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章感慨万端地讲道:当时的大学者沈从文对自己说,到博物馆来是对你最好的学习,因为这里是博学之地。以后的事实验证了沈先生的断言。
读过许多关于大章先生的资料,从中得知他自幼就眼高手不凡,进入历史博物馆后更是如鱼得水,从青铜器到字画,眼观手摸,那件件堪称国宝的珍贵艺术品令大章惊叹不已,他有了别人根本无法拥有的学习悠久历史文化和先人佳作的便利条件;加之周围顶尖的专家、学者云集,随时可以耳听面授,更叫大章欢欣鼓舞,进取之心如他画的东升旭日。他还有机会多次参加考古发掘和古画的复制,观众今天看到的战国漆器是大章先生描绘的纹样,曾轰动博物界;六朝古墓的壁画是他所摹,因真品早就没有了;汉武帝、武则天、努尔哈赤等一批重要历史人物的画像亦出自他手;包括临宋人的真本《册页》、宋徽宗的花鸟等。传统的文化底蕴更加厚实地沉淀在他的艺术细胞中,使他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多面手,被王冶秋先生称誉为临摹古画的专家。
据有关资料介绍,1952年,当大章还未进历史博物馆工作时,就参加了“建国瓷”的设计和纹样绘制工作。进入历博后,他边从事艺术设计、古画复制工作,边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望都汉墓壁画》《战国漆器图案》《信阳楚墓图录》等专著,尤其叫大章欣慰的是他有幸参与了沈从文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服饰资料研究》的主图绘制和编辑工作。大章不但有与大文豪同室挥笔的经历,还有当时更鲜为人知今天看来也让人羡慕的好事:在毛泽东主席60大寿那年,全国105位知名画家为其作画祝寿,其中年龄最大的是齐白石,年龄最小者是陈大章。大章以工笔画了一幅正在跳舞的《少先队员》国画敬献。 1971年11月,陈大章突然接到由国家文物局转达的一纸国务院指示,调他去参加钓鱼台国宾馆的布置工作。在当时,这是国家机密,可谓任务重大。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陈大章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人们不能不记得,早在1971年春的一天,大章先生突然接到国务院调他去参加布置钓鱼台国宾馆的任务。当他迅速赶到工作现场后方才得知,这是为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而临时组成的接待小组。周恩来总理明确指示:“接待国际贵宾布置国宾馆,要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千年文化历史,大厅布置要体现我国是一个有着壮丽山河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