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内挖掘生命之光 ——野老《花纹石》简析
▢ 童 年
作为同是写诗的生命个体,我惊讶于90后青年诗人野老诗歌语感的向心力及纯净的精神高原。或许是黔东北沿河土家文化、乌江文化、红色文化的浸润滋养,野老的分行汉字里总是迸发出胎带的神性之光。
“流水在这里循环
竹枝是风中的骨骼”
“在夜色里放牧一座青山
石头、草木、鸟鸣、流水,都将被放牧”
“一块石头扔向水面,噗通
我的心里泛起水波粼粼”
这是贵州高原土家文化青年才俊野老三首短诗的起笔。但凡真正懂文学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好的开头往往暴露出作者的艺术品相与思想容量,更是性灵、情趣、深度体验乃至妙悟的释放。
从诗歌发生学视角剖析,《花纹石》传递给受众的人文信号是关乎生与死的重大哲学命题。第一节,借物起兴。诗人开门见山点题导入,干净利索。第二节,生命之痛。第三节,生命之美。尾节,生命之悟。诗人以“花纹石”这个核心主意象与首节的“石头”形成呼应闭环。全诗的情绪流轨迹显而易见,从母亲分娩之痛写到新生命“唤醒了太阳“,进而再写到“石头内部露出蝴蝶花纹“,最终交底“花纹石”——“这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几乎每个诗人都有心仪且惯用的语词,有学者称之为“意象母题”。尽管我品读野老的诗文并不多,然而我还是比较轻松地就拎出了诗人几个较常用的意象化语词,比如:“夜色”、“灯光”、“暗淡”、“嘶裂”、“马匹”、“河水”、“忧郁”、“虚构”、“生命“等。这诸多杂糅着主体人文色温的元气味特浓的意象语词,无一例外均指涉诗人干净、凄美、渺远、沉郁的精神向度。美玉不琢。淳朴向善的诗风,最终成就了一个颇具能量的优秀诗人。
假如让我只用一句话来评判青年诗人野老的分行汉字,我想说的是:诗人野老的诗总能咂摸出对生存、对人乃至对神灵的敬畏。
❂ 点评人简介:
▣ 附90后青年诗人的原创作品
■ 好诗品读
✦ 《花纹石》
▢ 野 老
将一块石头扔向水面,噗通
我的心里泛起水波粼粼
船灯亮了
母亲在蓝色的夜晚开始嘶喊
白色的月亮发出分娩之声
那夜:河风摇摇,树叶簌簌作响
诞生新的生命是美梦酝酿已久
母亲躺在船篷里,河水慢慢注入天空
星星幽蓝。一个夜晚过去了
妹妹的哭喊声是一曲鸟啾啾唤醒了太阳
光芒照在船桨上,照在岸边的鹅卵石上
石头内部露出蝴蝶花纹。
我高呼:花纹石,父亲跳下渔船
——“这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 诗人简介:
野老,本名黄健,土家族,1996年生于贵州沿河,高校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惠水县文联副主席(兼)。作品散见《贵州作家》《诗刊》《当代· 诗歌》《长江文艺》《北京文学》《扬子江》《诗歌月刊》《星星》《延河》《散文诗》《青年作家》《诗选刊》《特区文学》《江南诗》《中国文艺家》《中国校园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报》等杂志,入选《2020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等选本,出版诗集《雾中山色》(2018),获第八届“梵净山”年度文学奖,获贵州第四届“尹珍诗歌”奖,获中国作家网“文学之星”奖。2024年3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