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随笔文/清风佛面
今年端午节整整迟到一个月。
列车虽然晚了一个钟头点,但终究还是到站了!
昨日夏至,百里雁城大雨倾盆,涨“端午水”为今日端午“接风洗尘”。
退休之后的每年端午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上班时的时光。
端午节期间是降雨最为集中的时期,防汛责任重如泰山,我曾经作为乡镇水利管理站站长不是带队值班就是带队巡查,別人都是躲着雨水进屋,我们则是顶着雨水出巡,几乎没有过一个清白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成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民间习俗。
以前农村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黄糖(现在叫片糖)拌蒜泥,喝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点朱砂。乡下人还会在这天采草药,诸如石菖蒲、总管皮、九里光、车前草、猫舌草之类的野生植物,然后用来煎水洗澡,可以起到除湿去痱却病保健康作用。而挂艾、喝雄黄酒、点朱砂则是为了消灾辟邪,保全家一年平平安安。
有一首童谣是这样唱的,“五月五,过端午,吃黄糖,烧屁股”。
烧屁股是什么意思,我至今没有搞懂,大概是说大人们在这天喝雄黄酒喝得满脸通红,像火烧红的猴子屁股一样,表示小孩对大人喝酒的不满和眼馋。
难忘老家前面有一条小河,那里洒满了我的童年时光。
从端午节这天开始,我们这些小孩子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下到河里去洗冷水澡了,此前只能是偷偷地洗,被大人发现后轻则挨骂,重则遭打。
端午节来了,下河洗冷水澡的禁令被解除了,孩子们心里高兴极了。
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大人们喜欢的事情。从这天开始大人也开始下河里洗澡,还教我们这些小孩子游泳,和我们一起摸鱼捉虾翻螃蟹。捉到鱼虾螃蟹后可以改善生活,在以前生活物资相当缺乏的年代,孩子们往往都是乐此而不疲。
老家是山区,没有龙舟,更没有龙舟赛,看龙舟赛是来到市里以后才有的事。
我于2013年从乡下搬到衡阳市居住,2014年端午节,我和老妻带孙女在金港水岸看龙舟赛。那次龙舟赛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很隆重,天上有直升机跟拍,小孙女高兴得不得了。
端午节赛龙舟现已成为全国性盛大的竞技赛事。
2023年衡阳市首届职工龙舟竞渡于6月17日上午在华侨城•原岸湘江河段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比赛是三年疫情过后由衡阳市官方组织举办的首届大型龙舟竞渡赛,旨在提振衡阳经济、擦亮衡阳名片,为停滞不前的华侨城建设项目打一针强心剂。大赛当天风和日丽,湘江两岸观众人山人海,16支龙舟劲旅水上争霸盛况空前。
今天端午节,儿子开车带着我们老两口连同他一双儿女一同去南湖公园赏荷。
南湖公园是衡阳市最佳赏荷打卡地,时值端午湖里荷花竞相开放。粉红的荷花、碧绿的荷叶构成一幅巨大的美丽图画,成了游人眼里一道靓丽风景,祖孙三代一同观荷赏心悦目,小孙子是最开心快乐的人。
上午儿媳因节日值班没一起去赏荷,下午来我家一起吃晚饭,全家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缅怀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节日,我们可以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过好端午节,没必要去悲伤。
端午节到了,我们在一起吃粽子,互相敬酒,互致问候。但请记住,只可以说端午节安康,切不可以说端午节快乐。
(注)照片拍摄于2013年衡阳市南湖公园、衡阳市华侨城•原岸
《三苏文学》征文启示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去年端午在河坝子玉蟾寺祈福的钟声犹在耳边,在青神湖看划龙船的盛况还历历在目,转眼又快到端午了,端午吃粽子,挂艾叶,喝雄黄酒,去河坝子玉蟾寺祈平安健康是必不可少的,最激动的莫过于去青神湖看划龙舟,端午是有人文内涵和诗情画意的节日,在端午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征集有关端午的诗词、散文、小说、随笔等,将择优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VV平台、百度等同步发表,欢迎文朋诗友们赐稿,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5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