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猎昆虫童趣三题
毋东汉

①逮蛐蛐
蛐蛐儿学名叫蟋蟀,生活在墙根、地缝、微型土洞中。雌蟋蟀叫三尾儿,它除了与雄蟋蟀都有的尾部双剑外,中间还有产卵器,呈三尾状。雌蟋蟀背部翅膀不会磨擦发声,人们谓之“不叫唤”。雄性蟋蟀背部翅膀磨擦,发出“局局局”的声音,十分悦耳。它叫唤是发泄情绪的表现,例如求偶、挑战、胜利。逮蟋蟀步骤为,一听二灌三围四扣。听准蟋蟀叫唤的准确位置拔去草。灌是用水或用尿浇蟋蟀洞逼出。围是双手呈环状围住蟋蟀,让蟋蟀跳在掌心,双手捂严。扣是迅速将蟋蟀摔入罐内盖好。喂蟋蟀用鲜辣椒或核桃仁。据说,钻在朽骨里的蟋蟀战斗性最强。玩斗蟋蟀很有趣,规则类似斗鸡。

②逮蚂蚱
蚂蚱也叫蝈蝈儿,样子像蟋蟀但体型大,夏季割麦时,是逮蚂蚱的时节。雄性蚂蚱求偶时叫唤,也是用背部翅膀磨擦发声。雌性蚂蚱不叫唤,也是三条尾巴,中间一条是产卵器,伸出很长,人称“枪”,所以称雌蚂蚱为“枪枪”。蚂蚱,根据长相和声音分为“麦客”和“板板”两种。“麦客”蚂蚱翅膀长,叫声“吱——!”悠长如笛;“板板”蚂蚱翅膀类似蟋蟀,短,叫声如许多竹板一起敲:“嚓、嚓、嚓、嚓!”
逮蚂蚱有危险,蚂蚱反抗时会咬人,还会遇见蛇。白天逮蚂蚱,一听二踩三捂四插。听是确定位置。踩是在草丛中乱踏,逼蚂蚱嘣出来。捂是用手扣住它。插是用麦杆筒住蚂蚱屈合的腿,把两个麦杆管固定,蚂蚱就跑不了,除非趔掉大腿。晚上在山坡逮蚂蚱,要拿手电筒。听见蚂蚱叫唤,左手用手电筒照,蚂蚱通常在枣刺上乘凉叫唤,它在强光下不敢动弹,右手迅速捏住蚂蚱后项部,蚂蚱被擒。
把蚂蚱装进竹笼或麦杆笼里,喂葱叶或南瓜花。蚂蚱笼挂在屋檐下,日夜可闻蚂蚱唱情歌。

③逮秋蝉
蝉有大小两种,大型的叫知了,小型的叫纺线车。样子像特大苍蝇,发声器在腹部,一边用口器吸食树皮汁液,一边叫唤。是不是唱情歌?应该是。知了很骄傲,叫唤声音是“知——了!知——了!知——了!”不绝声,好像什么情况都已经掌握。纺线车也叫纺织娘,叫声是“嗡——嗡——嗡——!”很像纺车“吱吱”声。
逮知了用特制的长柄网。网是用柳条挽成圈,在蜘蛛网上缠绕网丝。用这样的长柄蛛丝网捕蝉,粘住了逃不掉。纺织娘多在山间小树上叫唤,不知是山间天冷冻苶了,还是它没经过世面风险,容易被游人徒手拿捏。逮蝉是欺负蝉不咬人,握在手里玩,很有成就感,不专为听声。

蟋蟀、蝈蝈和蝉,都是自然界的琴师和歌手,听它们叫声,引人遐想。捕捉过程都有凶险,缺乏智慧和胆量,没有技巧是逮不住的。儿童时代逮蟋蟀逮蝈蝈逮蝉,锻炼了胆量,增加了智慧和敏捷。如今却不提倡,“注意安全”!连蚂蚱蛐蛐知了都逮不住,长大怎么当侦察兵,抓俘虏?深思吧。
2024-6-1-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