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奔跑》 作品连载
第一章 被季节框住的记忆
秋
江 上 夜 行
作者:李 霁
主播:朔方的雪
晚上9时,我乘北斗号游轮从重庆码头启航,长长的汽笛高一声、低一声,落在宽阔的水面,像极了清幽山谷中的回响。走出舱外,凭栏远眺,我的脸面渐被这夜风润湿。隔岸碎碎点点的灯火随江涛扩散开去,铺排成一行行的诗句。
走吧,落叶吹进深谷
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冰上的月光
已从河面上溢出
走吧,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
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路啊路
飘满了红罂粟
(北岛:《走吧》)

船一程程远去,时间一秒秒逝去,航行的路线、途经的美景早已设定,但这种夜游于我却是一场充满新奇的旅行。还是没有预料到,我此前的期待与此行的融合!平淡不见了,烦恼抽离 了,状态调谐了,心律匀缓了,不安消解了,情感归复了。我的目光只在逶迤山峦间流转,我的思绪只在峰回路转处来回,脱口而出的仍是山水清音、满腹豪情。
现在,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明显的例证是对好的事物不多加赞赏,对坏的事物不妄加评论。但这种变化并不会妨碍自己 对情感的判断。就像刚刚在房间里第一次观看影片《肖申克的救 赎》,我在它低哑的色调、压抑的旁白以及细小高妙的情境当中,明白了某种感人的震撼,注定要与艰难一路相伴。
主人公安迪没有像肖申克监狱犯人一样屈服于囚居的生活。 相反地,他用一把六英寸长的铁锤,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抠出一条通往外界的地道。影片最具震撼力的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深夜, 成功出逃的安迪双臂伸向夜空,在滂沱的雨中洗掉困顿、冲刷屈辱、重获新生。
不陪安迪消受二十年的牢狱煎熬,不陪安迪隐忍二十年的人格践踏,不陪安迪在每个深夜一寸一寸地抠凿,不陪安迪在污秽 的下水管中匍匐爬行五百码的距离,就不会懂得自由的珍贵,就不会冲破命运的樊篱。
五百码,可以是二十年时光的浓缩提炼,可以是五个足球场 的长度总和,也可以是破茧而出通向幸福的另一种诠释。反抗命运的不公,本就不是墨守成规的顺从,它必将始于暗流涌动,直到向自由的高峰不断地攀升。
扯远了,还是回到江上吧,真是种奇妙的感觉。从上船开始,我兴奋的情绪几乎从未减轻过,或许只有在此刻,我才能够停下脚步,回过神来。我还是喜欢看脚下的江水匀速地流淌,星光闪耀,波涛翻卷,我期许的目光又像是在等待某个时刻的到来。三峡之行注定是充满传奇和难以忘怀的,这里所沉淀的记忆,这里所吟诵的诗句,岂是滔滔江水所能化解开的。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总要有一次航行,带着勇敢进发的决心和火烫的情怀,穿越壮阔的江水和经年不散的迷雾。
作者:李霁,秦皇岛市文学创作院院长,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韵》杂志执行主编。国家二级作家。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奔跑》。作品曾入选《全国知名作家走进秦皇岛》《当代人》《散文百家》《河北作家》《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北日报》等。报告文学《大山里的牧羊人》荣获河北省文联“喜迎党的二十大——新时代 新征程 新故事”主题文学征文一等奖,并入选2022年度河北文学排行榜。策划主编了《秦皇海岳》小说散文诗歌卷、《木兰花开——第一书记扶贫手记》《潮水在倾情咏唱——走进北戴河新区》等文集。
主播:朔方的雪,本名李文艳,曾任某大型国企和国家级开发区播音员,青少年口语传播教师,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主持)专业教师,橦声学堂网络平台教育机构讲师、教学部负责人兼橦声电台台长。一个对有声语言艺术痴迷者,酷爱朗诵,希望用声音给文字插上翅膀,传递美好,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