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唐书、張志和传》跋文/老骥
夫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十六擢明经,以策干肃宗,特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后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号“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之书。
夫观察使陈少游往见,为终日留。表其居曰“玄真坊。”以门狹,为买地而大其闳,号“回轩巷。”帝尝赐奴婢各一,志和配以为夫妇,号“渔童”,“樵青。”恒与陆羽颜真卿相往来,酒酣,击鼓吹笛,舔笔辄成诗章。
盖志和有《渔歌子》一阕,最为著名。其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盖域中以“西塞”为山名者有二,一在浙江吳兴县,一在湖北大冶县东九十里,又名道士洑矶。未知志和隐钓于何处?湖北之西塞山吾尝游之,山髙耸而立于江干。山中多桃树,矶头绝壁髙危,突于江中,江水阻而为怒;乡人云,桃花发时,此多鳜鱼。与“桃花流水鳜鱼肥”相合,其非志和隐钓处乎?
吁!人事代谢,胜跡亦多淹没,良可叹也!
听 琴
文/老骥
鸟雀听琴立楼角
悠悠旋律动群情
白雲过岭为迟缓
红日射天作远迎
安命圣贤曾寄迹
读书寒士亦成名
若逢世上不平事
更欲愤然慷慨鸣
山 雲
文/老骥
山雲聚散出无心
何故人间变古今
皆谓斯生逢世浅
谁知彼意寄情深
东楼高卧唯看月
西岫平身只听琴
弟子年来多半老
光阴叹惜总骎骎
北 山
文/老骥
始自北山住,
冯唐不可招。
時人皆碌碌,
古哲已遥遥。
英彦多沉沒,
由来非一朝。
世间随俯仰,
蓑笠混漁樵。
喝 莓 茶 感 怀
文/老骥
苦涩莓茶驱疾病
琴声幽妙度生平
游山弟子随藜杖
开卷圣贤垂大名
治学养生深有法
吟诗作赋岂无情
君看袅袅檀香起
表里胸襟明月清
遇忠定夫妇记
文/老骥
某日哺,吾行北山,过丁星村口;见一媪呼余。近而视之,乃忠定哥之妻名曰“小菊”者也。虽旧貌犹存,然已满头白髪,老纹纵横矣!人又特瘦,左足微跛之;乍临之几不能识。久之,吾乃惊曰:“尔莫非小菊姐乎”?然后握手叹而言昔事。吾曰:“吾十九岁到丁星岛,其夜上前小山探洞捉鬼;归来自山坡而下,皆奔入尔家。斯时,尔方初嫁,则为吾等作甜羹食之。同者有信凡、阿凯、国辉、友定堵人;尔尚忆之乎?”菊曰:“然也,然一瞬侬我皆老矣,人生真如梦耳!”吾问:“尔身体可安好?”答曰:“不好。夜不能寐,心常忧愁。不寐虽治愈,而忧愁则终不能治;甚苦也。”吾曰”:“吾不寐之疾亦久,尔用何药而能治愈?”其曰:“吃阿波坐人”即可。吾虽听之,然未能辨其何字。其曰:“吾家已近,吾取药与汝”。随之其家,其药乃曰“阿普唑仑片。”然后吾曰“:吾手机中有三百餘首优美之乐音,或舒而远,或缓而窕,或徘徊而静心,或适意而便体;且琴瑟琶琶,箫鼓钟鼎;茫茫然、渺渺然、悠悠然、有天籁之音。听之,必可疗尔忧愁之疾。”其大喜。于是吾发乐音之其夫忠定之手机,乃与小菊别。
噫!吾食“阿普唑仑”已二宵,均能使吾安然入眠;而小菊听吾乐音,未知能减其忧愁,安其心志乎?吾甚念之也。
与小潘过双槐台而作
文/老骥
行至黄沙后,
山中白鹭飞。
新松细枝瘦,
老树巨躯肥。
携尔同游去,
微吾谁与归。
诗心随处发,
高咏不相违。
耄 年
文/老骥
潦倒耄年心自佳
琴书相伴作生涯
池看细雨魚儿出
楼望微风燕子斜
方外难寻髙士迹
世间谁识硕儒家
门庭冷落可罗雀
犹有声名动物华
弱 冠
文/老骥
弱冠岁月始吟行
到老诗文浑已成
飞腾七律龙蛇舞
精妙五言神鬼惊
淡淡风雲开世界
悠悠笔墨说人情
饱尝百味洞观火
自有灵光一段生
归 来 独 游
文/老骥
绍兴归家游后山
一琴一杖白雲闲
旧時老树浓阴密
故地春花群蝶来
卧病多年今觉好
连朝细雨晚方开
光阴虽则催人老
豪气犹登镇北台
细 雨
文/老骥
江亭细雨若牛毛
隔岸新楼拔地髙
遐迩红光未生力
来回白鹭不辞劳
早年许国志何大
晩岁为文笔已刀
空有虚名垂后世
家贫无物与儿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