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山国际诗歌峰会作品展
《走进杏山》
作者/张德智
2024年5月26日,宁阳县凤凰山诗社相约前往杏山村采风。
远远望去,连绵的群山映入视野,苍苍茫茫,由西向东,杏山、彩山连成一条高大山脉。由远及近,越走越显突兀,越近越显雄壮。
杏山村,就在山脚下,我们车子穿过一个大桥洞,便进入杏山村。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首先是排列整齐的民房,干净的水泥路面,一株株草木在遍野青葱中铺陈出杏山村的生态美。
转眼来到村子中间,目的地已到,我们把车子停在一处水塘边,然后和大家打过招呼,一起走进一处农家院,院内全是农具,工具摆列整齐,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勤劳之家,实干之家。
迎接我们的是一个中年汉子,有五十多岁,憨厚的脸上布满沧桑,给人的感觉此人诚恳睿智,淳朴敦厚,尚礼重义。通过我们黄秀峰理事长相互介绍我们才知道这人便是今天采风主人公张英伟。张英伟,1972年出生,2005年开始投资20万建奶牛场,经过夫妻俩悉心经营,07年财富大增,每天纯收入三千多元,08年受三鹿奶粉质量影响,牛奶卖不出去,便开始用牛奶养猪200多头,当时猪价每斤十元,着实赚了一笔,因当时小牛没处卖,自己当肉牛养,六十头肉牛卖了200多万,2017年高速拆迁,牛场首当其冲,张英伟便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配合,国家也给了相应补贴。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父亲突发脑梗不幸去世。张英伟难过之余,甚觉得愧对老人,暗下决心,逝者已逝,一定不能愧对生者,所以对母亲万般孝敬,至今身体健康硬朗。他还主动赡养了一对五保老人,因为致富有方被村委提拔为计生主任。2017年以前杏山没有水泥路,全村吃水要到五里路以外,肩挑人拉。经济状况相当落后,17年七月一号镇政府组织部门,动员张英伟接任杏山村支部书记。他上任以后认真思考,杏山村的出路到底在哪儿。人人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有了方向说干就干,没有资金,全村自筹,佘欠一点工程款等办法,到2020年村村通全部结束,全村都吃上山泉水,路路都有灯光亮起。2018年张英伟在改变村庄基础设施同时,也在考虑怎样增加经济收入。于是他多方考察,反复论证“杏岭丹霏”宁阳古八景之一,重新打造这一有着美丽传说的古景观。
宁阳县凤凰山诗社采访人员与杏山村党支部书记张英伟(中)在杏岭合影
没有杏哪来景,应该向荒山要收入,栽种珍珠油杏,19年从新泰买来树苗,乡亲们听说栽种杏树,全村人对张英伟的决定深信不疑,只要跟着张英伟干,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栽树当天,全村老少不拿报酬,自动参与,满山上下都是人,三千颗树苗当天按时栽种完工,那场面让张英伟感动不已。也萌生了要回报乡亲的想法,为增加经济收入,又开办了面粉厂,面条厂,益民合作社等一些绿色产业,相当红火。
2022年,村庄发生四起老人因身体不便不能做饭,非正常死亡,于是便决定开办幸福食堂,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拿出自己的四十万元购置设备,妻子担任主角,基本多采用志愿者年轻智障人,采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安全卫生,环境优美,饭菜可口,做到一周天天不重样,日日有改善,为节约粮食,做到不浪费,也做出相关制度,例,60-70岁,每人交两元,70-80岁每人交一元,80岁以上不缴费,另有二十多人行动不便的老人由村干部和志愿者亲自送饭。我们从食堂老人们那灿烂的笑容便能感觉到大家的知足。当我们问到大家满不满意时,老人们连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任命了一个好书记。
宁阳县凤凰山诗社成员在向阳花食堂采风时合影。图中(左二)为本文作者张德智,(右三)为张英伟
通过以上的采访,我们对张英伟有了更近一步认识,他为乡亲不惜花掉积蓄,他本人则烟酒不用,为修路为省钱,总是自己动手,多次受伤,曾经两次险些丢命,至今手臂上留有道道伤疤,对待家人孩子,总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两个孩子相当成才,大女儿现在浙江某大医院任康复科主任,受他影响,有着独特报恩情怀,只要山东人去看病,她都热情帮助,挂号费自己垫付,小女儿现在潍坊医大学麻醉专业,我们从他沧桑的脸上看到满是自豪。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优秀的父亲,一个值得信赖的支部书记,让曾经的八景之一杏岭丹霏再现的杏山人。

本文作者张德智(右)与宁阳县凤凰山诗社副社长苏林在采访中走进杏山,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共产党员。假如我们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践行使命,敢于作为,我们这个社会不是早就变的更加美好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