你随时可以交流的兄弟,现在,我就站在你的身边,却好像离你最远。很多人都是这样,点数的远近构成星空在大地的投影。我是火星在你们地球的一个投影。
礼:(埋下头,半晌)无聊呀,你说的,既没有问题让我回答,也没有令我想急欲回击的观点。人,大多时候都是这样,没有问题,没有想法,像流水一样。
画家:好吧,不说了,但我还是要说一句,开口不要谈困惑。
礼:……说说你吧,你现在,还疯子一样地画画吗?
画家:(手插进口袋,边说边走)画画,那是糊口的小儿科,就像捡破烂的一样。(停止脚步)但千万不要小看捡破烂的!梵高、高更、常玉、赵无极……都是捡得比较好的。但,终都不敌一个真正捡破烂的。
教授:(走下舞台,边说边走)哎,打针去了。人人都想当病人,没有人想当人。
礼:(朝向画家)你是病人吗?
画家:
哦,我早已忘记了这件事
不过,忘记之时便是想起之时
现在我不再年少,是的,你或许看不出
我已经学会微笑,减少我国王的外表
也许,你并不这样认为
但我确有一个流浪英雄的内心
每一年,我都在死去和重生
总共三十多个我
第二个忘记了第一个,第三个忘记了第二个,第四个忘记了第三个,第五个忘记了第四个,第六个忘记了第五个,第七个忘记了第六个……
我的活力总是死灰复燃
回忆却被摧毁殆尽
交际和资历缓慢累积,不知不觉
我也为一些不值得夸赞的人鼓掌
毕竟,那些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值得夸赞
大面积的空洞无光,而恰是他们
令我在面对我的对立面时气场更为强大
大开大合,全然不因台下多了一个
骂我烂人的敌人而束手束脚
我的傻逼观众越多越好
而温度全部掌握在他们那里……
礼:(打断画家)
我觉得,温度在捡破烂的人那里
我知道,友人将不是这样的友人
但是,在面对不断的谣言和攻击时
你依然临阵不慌,做到沉默寡言
你的强大,是多少病人的慰藉和出口啊
画家:你,准备好了吗?
礼:什么?
画家:从夕到多,从林到木……就这样吧,你忙你的,我要走了。(起身,穿过亮处)
礼:什么?
画家:(停下,若有所思)你去郊外找一个叫英的女人吧,那是一个像黎明一样坚强的战士。
礼:什么?
画家:她不工作,不乞讨,她流浪,捡垃圾,她解除了人活着的一切外包装,每日用双手把石头泥巴弄在一起,每日如此,不断重复。她修建的城堡,造形独特,空间阔绰,整体突兀而牢固,似乎将来要承受巨大的沉重和喜悦。第一次看到她不凡的举止就被震撼了!
礼:你什么时候,为何,遇见了她?
画家:为何?我不知。诗说邂逅,如此邂逅何。
礼:也许,她只是充当了你的治疗师,用她特殊的方式。
画家:是的,一位流浪的女治疗师。她治疗我的方法很搞笑,用一张捡来的人民日报,剪出我的样子,贴在我的脸上,还要戴上她捡来的墨镜。她将我打扮成这个样子,然后请我吃猪头肉,喝啤酒。
礼:哈哈,真有意思啊。你应该把她画下来,拿给我看。
画家:我很想为她画一幅的,但,就是画不出来,一点都画不出,太难了。
礼:可能,她的灵魂你无法抓取到纸上。唉,我现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她了。
画家:去城堡吧。在那个地方,没有人真的会处于危险之中。你也会明白,肉身即凡尘,不要为凡尘所累,即使,最终我们都到不了我们认识论的制高点,起码,你还是第一个礼。
礼:什么……
画家:基于这一点,那个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几年前着彩衣的——登山者的尸体——是伟大的。
礼:什么……
舞台亮,英面对观众,无声,时长三分钟。
三分钟后,灯光渐暗,英消失。
第五幕 废墟
人物
英。
地点
郊野,城堡。
剧情
满地废墟,城堡被铲平了。
英穿着一件男式衬衣,从废墟里爬出来,她开始流泪,无声地哭泣,两手扶着膝盖蹲下,
哭了很久。
不同的英登场。(音乐起)
天真的英,
失去父亲的英,
恋爱中的英,
不再年轻的英,
依旧美丽的英,
疲惫的英,
正在修城堡的英,
绝望的英,
痛哭的英,
流浪的英,
已经老了的英。
她们,一个个,从废墟中幽灵般穿过……消失……
那个蹲着哭泣的英也随之消失。
画外女声(方言):
随便事情怎么发展,我都不在意
我不害怕一切,任其自然
为那写着“此地不宜久留”的土地
一个怪异的居所,洒上泪水,随着
那些人的吆喝,我的耳膜变得强大
什么伤害也听不着了,我要走了
既然这里不允许我,总有人主动惹事
让我被迫起身为自己辩解,说些什么
而我什么都做不到,我陷入孤立
一切情绪都化成了泪水
一场零星雨悄悄落下
我穿着掉了纽扣的毛衣,仍然
祈求神,保佑能够看透的余生
还是得努力面对,不能这样被打败
我也非刻意“置身事外”,只是喜欢
一个人的平静,而现在处境的尴尬
被他们围剿、纠正也就算了
我无话可说,命运什么的,我从没低头
不平凡的遭遇,说不清的剧情
被他们猜出一个独一无二、没有同类的我
为什么呢?在数次升途跋涉中
我接受变动,并无意识学习陌生的事物
世俗的快乐总让我一头雾水
我只相信我心里的力量
他们预备好的行装,我不需要
他们爱带什么人去,就带什么人去
我只想这样茫无目,沿着我来时的国道往下走
经过药物种植基地,它们正在开花
吐出香涩的气味,就像要同我一起逃离
逃离……
第六幕 呼出
人物
礼。
警察。
画家
地点
郊野。
礼:英怎么样?
警察:没人晓得,她跳车走的。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儿。
礼:(沉默片刻)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儿?看来,我还是见不到她了。我只能看看她的城堡,这房子,在我眼前倒塌一地的碎片。
警察:你是她什么人?
礼:一个她没来得及治疗的病人。
警察:(大笑)病人?我看她本身就是一个病人,还给你治病?
(礼欲转身离去,警察卸下帽子,拍了拍上面的灰,看了看礼的背影,转身朝相方反向走去)
画家:(突然出现,挡住了礼的去路)我们都来晚了。
礼:也许世界上本没有英这个人。
画家:也许世界上本没有人,只有鸡鸭鱼猫狗。你没有遇到英,但是你已经学到了。
礼:我学到了什么?
画家:消失。
礼:不是消失,是残忍的隐藏。英是城堡的主人,主人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还有一座城堡应该有的所有,包括家族史,包括生活,包括一切美好的想象,英把它们都隐藏了。
画家:所以,英的城堡,和我们的认知,是不对等的。
礼:是的,不对等。
土拨鼠上。不停地挖土,直到它完全钻进了自己挖的洞里。
画家和礼在一旁默默观望。
画外女声:
他们说,你是借用一副流浪汉的肉身
在苦行。
你有贵族的大脑
背离出生地而不相信女人的眼泪
那双因厌弃了自我
而热爱生活的目光
是对现实无耻的形而下的气流冲击
我确信你是一个好的建设者
同时,也是一个揶挪的窥视者
没有与你相遇的早晨
你仍然在那里
是一个生活不稳、接受警察申斥的
低级流浪人员,再过两个小时
就要在瓦渣碎的心中迎战
再过两个小时,梦坍塌了以后
有流不完的初始的眼泪,任意决定
离开这里。
没有与你相遇的早晨
你留下一个重大问题的现场
你也不徒然留下
等待一个不可能的回复
就像微信,始终在传递自身之外的东西
人物相遇,因此陌生
你全不以为意。
在郊野春天灰蒙的天空下
混在一堆默默无闻的石头中
过了两个小时
没有人来喊你回家
在还不太晚的时候
在废墟之上的春天
经过一番告别的洗礼
我开始了新物种的命运
相望之下
一切照进光明的缝隙
像轻轻的流泉。
画家:什么时候,你才能像鸟儿了解天空一样了解我。
礼:也许,是我舍不得了解你。
画家:你有敬畏心。不过,终究你还是会洞悉我之力。
礼:但愿吧。
画家:别但愿了,我是太了解你了。
礼:你了解我什么?
画家: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自己还没数吗?
礼:我当然知道,不用你说。
画家:我告诉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然,你还是不清楚。
礼:(不置可否的样子)
画家:你是这样一个人——正在供桌前,准备三鞠躬,可是当你鞠到第二躬的时候,掀翻了供桌……
礼:(笑)不,不是掀翻,是要笑翻在桌子前了。
画家:我微笑不语。我再次微笑不语。因为,都不重要。
礼:是的,这些都不重要。消失才重要。
画家:消失也不重要,呼出重要。正如圣经所言——人是神的呼出。人们都在创作,教授、诗人、画家都在创作,然后在创作中消失,而你只是在呼出。
礼:在我开始创作的那一刻,呼出就开始了。
画家:呼出的都是经典。
礼:如果没有转换到自己最擅长的赛道上来,你呼出的,也不能成为那个唯一。
画家:因此尼采不能做梵高,里尔克不能搞相对论。
礼:但是亚伯拉罕里面可以住着耶和华,海德格尔里面可以住着荷尔德林。
画家:但是亚伯拉罕只是上帝有限的朋友,但是荷尔德林明显在高处。
礼:对呀,荷尔德林当然在高处。因为海德格尔只是他的居所,正如人是神的居所。
画家:因此,让英成为你的居所,从此忘掉那些赝品神——如你所言——他们彼此都不能互为居所——这是铁证。
礼:也没有那么绝对。
画家:有。当在你读里尔克的时候,我为什么不提相对论?
礼:你想举什么例子?
画家:把里尔克和相对论一起谈论,是对爱因斯坦的不敬。
礼:但,现在我们站在这里,站在消失的城堡前,一个没有英的城堡,所有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画家:是啊,不值一提,那么,我们走吧。
画家退下。
礼站在废墟左边,无声地哭泣,像英离开时一样,两手扶着膝盖蹲下,哭了很久。
光线慢慢暗下。
英上,坐在废墟右边,旁若无人地抽烟。
2019.11.20
2020.1.4
——剧终
这是2019年11月份写的一个诗剧,灵感来自于当时看到的网络上的一篇文章《60多岁流浪女人用废料建起一座三层“城堡”被拆除,她消失了》。这篇文章中有城堡和张素英本人的照片,她抽烟的样子让我莫名想到了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她的事迹令我震撼。在寻找她的纪录片未果的情况下,我产生了写她的想法。我在诗剧中对她的描写用了“正大仙容”四个字,觉得很合适。
诗剧分六幕——城堡、病毒实验室、邻居、破烂、废墟、呼出。
剧中主要人物为英和礼。
英来自于张素英人物原型,
礼是一位一直受精神所困惑的城市女青年,
其他人物还有病毒学教授、画家、警察,以及一只灵性的土拨鼠。
诗剧中人物的对话语言,尽量做到了符合身份,但有的,特别是英说话的语言,我还是保留了些诗意。
吕布布,八十年代生于陕西商州,居深圳。
网络图片
在废墟上呼出
——读吕布布诗剧《消失》
张媛媛
蛰居于纸面尚未在舞台苏醒的诗剧,是一种废墟式的文体。依凭构想的灯光、布景与形象,诗剧站在历史、记忆与叙事的原址,从坍塌的词语与断裂的声音中间,呼出心灵深处的失落。这种失落并非源于某种事物的消失,而是在于“消失”这一行为本身所蕴含的无常和不可逆性,它触动了人类对于永恒存在的渴望,从而引发深深的怅然若失之感。起初,我们或许只是丢失了某段记忆,但我们仍清晰地意识到这段记忆的失去,并怀揣着强烈的渴望希望将它寻回。后来,我们会连忘记本身也已经忘却。正如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之见:“废墟会引起我们如是的哀伤,最后打开忘却之路,使他人可以在此编织新的梦幻。”
吕布布的诗剧《消失》便是在废墟之上“编织新的梦幻”。这部关于消失本身的诗剧,取材于一部诗人无缘观看的纪录片——《张素英的“城堡”》。张素英,一个孤独、神秘、拥有非凡毅力与创造力的流浪者。她在无亲无故的偏远村庄,在少有人迹的荒地上,用拾荒而来的砖瓦,一点一滴地搭筑属于自己的城堡。这件由废弃物精心堆叠而成的艺术品,偶然间被艺术家孟小为所发现。他通过纪录片的镜头,见证着关于这座城堡的记忆。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座“违章搭建”的城堡最终难逃被拆除的命运,化为一片废墟。在城堡消失之际,张素英留下一句似是而非的“向高处去”,随后便从那个村庄彻底消失,也从纪录片镜头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再无音信可寻。
诗人吕布布是通过网络媒体的转述,关注到这个去往高处的女人和她所搭建的“没有时间的女性城堡”的。垃圾与城堡,拾荒农妇与艺术家,构成巨大反差,而城堡沦为废墟以及张素英最终的消失,都为这个故事增添了层层迷雾、满满噱头和无尽的遐想空间。从废弃垃圾到建筑艺术,再从即将完工的居所变为彻底沉寂的废墟,这个过程是现代艺术混杂拼贴与多种媒介转换重生的绝佳隐喻。正如垃圾在建筑的过程中重生,随即又重归尘土;张素英的“城堡”在纪录片、文字报道与诗剧等多重空间不断重生,又在对于“消失”的凝视中残酷而决绝地永远消失。剥除博人眼球、刻意煽情或过度拔高的新闻辞藻,诗人洞察到这个故事最本质的内核——消失,或者说,“不是消失,是残忍的隐藏。”
《消失》开篇以爱因斯坦的深邃之问“当世界仅剩你一人时,门外敲门的是谁?”作为引言,引出一场关于人性、存在、自由灵魂与平行宇宙的探索之旅。诗剧分为六幕,从“城堡”的孤独凝视,到“病毒实验室”的荒诞对话,再到“邻居”中的劳动寓言,“破烂”中的寻找与失落,“废墟”上的记忆与忘却,最终“呼出”消失的经典。诗剧中的两大核心人物是英与礼。英的形象脱胎于张素英,她苍老、平静、尘土满身,却是“正大仙容”。在诗剧简短的创作谈中,吕布布提及张素英抽烟的样子让她莫名联想到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我在网上找到了那帧张素英抽烟的照片,尽管隔着屏幕与时空的双重雾镜,仍然会震慑于她那从容不迫、满不在乎的气场。她空洞的眼眸中透露出一种难以动摇的坚定,这种坚定仿佛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让人无法抗拒地想要追寻灵魂的自由。
在诗剧的第一幕,吕布布精心设计了一段光与影的剧情,以此勾勒英的形象。起初,英在房间的光亮处缝补裙子、抽烟,这里的“光”象征着日常生活的平静状态。伴随类似浪涛声的音乐响起又骤停,房间旋即陷入黑暗,只有烟头明灭不定,这种光影变化似乎预示着某种不安的因素即将带来突变。在黑暗中,英以平静的姿态吸完烟并休息,城市的噪声隐约浮现,搅扰安宁静谧的氛围。随后,音乐再次响起,灯光重新亮起,英开始梳头、挑选衣物,回归她的生活。英选择一件红色外套并剪掉袖子,这一行为象征某种决断——红色通常与激情、力量或变革相关联,而剪袖子则可能象征着一种减法、舍弃或解脱。接着,英将木头和砖块搬到小窗台上堵死最后一线光亮,这一举动再次改变了房间的光影格局。她踮起脚尖检查缝隙是否严实,仿佛在确保自己与外界的最后一丝联系也被切断。这种“堵光”行为似乎象征着英内心的封闭、自我保护或是对某种状态的抗拒。
在光影的交错中,英换上红色外套、戴上白色礼帽,并将剪下的袖子塞进帽沿,这些细节在昏暗中显得格外醒目。她的这一新形象似乎代表着一种转变或新生,而站在窗前的阴影里则强调了她与“光”的疏离感。最后,当英从窗台搬下木头和砖块、在地上挪动调换位置时,投影开始播放二维建筑动画。这一画面既模拟出英用废弃砖石搭建城堡的过程,也暗示着英正在构建或重塑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一幕的画外音,来自英,也来自旁观这一切的英的分身。英与观众,亦即诗人与她的读者之间,呈现出两种截然的态度——“希望建立沟通与拒绝讨论”。就像光与影,彼此交织,相互映衬,却又各自独立,互为反面。英始终与世界之间维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平衡。面对第三幕中她的邻居——一只聒噪的土拨鼠,或奚落或打趣的追问,她不发一言,手中活计更加麻利。画外音,或者英诗意的独白里已然表明,原来她并非在抵抗或逃避世界,“我的敌人永远只是我自己。”
英国学者戴维·庞特(David Punter)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也许,所有的文本都是废墟;也就是说,它们是以前的自我所未实现的工程。”这与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用废墟中找到的残余来建造诗歌。”作为废墟的诗剧,不再是简单的事实描绘或思想演绎,而是能够促使诗人更深刻地转向自我审视与内省的意义空间。在第五幕中,面对被铲平的城堡遗留下来的满地废墟,不同年纪、不同境遇的英一一登场,继而“从废墟中幽灵般穿过……消失……”。废墟天然具有一种不可磨灭的诗意。废墟是记忆的支撑物,是过去的痕迹、往昔的印记,容易激起历史叙事的冲动,让人暂时忘却历史的不可逆性,任由时间的洪流裹挟。诗剧的废墟性,就来自于这些历史的幽灵,它们在现实维度与想象维度中展开思维高蹈、灵魂共鸣的对话。早在1937年,叶公超便在《论新诗》一文中敏锐地指出,“诗剧的途径可以用历史的材料,也可以用现代生活的材料……建筑在语言节奏上的新诗是和生活一样有变化的。诗剧是保持这种接近语言的方式之一。”吕布布巧妙地运用诗剧这一文体形式,为在镜头前、在申斥中、在废墟上,缄默噤声的英,找到了最接近她自身的声音。她在坍塌的词语瓦砾之间,挖掘出那些被遗忘的、破碎的、却充满生命力的语言碎片。
作为英的对照组,礼是一位在都市中挣扎、深受精神困扰的青年女性,她的迷惘、困惑与顿悟将成为剧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此外,病毒学教授、画家、警察甚至土拨鼠等角色,都在帮助礼去发现英,理解英,让礼从英那里获得治愈,学会“消失”或者“呼出”。呼出是一团郁结的气,一声喟叹或者一次呼吸的停顿,亦即生命的暂歇;呼吸也可以被理解为高声的呼喊,语言的吐露或者情绪的倾泻。诗剧的最后一幕,礼与画家围绕“呼出”展开一段深奥的对谈。在画家与礼的思辨中,呼出是一种神性的,唯一的创作。不同于人的创作,呼出是神或者神赐的创作。在“呼出”城堡,“呼出”消失的英面前,尼采梵高里尔克海德格尔荷尔德林……都成了“赝品神”。因为“站在消失的城堡前,一个没有英的城堡,所有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张媛媛,蒙古族,1995年生于内蒙古通辽市。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写诗兼事批评,诗歌与批评见于《诗刊》《星星》《民族文学》《作品》《当代作家评论》《上海文化》等刊。曾获第二届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二等奖;第十届首都高校原创诗歌大赛一等奖;第六届“抒雁杯”全国大学生诗歌大赛二等奖等,入选第十二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著有《耳语与旁观:钟鸣的诗歌伦理》(台北秀威,2021年)。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元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二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三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四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五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六月总目录
陈先发|了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