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奔跑》 作品连载
第一章 被季节框住的记忆
秋
十 月
作者:李 霁
主播:平 和
院子里的老柿子树叶落了一地,十月就这样悄悄轮回于季节 之中。终于又闻到了亲切潮湿的乡土气息,混合着厨房里炖肉的香味。除了折断的树枝在灶膛里噼啪作响地燃烧,屋子里的物什安静得怪异。
隔着窗子向外打量,是一大片成熟的苹果园,沉甸甸的果实在晚霞中闪出迷人的光彩。几乎谁家的地里都有一个茔,自然的淘汰法则让长辈一个接一个地回归泥土,而他们却放不下这畦踩熟的园子,放不下外面儿孙们的生计,从冢上钻出的一棵棵蒲草上,你可以看到守望者的灵魂。
香馥的果味甜醉了庄稼人的心,采摘的时候,顺便也和祖先 唠上两句,咱家老母猪又下了一窝崽,小丫也要上学了,别惦记 着……苹果在扬起的臂膀下一个接一个地堆成小山,又被分拣装进纸盒,屯成堆。祖先就躺在高高的果箱上面,舒心地吐了口气。
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气变得阴冷起来,赶上这样的天气,庄稼人难得空闲,倦懒地偎在热炕上,想着刚刚种下的麦粒可以憋足劲喝个饱,牲畜也挤在圈栏里相互取暖,踏实得没有一丝阴霾。 门口的老槐树露出枝丫间筑造的鸟巢,我不知道它是不是空巢,如果不是,在这样的天气里,鸟儿可以舒服地待在温暖的家里,很幸福。这时,不知谁家传出铿锵的皮影戏声,我一下被收心拢神,像是魇住了一样。
少时,我被寄宿在乡下老屋,当地十分盛行皮影戏。外婆是个戏迷,每次听说皮影剧团要在广场义演,天刚擦黑,她便会带上我和一个马扎儿,早早去占位子。我还算听话,戏常常要唱好几折子,夜深才会罢场,虽然台上驴皮扎的武将们,借着灯光在银白的幕布后面忽明忽暗、若隐若现地厮杀正酣,更兼有紧锣密鼓的响板和皮影特有的唱腔、一音拔过一音,听着人透不过气来,我还是常常在外婆的怀里一觉睡到曲终人散。 戏,总叫人看不懂,它的唱腔和响板却留存下来。
只是一出戏,就可以为童年的印记赋予神奇的魔力,它可以 在我无所慰藉的片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情境投注一个关切的目光。思念是一种生活态度,在深刻意义上,思念更是一次记忆的缝合,让进去的部分与未来的期许遥相对应。我们需要这样的对应,特别是在静静的十月里。
作者:李霁,秦皇岛市文学创作院院长,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海韵》杂志执行主编。国家二级作家。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奔跑》。作品曾入选《全国知名作家走进秦皇岛》《当代人》《散文百家》《河北作家》《中国自然资源报》《河北日报》等。报告文学《大山里的牧羊人》荣获河北省文联“喜迎党的二十大——新时代 新征程 新故事”主题文学征文一等奖,并入选2022年度河北文学排行榜。策划主编了《秦皇海岳》小说散文诗歌卷、《木兰花开——第一书记扶贫手记》《潮水在倾情咏唱——走进北戴河新区》等文集。
主播:曹艳春,网名:平和,秦皇岛市政协退休干部。秦皇岛市朗诵协会会员,“橦声学堂”学员,“秦皇岛头条”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