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南山知青文旅小镇的初步设想
作者:刘学用
城步南山是一座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山,见证过数千年来湘桂黔三省边界群众为争取自由、争取生存权益而发动的反抗封建剥削、封建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见证过三省边界苗、汉、侗、瑶、壯等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见证过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历史,拥有民族文化、军屯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牧场文化和生态文化六张闪光的金字招牌。
南山是一处军事重镇。南山坐落在湘、桂、黔三省区交界之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城步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数百次的农民起义运动,因守据南山进可攻,退可守,农民起义大都是以南山为根据地。明代长安营苗民领袖蒙能聚众起义,被朝廷镇压后,继任领袖李天保在长安营建立过第一个苗族政权,自称“武烈王”,成立了“长坪府、大寨县”,修建了金銮殿。清代朝廷为了加强少数民族管理,在南山周边建有江头司巡检所、长安营和宝庆理瑶同知署等重要的军政机关。
南山是一座红色文化厚重的大山。
1934年冬,红六军团和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经过南山,留下了“一张借条”、“一条棉裤”、“一盏马灯”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和陆定一先生红色经典名篇《老山界》。
1945年6月,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率一部进入城步南山,准备在大南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面对连绵起伏的八十里大南山,王震旅长曾满怀激情地说“多好的草山啊!革命胜利后,我们一定来这里办个大牧场”。
解放初期,国民党顽固分子企图将南山作为基地,并妄想得到台湾当局的空运救济。为防止海外势力的空投空降,1963年6月,广州军区正式在此建立哨所,全称为“中南某部国防防空所”。 因哨所战士忠于职守,防止了一次又一次台湾特务空投与空降事件的发生, 1969年10月1日,哨所代表周宜珍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哨所因此被中央军委誉为“高山红哨”。
南山是湖南省乃至中国南方下放知青人次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建设成效最好的知青下放点。从1956年春到1978年底,湖南省内六批次近3000人次知青下放南山创业,先后创办过青年集体农庄、园艺场、林场,都未成功,1974年在国务院副总理、开国上将王震将军的关心支持下,建成了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牧场。
南山是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对外合作的排头兵。1979年开始实施中澳合作南山畜牧工程项目,先后从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等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优质奶牛、奶山羊和优质牧草,西方专家与南山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国际友谊。2007年8月,澳大利亚畜牧专家密斯特·盖勒希因病去世以后,其妻子根据遗嘱要求,不远万里特意将其骨灰的一半撒播到了南山大草原上。
南山曾经是中国畜牧业的标杆。1982年5月,全国南方畜牧工作会议在城步南山召开,国家农委第一副主任张平化、农牧渔业部部长林乎加主持会议,大力推介南山收场的办场经验,南方九省区的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并考察学习南山牧场种草养畜经验。
南山留下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光辉的足迹和亲切关怀,凝聚了许多科技专家的心血。从1973年开始,在王震将军的关心支持下,南山牧场的发展一直得到北京农业大学专家教授们的帮助与支持,畜牧兽医教授王培、张志文、南庆贤,农业专家教授贾慎修、李连捷等亲自到南山牧场指导种草养畜,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又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场管理局调来屠敏仪等专家扎根南山,使南山牧场逐步发展壮大。1983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常委王首道视察南山,并亲自写作了《让高山为民造福——湖南南山牧场初步调查》。1984年3月赵紫阳总理和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后来担任过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一行视察南山。1986年11月,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和副总理李鹏到广西考察时,在桂林再次接见城步县委和南山牧场负责人,再一次肯定了南山牧场的发展方向。
南山是“中国第一牧场”。
2009年6月,国家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致函:从创办时间、国家支持力度、草原畜牲业发展水平、人工草场面的,以及产业化发展模式等方面综合来看,南山牧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牧场”。
南山是全国首批、湖南省唯一的国家公园试点区。
2016年8月,经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城步南山被列入首批十个国家公园(试点区)之一,南山又一次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巍巍南山,金光闪闪。六张名片,每一张都内涵丰富,含金量十足。
但是,长期以来未能得到高度重视,六张金字名片未能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
我们一直期望通过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来发展我们的旅游产业,但遗憾的是在城步招商引资特别是招引优质龙头企业的重大投资项目实在太难,一些企业只想占据我们的旅游资源,而不愿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些投机企业企图垄断我们的优质旅游资源,像以前的韩美兹等公司和后面几个招商引资公司,不仅没能给我们旅游事业带来好的发展,相反还给政府增添了很多的麻烦,给我们带来了损失。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引进旅游龙头企业来帮助我们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但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下行的情况下,招大引强难度更大,但是城步的发展不能停顿,我们不能一味地等靠要,必须依靠自力更生,精心策划,把我们南山的优势展现出来,把我们的金字名片打造出来,赋予南山旅游活力和灵魂,把南山打造成城步旅游产业的龙头,带动全县乃至湘桂边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下面,我就打造南山知青文旅特色小镇提一点粗浅的建议,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南山知青文旅特色小镇的策划背景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农业发展较慢,粮食短缺严重。在苏联大规模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运动的影响下,团中央号召广大青年团员们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精神,号召青年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在那里建功立业、安家落户!
1955年7月,共青团湖南省委召开全省团干会议。明确省市要组织垦荒队,准备将城步县作为垦荒工作重点县,初步确定城步的南山、土桥和十万古田为垦荒地点。当年末,邵阳团地委组织的市区284名青年和邵东县120名青年农民抵达城步土桥,建立起邵阳专区第一青年集体农庄。南山因地理独特、气候恶劣等原因,而暂缓进行。1956年2月,湖南团省委、省农业厅、省公安厅、长沙市团委、中共邵阳地委、团地委等单位15人组成的南山荒地勘查工作组,在南山进行了为期6天的详细勘察,认为:八十里南山是一块宝地,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适宜发展农林畜牧业。随即长沙市团委和邵阳团地委根据团省委的指示,从众多报名者中选拔了758名青年志愿垦荒者,其中邵阳市区320名,长沙、新邵、邵东、武冈438名,分四批抵达南山,3月26日建立起邵阳专区第二青年集体农庄,开启了南山知青上山下乡的序幕。
由于南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南山种植的粮食只长苗,不结谷籽,第一轮创业遭遇挫折,大批人马撤离南山,留下的108人歃血盟誓:不建设好南山,决不回家乡!这108名垦荒勇士,史称“南山一百零八将”。
此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先后又组织了五批次的知青下放南山。从1956年春到1978年12月,“六上”南山的知青2828人,“六下”南山的知青2572人,最后坚持下来的为256人。来自全省各地的知青“六上六下”,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南山创业史。
1973年起,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的直接关怀下,南山成功走出一条以牧业为主导产业的金光大道,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被誉为“中国草原明珠”,被国家农垦部认定为“中国第一牧场”。
回顾南山近七十年的创业发展历程,可以说,没有南山知青就没有南山牧场,南山这块土地刻上深深的知青烙印,也由此成为闻名遐迩的共青城。南山知青和南山共青城,无疑是共和国那场轰轰烈烈上山下乡运动中浓墨重彩的篇章。知青在建设农村、建设边疆的事业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受到的锻炼,历史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他们那种志在四方、勇于承担国家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应当继续鼓励和宣传。
二、南山知青文旅特色小镇的预期目标
将南山打造成为文化氛围浓厚、文化特色鲜明、文旅融合赋能的中国南方最有影响力的知青文旅小镇。
三、南山知青文旅特色小镇的策划特点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策划和脚踏实地的活动安排,以最小的投资、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效果将南山打造成中国南方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知青文旅小镇。
四、南山知青文旅特色小镇的策划基础
南山知青文旅特色小镇的策划基础是在没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资金的前提下,依靠政府自力更生,利用有限的政府投资和活动安排,发掘文化资源,做好宣传推介,做好活动策划和资源利用的基础上,把南山打造成成中国南方最具特色的知青文旅小镇。
五、南山知青文化特色小镇策划方案
南山是城步文化旅游的龙头,来城步旅游的人,必定会去看南山。目前南山仅有紫阳峰、高山红哨、盆景园、茅坪湖等几处景点,可看的只有奶牛、风力发电机、连绵起伏的草山和兵器广场,可供游客参与的活动只有骑马,没有供游客参与的娱乐活动和游戏项目,不能有效地消耗游客的时间,花掉游客的金钱。一句话,就是留不住游客,留不住游客的钱。
现代人旅游最大的爱好有以下几点:1是拍照、拍视频;2是现场直播;3是寻找美食;4是文化娱乐活动。根据以上特点,发展南山旅游,打造南山知青文旅特色小镇,必须根据游客心理需求,打造更多的游客打卡点,视频直播点和独具城步特色的传统美食及地域特色文化娱乐活动。
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策划打造南山知青文旅特色小镇:
1、举办一场全国性的知青文化专题绘画有奖征集活动。在红网、腾讯等知名网站刊登知青画有奖征集活动公告,在全国范围内有奖征集知青画,由县书画家协会组织专家初审,取前40名进入复赛。复赛前由县书画家协会对南山小镇中心区域的建筑物墙面进行规划筛选,邀请进入复赛的画家将自己所设计的绘画作品绘制上墙面,以墙面画作品为复赛作品,聘请专家和网络评审,专家评审占分60%,网络评审占分40%。绘画作品的纸质稿件和电子版本交县档案局永久保存,若干年后,如墙面画日晒雨淋,风雨侵袭,受到毁损,可找出原稿进行修复。评审一等奖一名,奖金5万元,二等奖二名,奖金2万元/名;三等奖三名,奖金1万元/名;其余为优胜奖,奖金3000元/名;40幅墙面画就是40处网红打卡点,以绘画的形式营造知青文化氛围。所有绘画上墙及评审评奖工作必须在旅游发展大会前完成。
2、举办一场知青文化高峰论坛。在旅发大会期间,与全国知青文化协会等知青组织合作,举办第一届全国知青文化高峰论坛,论坛活动主要安排几位健在的老知青详细介绍知青下放南山的历史、取得的重大成绩,以及知青的生产生活情况等等,邀请所有入围的画家参加南山知青文化高峰论坛,知青画家进行学术交流,并举行知青画征集活动颁奖仪式。以后,每年在夏秋季旅游高峰时期,定期连续举办不同专题的知青文化高峰论坛,如知青诗词、知青小说、知青书信、知青戏剧、知青文物、知青书法篆刻等等专题活动,将南山知青文化高峰论坛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知青文化品牌。活动组织由县委宣传部负责,县文联、县书画家协会、诗词楹联协会、县文艺家协会、南山国家公园、长安营镇人民政府等协助。
3、组织一次知名作家现场采风活动。由县作家协会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上南山采风,邀请健在的老知青详细介绍南山知青的创业历史、有趣的故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现场参观考察,感受当年知青的艰苦创业精神,激发作家们创作灵感;
4、出版一部知青题材和一部南山牧场创业题材的小说,并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南山现场拍摄。通过小说和电视剧带动南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一部电视剧带火一方旅游的案例数不胜数,如《乔家大院》、《芙蓉镇》等等;
5,举办一次知青文物征集捐赠活动。由南山国家公园负责,在全国范围内,以湖南省为重点区域,举办一次知青文物捐赠活动,既可扩大南山知青小镇的影响力,又能为下一步建设知青文化历史纪念馆做好文物储备。下放南山的近3000名知青,大部分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啦,许多已经离我们而去,因此,征集知青历史文物已经时不我待,迫在眉睫,再不抢救性保护,今后就很难收集了。
6、新建一座包括知青纪念馆在内的南山发展历史纪念馆。纪念馆选择在一处比较开阔的地方,交通方便,规划修建九层,地下层为大型停车场;地面一层为大型会展中心和办公场所、接待中心;二层为国家公园纪念馆,重点展示南山国家公园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国家公园的相关政策和国家公园取得的重大成果;三层为红色文化馆,重点展示红军长征经过城步的行军路线、战斗经历、政策宣传、历史文物和军民鱼水情深的传奇故事,让游客了解红军长征精神;展示三五九旅重上南山建立大南山抗日根据地和建国后高山红哨的历史,特别是毛主席接见高山红哨战士的珍贵历史资料;四层为知青文化馆,重点展示知青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五层为牧场文化馆,重点展示国务院副总理、开国上将王震将军、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山牧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国家农业部、国家农垦局、科技部、外贸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北京、上海、内蒙古等省市相关部门对南山的支持与帮助,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内蒙古畜牧业管理局等学校和单位专家教授对南山牧场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重点展示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美国、日本等畜牧业专家与南山牧场的交流和合作,展示南山牧场取得的优异成绩等等;六层为民族文化馆,重点展示城步县域内苗、汉、侗、瑶、满、壯等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巫傩文化、信仰文化、语言文字文化等等;七层为军屯文化馆,重点展示江头司巡检所、长安营和宝庆理瑶同知署等重要的清代军屯文化历史资料;八层为城步历代农民起义纪念馆,重点展示城步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反抗封建剥削、封建压迫而爆发的农民起义的历史资料;九层为南山星空馆,为游客提供观察南山之巅璀璨的星空景观的场所,同时还可以用作帐篷营地,接待游客。据说秋天的南山星空是最美的,群星闪耀,天空蔚蓝,清风徐徐,暑气全消,站在南山纪念馆的顶楼之上,既可仰望星空,神游浩渺的宇宙之外,也可俯视前方,翘望八十里南山大草原美景,此时,把酒临风,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岂不美哉!VIP嘉宾身份,
南山发展历史纪念馆将建设成为南山大草原标志性建筑,纪念馆前面开辟一个文化广场,广场的一边树立一座红军长征的群体雕像,另一边树立一座知青群体雕像,纪念馆文化广场只需平整,不要硬化,全部种上各种各样的牧草。纪念馆和文化广场将成为南山大草原最有人气的网红打卡点和直播现场。
2026年是知青下放南山70周年,城步苗族自治县七十大庆,也是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建议在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庆典之际,将南山发展历史纪念馆竣工剪彩。
7、建设三处知青窝棚。利用长安营和南山上面的茅草和小竹子,按照原来知青窝棚的模样,在大坪、建家坪、茅坪湖三地选择交通便捷的地方,原汁原味地修建三处知青窝棚,窝棚的门上悬挂“南山知青第一(二、三)生产队”的标志牌,作为游客参观和打卡点,让游客现场感受知青的艰苦生活。
8、打造一处露天电影院。在南山小镇人流密集的地方,选择一处合适的地点,开辟成为露天电影院,在夏秋季旅游旺季的时候,只要是晴朗的夜晚,就播放知青题材和红色题材的电影,打造一种怀旧的独特的文化氛围;影院设计一个简单而独特的院门,作为游客打卡点。
9、播放一曲音乐。在南山各社区,每天中午12:00至12:15播放15分钟的知青时代的歌曲和红色经典歌曲,营造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10、打造一份独特的知青食谱。知青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因此,知青食谱一定要体现艰苦的生活,但是又要健康美味,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初步设计如下:
知青饭:红薯丁煮红米饭,用本地出产的黄心红薯为最佳,加上本地生产的红米,做出的饭特别香,又健康又好吃;
知青菜谱:
一份清水煮南山萝卜(丝、丁、片),没有生鲜萝卜时用萝卜干炒腊肉代替;
一份清炒南山苦笋,只能季节性提供;
一份南瓜汤,或清炖南瓜,可常年提供;
一份烤土豆,采用本地种植的小土豆,用柴火或炭火烤制而成,香甜可口,特别符合小孩和年轻人的胃口,可常年提供。
南山知青食谱是南山知青文化的重要方面,可由南山旅游管理部门或旅游协会制订统一的制作标准、统一的价格、统一的餐具,要求各宾馆、酒店统一执行。有条件的时候,根据投资人自愿的原则,还可以打造几处知青餐厅,从门面设计到店内布置、餐具用具、服务员的服饰统一按知青时代标准设计使用。
11、开展一次深情地感恩回访活动。由南山牧场负责,对曾经下放南山的2828名知青家庭和参加支持过南山建设的专家教授进行一次感恩回访活动,对健在的知青及其配偶以及专家教授及其配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对其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激发他们对知青生涯的回忆,激发他们重访第二故乡的激情。
12、创建一个南山旅游信息平台。对所有下放南山的2828名知青中健在的老知青及其配偶和曾经帮助支持南山建设的专家教授中健在的老专家教授及其配偶发放南山小镇荣誉市民称号,对全体知青家庭子孙二代及专家教授子孙二代给予南山小镇旅游VIP嘉宾身份,对全国其它地区的知青和知青文化协会会员、知青文化研究机构工作人员可以凭相关证明材料自主在信息平台申报为VIP嘉宾身份,所有信息输入信息平台,对所有荣誉市民和VIP嘉宾进出南山由信息平台自动给予门票全免的优惠政策。
以上十二个方面的建议,除第6条建设南山发展历史纪念馆外,其余十一条都不需征地拆迁,不需立项审批,不需重大投资,第6条可由南山国家公园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从国家公园文化建设和红军长征文化国家公园建设方面争取国家投资,可以说,以上策划方案可行性强,把握性大,真正能够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率高,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影响,希望能够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城龙高速即将建成之际,南山的交通条件将大为改善,如果加以其它五张金字名片的加持,南山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一定会发生质的飞跃,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文化旅游板块中的耀眼明珠。
2024年3月29日
【作者简介】
刘学用,男,年龄56岁,籍贯城步,工作单位:城步县商务局,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委员会苗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南省苗学学会会员、湖南省民俗学会会员、城步县苗学学会会员、城步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