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
严秋林|文 静|谭金虎|马焱明
余先春|刘成奇|陈旭明|李晓禄
高凌贵|张小川|曾卓标|杨太前
徐敏霞|李秋良|谭保德|萧需要
孙小亭|袁兆姝|龚腾芳|庄明石
龚建奇|郑玉玲|李雄辉|石守岭
熊正明|何小荣|戈友田|谭戈龙
陈士成|朱芝秀|文 公|谭亮生
邱惠华|梁 毅|肖加亮|杜心源
朱子年|陈春明|刘庆珍|黄纪义
李德军|唐季春|刘杰能|何书宏
蒋贵龙|支如卫|王贵林|王惠开
杨运富|彭光辉|晏斯林|石忠堂
禹高峰|谢 良|杨广智|王宣球
郭友良|朱明德|罗龙祎|和志红
马国玺|薛兴华|易佳望|靳春增
李文庆|赵新海|邓平凡|龙小英
邱蓓妮|刘预谷|唐利荣|胡淑兰
陈秋红|王志翔|罗贵荣|夏明朝
龙文斌|钟解平|史少华|石跃强
周建华|司建国|王宣中|李明冰
王敬辉|姜赞安|张宏娟|徐 钒
陈春明|谭越南|杨天鹏|龚太银
凌 峰|薛跃成|李先进|张泽富
余喜道|严 勤|薛 芳|王川海
王长岭|李 坚|张和平|刘铁宏
孙润根|卞子振|孙德力|刘结根
张桥湖|陈 刚|张和平|袁国屏
|洪有规|

吊屈原
严秋林(湖南)
汨水诗魂一脉通,龙舟竞渡恨无穷。
千秋不绝歌诗父,众口频传仰国风。
抱石沉来天欲坼,骑鲸虽去气犹雄。
江头兰芷年年绿,唯见丹心怒浪中。
一剪梅·端午节
文静(湖南)
岁岁年年端午忙。蒲艾悬门,角黍飘香。龙舟竞渡浪翻江。笼饼传情,彩线呈祥。
效国忠君事楚王。忠佞难分,无望兴邦。神州处处颂华章,屈子精神,万古流芳。
端午节感吟
谭金虎(湖南)
艾香直把粽香融,烟雨端阳又一逢。
杜宇驰声催岁月,龙舟劈浪竞豪雄。
行吟野岸人如织,酹向江津信未通。
天问千年今作解,灵均可是粲双瞳?
甲辰端午
马焱明(湖南)
声高浪急祭忠魂,爱国忧民亦有根。
听鼓下桡惊日月,摇旗呐喊若昆仑。
龙腾滚滚齐心奋,桨击频频协力奔。
砥砺前行追梦想,乘风破浪不忘恩。
吊屈原
余先春(湖南)
每逢端午节,万众吊灵均。
角黍投沧浪,龙舟竞楚津。
离骚千载颂,天问几时臻?
浩气芳青史,精神耀后人。
吊屈原
刘成奇(湖南)
抱石沉江志未酬,忠魂不灭恨难休。
离骚读罢千行泪,天问吟来万古愁。
世乱忧时怀故国,才高报主卷悲秋。
汨罗江上龙舟渡,朗月清辉照水流。
满江红·缅怀屈原
陈旭明(湖南)
汨水滔滔,端午祭、灵均豪杰。倡美政、举贤纳谏,倾其心血。赤胆奈何奸贼陷,壮怀犹显忠臣烈。问大地、何以救苍生?徒悲切。
忧民苦,叹天阙。词慷慨,情高洁。魂梦断楚湘,忍恨江诀。一曲离骚成绝唱,数声天问融传说。看神州,承不朽精神,千秋越。
端午节
李晓禄(河北)
江中叠鼓龙舟竞,屈子离歌热泪牵。
片片菖蒲人半醉,团团角黍月初圆。
雄黄送意知心爽,酴酒含情味道鲜。
下笔悠然寻快乐,清怀尚有益堪怜。

端午感怀
高凌贵(宁夏)
又逢端午赛龙舟,屈子高风举世讴。
穿浪腾波江水疾,离骚醉墨楚山悠。
䌽丝习俗传南北,角黍幽香去感愁。
耿耿丹心垂史册,英名不朽耀神州。
浪淘沙令·端午节悼屈原
张小川(四川)
时序又端阳。角黍飘香。采来艾草挂门窗。驱疫避邪同喜庆,心绪飞扬。
把酒祭忠良。诗韵流长。追思屈子字千行。耿耿丹心昭日月,万古流芳。
蝶恋花·端午节竞龙舟怀屈子
曾卓标(广东)
列队群雄争竞技,鼓乐喧天,呐喊欢声起。画舫龙舟呈艳丽,旌旗难召英魂至。
凭寄哀思怀屈子,缅忆先贤,仰止无穷递。一曲离骚诚敬意,为教后辈忠贞志。
行香子·端午节小记
杨太前(江苏)
燕语啁啾,莺韵悠扬。娃娃节、喜气洋洋。衣兜锦绣,玩具琳琅。又包香粽,调香粉,织香囊。
蜀葵艳艳,榴花灿灿。给娇儿洗浴兰汤。拍球击水,吻父亲娘。再涂红甲,挂红锁,着红妆。
注:端午节,在苏北又称娃娃节,有很多有趣活动。
端午吟
徐敏霞(江苏)
龙舟竞渡又端阳,九域悲歌忆隽良。
五色花绒添艳彩,三株艾草送清香。
楚人厚意忠魂祭,汨水无情义骨伤。
祈告英灵今盛世,黎民乐业享安康。
端午怀屈原
李秋良(湖南)
望粽尤香带泪痕,汨罗江上有阿门。
满腔热血悲朝命,一世英名铸国魂。
今又端阳千棹水,欲安竞渡万家村。
楚辞唱罢风云怒,把酒吟诗记屈恩。
端午观龙舟赛有感
谭保德(湖南)
汩罗江水任舟裁,鼙鼓咚咚擂起来。
两岸摇旗盈映日,众人呐喊掣惊雷。
如龙踏浪乘风去,似箭离弦折桂回。
今日神州迎盛世,万方共庆酒瓶开。
怀屈原
萧需要(湖南)
汨水茫茫哀屈子,衡峰昊昊颂怀沙。
曾经谗语离王殿,几度阴云淹赤霞。
山鬼应知良吏爱,美人当受庶民夸。
楚辞遗世千秋月,角粽蒸香百姓家。
注:美人来自汉、王逸《离骚序》,指君王清明的政治。《怀沙》和《山鬼》皆系屈原作品。

端午寄怀
孙小亭(湖南)
寄怀端午佇台楼,一任情思云上浮。
天问发聋声震耳,灵均抱石影遮眸。
千年汨水千年愤,几处沧浪几处幽。
自有忠魂星月共,光华永续烁金瓯。
端午节忆屈原
袁兆姝(上海)
五月端阳粽味飘,涛涛江水汨罗潮。
百年难雪屈原怒,千古长存睿圣骄。
天问文章思义子,九歌风雅忆贤枭。
凛然浩气留寰宇,高洁灵魂永世超。
浣溪沙·端午节怀念屈公
龚腾芳(湖南)
端午流传寓意长,龙舟竞技颂歌扬。灵均品节载湖湘。
一曲离骚悲世事,数声天问震朝纲。怀沙义举史流芳。
端午节感吟
庄明石(广东)
岁岁龙舟奋楫时,离骚屈子世谙知。
忠君泪洒怀孤愤,报国心赊觉恨迟。
一自汨罗行泽畔,从教华夏耸吟旗。
投江此去千年隔,毅魄悠悠载史诗。
端午龙舟
龚建奇(湖南)
世事如烟岁月悠,年年端午赛龙舟。
旌旗烈烈翻波浪,颦鼓咚咚涌激流。
屈子忠魂千古在,楚乡遗恨至今留。
沉沙抱石含冤去,一卷离骚万缕愁。
端午怀诗祖
郑玉玲(广东)
鼓动雷鸣震四方,缅怀诗祖记端阳。
菖蒲艾草源流远,角粽柔绳意味长。
堕泪汨罗悲屈子,沉沙湘水悼云乡。
九歌寄我遥天问,再诵离骚祭楚殇。
缅怀屈原
李雄辉(湖南)
角粽龙舟传世久,离骚演绎汨罗长。
三闾佐辅民生幸,百姓安居岁事芳。
策献君王言不纳,胸怀社稷志难扬。
兵临楚地郢都破,饮恨绵绵入帝乡。
清江曲·端午祭屈原
石守岭(吉林)
一曲悲歌悼屈原。清江哀怨竞龙船。艾香角黍忠魂寄,蒲剑雄黄浩气寒。
离骚大雅奇才著。怀沙望远高情赋。世事感慨志未酬,芳史留名万家喻。

菩萨蛮·观龙舟吊屈公
熊正明(湖南)
旗催鼓紧金锣密,龙舟竞赛波流激。两岸一齐呼,声涛惊五湖。
屈祠重雅译,汨水听而泣,游子拜三闾,吟诗哀大夫。
注:屈祠乃唐代诗人汪遵吊屈原之绝句。
端午节有寄
何小荣(北京)
惯有京华翰墨香,鹏城听雨又端阳。
纵身一跃楚天梦,极目九重秦地长。
已向龙舟抛角黍,何妨艾草挂雕梁。
离骚读罢头飞雪,梦觉方知是他乡。
鹧鸪天·端午节
戈友田(江苏)
绿艾飘香绕屋梁,龙舟竞渡浪飞扬。
彩丝系腕祈安泰,棕叶包心送吉祥。
新意久,古风长。汨罗江畔忆忠良。
千年传统情难尽,一曲离骚泪满裳。
纪念屈原
谭戈龙(湖南)
角黍菖苹酒正香,龙舟竞渡鼓声锵。
忠魂不朽千秋颂,雅卷能留万古芳。
感念灵均怀社稷,嗟吁百姓纪贤良。
精神代代传承远,且借端阳酹一觞。
踏莎行·包粽忆屈原
陈士成(江苏)
猪肉花生,芝麻红枣,外包粽叶仪形俏。诸多风味彩绳分,轻尝遥忆先贤矫。
护国亲民,良方奏表,君王昏聩奸谗扰。国亡家破起狼烟,汨罗江上千秋悼。
临江仙·悼屈原(贺铸体)
朱芝秀(陕西)
爱国华章诗彪炳,潇湘悲唱吟风。楚辞光焰耀苍穹。舍身家国殉,云泽水流东。
端午公祭千家酒,龙舟欢渡争雄。玉栏远眺告皤翁。青山依旧在,国祚与天同。
端午节感怀
欧阳定文(湖南)
汨罗江水劲流东,屈子精神永不穷。
廉政为民怀俭德,诚心爱国尚清风。
孤魂可撼奸臣倒,正义能摧皇室空。
万古英名同祭吊,离骚桔颂问天忠。
端午节
谭亮生(湖南)
悬蒲挂艾又端阳,竞渡龙舟浪里翔。
两岸群楼雄伟立,一江碧水笑颜藏。
今吟郢曲添风采,再唱离骚颂小康。
喜看诗乡新面貌,芙蓉绽放粽甜香。

吊屈原
邱惠华(湖南)
五月悲风细雨绵,门悬艾草赛龙船。
怀沙哀郢忠臣泪,忧国为民赤子篇。
橘颂流芳千古在,离骚不朽万年传。
楚江有恨仰天啸,谁挽沧浪吊屈仙。
八声甘州·端午思屈原
梁毅(四川)
又艾蒲香动漫家山,碧柳暗千重。正榴花轻绽,玉荷初放,鹃鸟啼逢。今恰浴兰时节,举国吊诗雄。黎庶备香粽,祭诉情衷。
犹记离骚一曲,咏芙蓉兰芷,谁比辞宗。怨平生为国,报效总成空。对汨罗、仰天嗟叹,赴黄泉、谁再问苍穹?纵君去、有英灵在,护国昌隆。
小重山·端阳
肖加亮(湖南)
水漫沙堤日影长。雄黄新泡酒,艾悬墙。炊烟袅绕粽飘香。年才过,不觉又端阳。
鼓震汨罗江。龙舟争竞技,势昂扬。缅怀屈子断柔肠。《离骚》恨,皓气永流芳。
端午忆屈子
杜心源(四川)
屈子投江自古冤,汩罗怨气贯霄汉。
当言辛尚通乾坤,敢谏佞臣媚骨干。
艾草香蒲门柱悬,龙舟大鼓何家冠。
离骚一部留千秋,日月同辉增耀灿。
纪念屈原
朱子年(湖南)
大夫流放忠贞辨,化作离骚天下倡。
苦闷质疑明政出,忧愁犯险暗身亡。
端阳戏水相传远,芒种寻花后继长。
爱国恤民桑梓敬,龙舟竞渡粽飘香。
端午感怀
陈春明(湖南)
时逢五月又端阳,万户千家米粽香。
墨客题诗歌屈宋,龙舟破浪竞潇湘。
门悬艾草妖魔避,笛奏离骚正气扬。
若问忠魂何处往,神州逐梦启新航。
端午思屈原
刘庆珍(天津)
适逢端午独吟情,德念忠魂百感生。
蒲酒盈杯思屈子,艾符插槛忆豪英。
龙舟泛水雄才唤,角黍堆盘热泪迎。
不忘离骚光国愿,后人继志步安平。
端午佳节有寄
黄纪义(南京)
典庆端阳景画稠,咏怀精魄舞龙舟。
粽包各色香甜美,酒洒诸方味烈柔。
蒲剑斩妖驱鬼蜮,艾旗招福挂吴钩。
世情天道人文则,记挽忠魂入海流。

端午祭屈原
李德军(内蒙古)
诗人义愤汩罗亡,一曲离骚一段肠。
千古悲歌千古憾,百年凭吊百年彰。
自能上下而求索,谁拟乾坤且感伤。
端午门前悬艾草,神州祭奠粽飘香。
端午龙舟悼屈原
唐季春(湖南)
抱石投江千古恨,永留清白在人间。
龙舟鼓伴离骚曲,浆手歌吟爱国篇。
滚滚汨罗翻巨浪,泱泱华夏灿新天。
长堤十里旌旗舞,屈子云中露笑颜。
端午有怀
刘杰能(湖南)
连绵梅雨近端阳,汨水江风艾粽香。
助阵龙舟鸣战鼓,摇旗雪浪赞儿郎。
灵均遗恨千年史,骚体留传万古章。
满腹情怀思故国,雄黄掺酒话沧桑。
端午
何书宏(四川)
五月神州角粽香,家家户户庆端阳。
龙舟竞渡鼓声急,天问清吟韵味长。
一代宗师留杰作,千秋黎庶诵华章。
秭归本是钟灵地,启后承先永未央。
甲辰端午吟
蒋贵龙(江西)
又到端阳重午融,石榴开罢玉莲红。
艾香佩户城乡异,蒲剑悬门今古同。
盘里新果呈圣哲,日中旧俗避邪崇。
雄黄点额孩儿喜,美酒三杯醉老翁。
端午(新韵)
支如卫(陕西)
常言天问悯龙族,且买雄黄酒一壶。
但与屈卿同酹月,君怡华夏麦新熟。
端午抒怀
王贵林(上海)
仲夏花红艾草香,龙舟竞渡祐安康。
离骚曲韵传千古,惜诵诗词入九章。
不灭忠魂豪气远,长留碧血颂歌扬。
风调雨顺人民富,盛世中华万代昌。
西江月·端午
王惠开(湖北)
窗上穿菖插艾,锅中蒸粽煨汤。 龙舟劲发鼓催航,好个端阳景象。
信义楚王梦断,忠诚屈子心伤。词宗事迹久流芳,爱国强音奏响。

武冈九塘屈原庙感吟
杨运富(湖南)
赧水清波日夜流,千年渡口泊孤舟。
平生忠义多忧国,半世沉浮总壮猷。
对话渔夫游子叹,悲歌社稷楚云愁。
三闾哀郢怀沙泪,一曲离骚震九州。
浣溪沙·怀屈原
彭光辉(湖南)
十里长街溢粽香。星移悬艾度端阳。龙舟竞渡最匆忙。
屈子沉冤天问咏,楚乡壮志九歌扬。离骚情感韵流芳。
端午节感怀
晏斯林(湖南)
楚怀无道乱朝纲,听取谗言折栋梁。
冤死灵均诗韵在,吞云靖节史书光。
每逢端午频流涕,若读离骚欲断肠。
朋辈欢欣真幸运,全球仰慕我东方。
吊屈原
石忠堂(内蒙古)
龙舟竞渡自谁言?万古悲风纪屈原。
渔父沧浪留泛泛,不能洗尽直臣冤。
捣练子/端午感怀
禹高峰(湖南)
端午节,赛龙舟。旌帜飘飘羯鼓稠。角粽投江怀屈子,楚骚一曲涌心头。
端午节感怀
谢良(湖南)
龙舟鼓响又端阳,艾草悬门糯粽香。
一桌佳肴迎远客,三杯美酒带雄黄。
微酣闲论沉江志,众语同崇屈子钢。
千古兴衰家国事,山河无恙可安康。
端午忆
杨广智(吉林)
荷包依旧样,拂线捋红绳。
慈母针缝印,镶心作永恒。
端午祭屈原
王宣球(北京)
楚望汨罗江水流,世情波载不停休。
端阳每至吟心动,屈子孤终死志酬。
暗泪国殇投浊浪,伉声天问向灵州。
忠魂祭献龙舟粽,长咏离骚万代秋。

端阳忆屈原
郭友良(湖南)
又逢端午节,糯粽远飘香。
汨水龙舟竞,湘江金鼓忙。
至今惊屈子,惟汝叹衰亡。
蹈海投河死,忠魂万古扬。
鹧鸪天·甲辰端午感怀
朱明德(湖南)
端午今临夏韵长,榴花朵朵竞芬芳。
绿杨树上金蝉闹,清水湖边白鹭翔。
抛粽子,祭忠良。龙舟竞渡鼓声昂。
离骚一卷千秋诵,屈子精神万古扬。
临江仙·端午悼屈原
罗龙祎(四川)
户户门楣悬艾虎,榴花似火初燃。人间端午古相传。把兰花细剪,浣漱洁心颜。 以粽抛江酬屈子,愿君鱼府平安。阎罗必也不尊贤。纷纭多少事,谗语覆盆冤。
水调歌头·端午节抒怀
和志红(山东)
龙舟拋角黍,榴火炫端阳。千年追祭,诗心无尽缅忠良。力主强权抗霸,尤倡优贤美政,义胆振朝纲。泪洒离骚赋,血溅郢都殇。
斯人去,浩气在,鉴史章。九歌天问,弦拨诗咏总无央。夙愿千年圆梦,华夏一朝雄起,凤翥巨龙翔。经典新辞续,正道是沧桑。
踏莎行·端午
马国玺(河北)
日暮溪明,天高月小。薰风阵阵摇芳草。长城内外粽香浓,大河上下龙舟闹。
岁月生香,乾坤不老。心怀家国情何了。三江四海颂离骚,中华崛起东方晓。
端午节里思屈原
薛兴华(湖南
每到端阳忆屈原,忠魂远去几时还。
终生报国千秋颂,日月垂珠万里潺。
抱石含冤沉水底,思贤拋粽祭江山。
轻舟寻遍天涯路,惟有离骚留世间。
端午怀古
易佳旺(湖南)
汨江汉北起波涛,二水争流浪自高。
碧血丹心酬社稷,忠魂皓魄伴王朝。
青青粽叶向天问,缕缕蒿香念楚骚。
锣鼓锵锵怀汝去,龙船万里寄征袍。
注:汨江指汨罗江,屈原投江之地,汉北代指湖北汉江北部,屈原出生地。二水指汨水和汉水。
端午寄意
靳春增 (河北)
三楚青山岁月长,龙舟角粽祭端阳。
曾惊屈子沉江死,自信湘君去国伤。
孤愤难平向天问,离骚溢美与谁香。
大夫若见今朝事,含笑黄泉诵九章。

端午前思屈原
李文庆(安徽)
汨罗岸畔忆忠魂,兰佩行吟迹尚存。
天问离骚千古叹,陆沉孤愤一朝昏。
有心报国偏遭贬,遗恨勤王却闭门。
岁岁端阳思墨客,龙舟浪谷祭贤尊。
端午怀屈原
赵新海(河北)
今逢端午节,泪洒寄哀伤。
求索试天问,幽怀见九章。
美人应有伴,忠骨独流芳。
察可明醒醉,清心弃淈扬。
端午感怀
邓平凡(湖南)
浅碧清新粽酝香,雄黄艾草慰安康。
龙舟破浪争竞技,凤管乘桴奏凯章。
踏莎行·端午感怀
龙小英(湖南)
战鼓轰鸣,龙舟竞渡。念思千载东流去。古今多少粽和诗,从来都把真情付。
爱国情怀,流芳文赋。美人香草吟洲渚。不闻太息但闻歌,山川处处春风度。
端午节(通韵)
邱蓓妮(深圳)
纪念屈原历史长,年年端午粽飘香。
离骚天问流传久,忠烈高风永颂扬。
端午
刘预谷(湖南)
三湘端午雨滂沱,江畔谁人唱楚歌。
巨浪滔滔舟不稳,鱼虾水府亦惊波。
水调歌头·悼屈原
唐利荣(湖南)
荊楚俊豪有,如此圣贤无。国亲皇戚倾野,甘住旧茅庐。八斗文才重用,满腹经纶人奉。行事为民呼。朝夕理朝政,数载保皇都。
反贪腐,抓污吏,利无图。九歌唱响,字字如是夜明珠。改革修章主测,立律行规官逆,只影自知孤。抱恨心将冷,忍爱入江湖。
端阳祭屈原
胡淑兰(湖南)
角黍新蒸逸远香,菖蒲如剑挂门旁。
龙舟奋棹清波漾,千古离骚韵未央。

陈秋红(湖南)
端午忆屈原
端午年年祭屈殇,家家户户艾蒲香。
孤清世浊忠臣误,独醒众昏奸佞猖。
九畹汀兰随泽茂,一怀悲愤向天怆。
离骚天问千秋叹,日月齐光万载芳。
告慰灵均
王志翔(广东)
抱石沉江警世眸,念君抛粽记千秋。
滔滔滚浪能消恨,串串垂珠好遣愁。
奠上雄黄还夙愿,告知华夏占鳌头。
当今政令如天朗,擂鼓敲锣喜放舟。
情抒端午
罗贵荣(四川)
龙舟竞渡闹端阳,系艾悬蒲角粽香。
忆那汨罗愁水涌,屈公抱恨离凄凉。
端午节
夏明朝(辽宁)
历年端午赛龙舟,将士齐心搏激流。
苇叶包封多角粽,艾蒿侍卫万家楼。
效忠楚国身江扑,撰著离骚意世留。
屈子刚廉华夏祭,英名传颂慧神州。
满江红·端午吟
龙文斌(湖南)
一部离骚,肝胆照,满腔热血。凶虎虐,暗无天日,何时圆月?劝醒楚王新政布,护牢疆土身心竭。纵身跃,江畔立丰碑,豪中杰。
黎民泪,如水泄。悬艾草,除虫蝎。撒飘香肉粽,以驱鱼鳖。齐驾龙舟飞似箭,呼声嘹亮群情悦。逢端午,举国颂贤仁,千秋绝。
观龙舟竞渡
钟解平(湖南)
又至端阳怀屈子,汨罗江畔汇群雄。
挥桡击水锋芒露,紧鼓催锣气势冲。
破浪飞舟真勇士,临波把舵老顽童。
欢声夹岸人潮涌,礼炮烟花映日红。
端午吊屈原
史少华(辽宁)
凌然赴义跃流川,史载襟怀纪大贤。
何以国殇湘水堕,皆因天问楚民牵。
故园世上歌高士,端午人间祭盛年。
时节遥追如往事,精神不绝若清泉。
鹧鸪天·童年过端午
石跃强(河南)
最忆童年粽子香。梦中也盼过端阳。
河边割艾悬门额,领下穿针挂绣囊。
加慢火,煮糕粮。条盘盛碗撒甜糖。
桌前共饮雄黄酒,几案三杯敬屈郎。

端午
周建华(安徽)
时逢端午粽飘香,竞赛龙舟奋棹忙。
汨水滔滔翻巨浪,悲歌掀起透心凉。
观龙舟竞赛
司建国(内蒙古)
黄河两岸彩旗飘,似箭龙舟逐浪潮。
战鼓惊天情激越,红歌动地意神摇。
同心荡起轻帆棹,协力争回重锦标。
爱国高怀薪火旺,端阳观赛再油浇。
端午
王宣中(北京)
一年一度端阳节,千古诗词颂屈原。
奔涌汨罗涛万里,生生不息楚骚魂。
端午感吟(嵌句)
李明冰(内蒙古)
不是无端废湿巾,行行老泪有来因。
云攒默默层林岳,烟笼悠悠长水滨。
每到节前思屈子,几从时下看才臣。
紫衣红带千千万,善恶忠奸何以甄。
读《离骚》有感
王敬辉(河北)
别恨离愁去亦难,一腔热血泼红天。
昏君无道风雷激,僻野含情云雨旋。
信且遭谗怀旧梦,忠而被逐赋奇篇。
浮游物外脱尘垢,骚韵流芳兰草嫣。
端午有寄
姜赞安(湖南)
角黍飘香忆故园,龙舟竞渡向谁言。
波涛汹涌三湘水,怎洗忠臣屈子冤。
小重山·端阳闲吟
张宏娟(陕西)
艾插纱窗三两枝。清芬萦满屋、粽团奇。解开青叶味明知。偏惊目、若玉软成泥。
一念忍收悲。向天风拂面、惜今时。香囊早佩暗相依。祈合掌、眉上挚诚堆。
端午节
徐钒(湖南)
菖蒲艾叶庆端阳,一片清风诵九章。
亿万民心包裹粽,久经岁月更芬芳。

诗人节感怀
陈春明(湖南)
群贤荟萃聚华堂,缅忆贤臣诵九章。
浅唱低吟情激越,欢歌曼舞意飞翔。
山村秀美清香溢,锣鼓铿锵正气扬。
协力凝情传国粹,旌旗引路启新航。
观赏高车头龙舟赛
谭越南(湖南)
攸河桥上彩旗飘,似箭龙舟逐浪潮。
锣鼓惊天激情涨,谣歌动地色幡摇。
同心努力争头雁,团队齐心索锦标。
千古离骚昭日月,后昆举帜气雄骁。
端午节
杨天鹏(辽宁)
忠魂浩气震山河,楚韵悠悠叹慨多。
角粽犹存心峭直,龙舟仍觅玉嵯峨。
岂能醉眼随尘世,宁愿清身沉汨罗。
国有介操民惜福,谁知渔父濯缨歌。
端午节怀古
龚太银(湖北)
青史幽幽欲照魂,直臣屈子破重门。
郢都皇室成乌有,汨水龙舟祭至尊。
天问九歌昭日月,离骚橘颂振乾坤。
怀王不识金香玉,饮恨荒丘示子孙。
端午节
凌峰(广东)
汩罗江蕴直臣身,豪烈千年敬若神。
断发纹图妆太子,倾醪奠粽缅灵均。
孤忠总惹庸奸忌,义举长留俊士陈。
菖艾恰时防五毒,龙舟振奋境荣臻。
端午悼屈子
薛跃成(内蒙)
湘水翻腾涌浪长,神州共祭汨罗殇。
龙舟竞渡怀先圣,黍粽沉江慰断肠。
时习楚辞天问句,犹温屈子九歌章。
初心勿忘凌云志,唯我中华汉草香。
端午节
李先进(武汉)
偶遇龙舟竞渡忙,方知节序又端阳。
粽包糯糯红绳系,鸡蛋圆圆彩袋装。
缕缕艾香驱百毒,杯杯蒲酒纳千祥。
孩童愉悦妆新貌,笑语欢歌过大洋。
端午节怀古
张泽富(贵州)
忠魂浩气振坤乾,楚韵悠悠沥泪寒。
子胥忠君冤屈死,曹娥救父美名传。
飘香粽子情怀重,竞赛龙舟意义繁。
古往今来长纪念,精神大爱壮河山。

端 午
余喜道(四川)
粽子馨香入胃肠,汨罗江畔慰端阳。
匡扶乱世山河泰,辅佐昏君社稷忙。
赤胆为民遭嫉妒,丹心救国受歧伤。
几多天问千秋恨,一曲离骚万古扬。
金缕曲·端午节看龙舟竞渡
严勤(湖北)
几度伤重五。汨罗江、谗波直下,晦冥风雨。谁信忠言成妄议,落得行吟悲苦。千载里、雷鸣瓦釜。屈子沉江终消极,愧子胥、悬目东门怒。观史册,错无数。
飞舟竞发催锣鼓。听棹歌、声如天籁,长波荆楚。拼力招魂魂何在,怕读离骚章句。惊浪起、鸥飞燕舞。碧艾香蒲哀思寄,只为他、心系苍生故。天道失,问谁悟。
永遇乐·端午感怀
薛芳(新疆)
桃杏飘香,山河增色,奇景无数。玉树参天,青云接地,百鸟翩翩舞。传承佳节,情怀角黍,小院艾香萦路。望长空、乾坤朗朗,步移顿生千绪。
当年楚国,三闾含恨,魂断汨罗悲苦。屈子冤深,离骚惊世,端午龙舟渡。玉浆琼液,金樽凤盏,更有罗衣金缕。九州看、山青水美,万民富裕。
踏莎行·端午节感吟
王川海(江苏)
粽子飘香,艾蒲避恶。缅怀屈子龙舟渡。怀沙抱石纵江心,忠言逆耳君堪误。
天问离骚,文豪巨著。传承遗志蓝图布。神州筑梦宇寰钦,齐心勠力康庄赴。
踏莎行·端午节
王长岭(河北)
草木葳蕤,石榴艳吐。熏风紫燕长堤舞。淫蜂浪蝶逐花丛,神州浅夏临端午。
振楫齐喧,飞舟惊鹭。升平阔步康庄路。琼浆糯粽品香甜,早忘屈子人何处。
沁园春·诗祖灵均
李坚(桂林)
楚赋元功,浪漫先锋,诗祖灵均。颂辞篇首创,长诗问世;句章特异,骚体凌云。文采飞扬,豪情奔放,神话方言共建勋。先擎帜,领吟坛畅想,霄满星辰。
驾龙游昊交神,穹宇问,胸襟抒广旻。咏芷兰佩服,滋苗九畹;艾萧嗤佞,入木三分。饮露餐英,衣荷揽蕙,逸宕遐思灵笔新。开奇路,利人寰世代,誉满乾坤。
菩萨蛮·渌口接龙桥上看龙船
张和平(湖南)
菖蒲艾叶门窗驻。雄黄药酒随端午。击节咏骚魂。沿江祭屈神。
龙舟敲战鼓。竞渡楫如故。两岸彩旗纷。老街过节人。
端午怀屈原
刘铁宏 ( 湖南 )
欲挽狂澜拯众生,漫漫修远路难行。
命乖姓屈何曾屈,世险名平却不平。
一纵沉沙羞国耻,千秋遗俗系民情。
汨罗怒起倾江水,似诉离骚冤吼声。
端午感吟
孙润根(湖南)
推行美政越经年,听佞楚王残剥权。
肠断忧民依水咏,伤心殉国伴江眠。
离骚璀璨平生悟,天问缤纷万古传。
击浪龙舟争竞渡,思怀屈子吊先贤。
怀屈子
卞子振(湖南)
深情许国梦离骚,壮志难酬百事劳。
千载龙舟追国士,江声怒吼卷云涛。
诗人节怀古
孙德力(内蒙古)
每逢端午意难休,屈子忠魂归碧流。
不朽离骚民命表,相知橘颂国情忧。
龙船击楫寻千载,虎艾悬窗遍九州。
天问长吟追念久,贤良悲壮以诗酬。
话端阳
刘结根(安徽)
汩罗江畔水长流,五月晴和景更悠。
杨柳青青飞舞燕,红旗猎猎往来舟。
追欢稚子风吹笑,寄兴先生酒上头。
角粽千年依旧热,香然不复古人愁。
甲辰端午
张桥湖(山西)
醒世华章诘问多,索求二字入心窝。
有情最是抛江粽,胜过诗文祭汨罗。
龙舟竞渡(新韵)
陈刚(湖南)
助威呐喊龙舟竞,锣鼓喧天旗帜扬。
击水奋楫波浪涌,离弦如箭奔前方。
甲辰端午吟
张和平(湖南)
五月神州馥粽芳,万家健笔庆端阳。
龙舟竞渡鼓声急,天问清吟诗味扬。
一代宗师留秀句,千秋黎庶诵琼章。
湖湘捧读离骚曲,燕赵思怀作赋忙。
端午节有怀屈原
袁国屏(湖南)
世事难分混沌前,沉江屈子恸山川。
君王失策奸人笑,落魄沅湘苦问天。
甲辰端午吊灵均
洪有规(湖南)
三闾高标耸,九歌雅韵留。
绵绵优国祚,切切祚民优。
敢把诤言进,难将壮志酬。
名能誉四海,德已仰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