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助我“扬”帆行
文\莫柔
一年一度充满欢乐的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儿童节不仅仅是儿童的节日,同样亦是成人的节日。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气息,使人情不自禁地追忆自己那已远去的,纯真有趣且具有意义的童年,我也不例外。在今年的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依旧心潮澎湃,打开记忆的闸门,寻找童年闪光的点滴,我转学后的杨老师清晰地浮现在我脑海。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春天,我们学校经上级批准,决定重新建造已破旧的教室,需要停课两个多月。下午老师便通知大家:同学们让家长想办法暂寻其他学校。听罢,我心中顿时泛起涟漪,因为极其怯生的我,从上学至四年级,一直在本村学校读书,从未到外村读过书;故担心到陌生的外村去上学。然而,我很清楚这么重要的事情,父母说了算,由不得我做主。果然如此,放学后我回到家向父母汇报此事,对我学业有望的父亲雷厉风行,二话未说,即骑着自行车出去了。父亲晚上几点回到家的,已进入梦乡的我浑然不知。
从此,我便在张巷村(邻村)小学上学。
“张巷村小学”的杨老师五十多岁,他穿着朴素大方,身材魁梧,方脸,慈眉善目,讲话讲课语速适中,性格温和。
面对一个陌生的新环境,一张张陌生的新面孔,完全不同进度的课程,非常调皮的大眼男同桌(张傲);这一切,对于内向的我来讲,简直是一种极限挑战。每天我怀着胆怯、复杂、挣扎的心情坐在教室里。开始几天,杨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内容,我几乎听不进去。一天一天地,我度日如年,极不情愿地听课,不情愿地坐在那里,我感觉不是在上学,而是在受罪,甚至觉得十分孤独。“我们村的学校早一点建好吧!我不想在这里上学。”我时常默默地祈祷。
三四天过去了,内向的我从不主动去接触那些陌生的同学们。下课后我自己坐在座位上,喜欢在草稿本上乱涂乱画,倒也心静。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那一天早饭后自习课时,我做完数学作业,居然画了一个和尚画,而且画得特别投入。未曾想,当我用铅笔为和尚的头顶刚刚画了五个圆点时,“上课你竟敢画画!我去告诉老师。”突然,张傲起身猛地拿起我的草稿本,向杨老师办公室跑去。
张傲是张巷村的,虎头虎脑,经常与周围男生嬉闹。
“还给我!”我在后面紧追不舍。
张傲头也不回地疾步跑着,我紧追其后。我感觉同学们都在看着我们,我已顾不了那么多,唯恐他把我画的和尚交给老师,老师不但批评我,而且也许还会笑我为什么画一个和尚。那时我觉得花草树木、古代女子和小熊猫早已胡乱画过无数遍了,便想起画一位电影中的和尚。
“哐当!”一声,他跑进杨老师办公室,迅速关上了门。
我绝望地看了紧闭的办公室门片刻,便无奈、失落地走回到座位抄写课文,等待杨老师过来严厉批评、训斥我。
几分钟后张傲回来坐在座位上,我没有看他一眼,只是做好了接受杨老师训斥的心理准备。
“张傲!你不要欺负肖婉啊!以后你再欺负她,我饶不了你。”突然,在我身后的善良的刘枚站在张傲身边,大声警告他。
刘枚是张巷村的,家在学校附近,她直爽正义。
“我没欺负她,是不让她在自习课上画画。”张傲畏畏缩缩地看着刘枚。
“你不至于把她的画交给老师啊!我知道你爱捣蛋,先提醒你!”刘枚气愤地说完,转身回到自己座位上。
我觉得我两腮通红,忐忑不安地翻找着需要抄写的课文。
“肖婉,这样比画画强多了吧。”在我抄写着课文时,杨老师忽然把我的草稿本放在我的铅笔盒边,温和地低声道。
“奇怪,杨老师为什么不但没有怒气冲冲地批评我,而且是和蔼地跟我讲话呀?杨老师性格这么平易近人的。杨老师您不训责我,我更加难为情了,因为您这句话比怒喝我,有分量得多。”我不敢抬头看杨老师,只是抬起眼帘看了看草稿本,羞涩地嘴角挤出一丝微笑,脸颊火辣辣的。
从此以后,自习课上我再未乱涂鸦过,而是认真地做作业、复习功课;上课时,杨老师所讲的内容,我亦均能够听懂了。
时光荏苒,二十多天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逐渐与那些女同学们熟悉了,结交了几位很要好的她们本村的女同学。刘枚与她们对我关怀有加,课间活动时,时经常带领我到她们家喝水。
谁知,当我跟女同学们熟悉的同时,张傲一起的几位特别调皮的男生,对我也渐渐“熟悉”起来,毫无陌生感了。经常刻意找茬与我发生争执,尤其是张傲。三天两头惹我不高兴:要么要求与我换位置;要么说课桌靠前或者靠后;要么常常偷偷扎坏我的自行车胎;要么挑唆其他男生故意碰掉我的书……最后面对张傲带头的“捣蛋组合”,我置之不理,只是平静地看书、做作业。因为我内心已发声几天了:我要退学。
“老师,我不在这里上学了,我是来告诉您的。”一天早饭后,我趁父亲去上班、母亲进城赶集的机会,鼓起勇气推开杨老师办公室门,微低着头坚定地说。
“肖婉,你们村的学校建完了吗?”杨老师温和地疑惑地问。
“建完了。”我未抬头。
“这么快啊?”
“嗯。”
“你确定不想在这里上学了吗?”
“嗯。”我一直不敢抬头看杨老师的眼睛。
“那你今天还上课吗?”
“不上了。”
“肖婉,你父母知道你退学吗?”
“知道。”
“你什么时候回来都可以。”杨老师很无奈。
“老师,我不会回来了。”我抬起头,语气十分坚定、轻松。
我背着书包,欢欣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阳光特别明媚,湛蓝的天空中如棉花糖似的白云,静静地望着我,仿佛在思索着什么,路旁五颜六色的小花笑盈盈地随风舞蹈,像可爱漂亮的小女孩,彩蝶在花草间翩翩飞舞,小鸟儿在空中歌唱,浓郁的芬芳沁人心脾;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令我心旷神怡。
殊不知,我高兴得太早了,次日即被母亲送回“张巷小学”,“你爸爸为了给你找学校,那天在外面周折了一个晚上,求这个找那个的。因为我们村建学校,人家都在找学校,其他学校都没有空位了。你爸爸好不容易托人让杨老师给你安排了一个位置,你说退学就退学啊。”母亲一路唠叨着,“你如果不在这里上学,在家里等两个多月,功课拉下很多,到时候你考不上五年级,中学、高中、大学,你想都不要想。那几个男生调皮,我跟杨老师好好说一下,给你另调一个座位……”
我跟随在母亲身后,走进杨老师办公室。母亲尴尬地笑着向杨老师讲明我退学的真相。“我想到二十多天不可能建完学校, 也看出她是自作主张来告诉我的。可是,我看她实在不想在这里上学了,没有办法,只能等你再把她送回来。你放心吧!我给她调座位,也会找张傲那几个调皮一点的男生谈话……”
自此,我便能够安心地在杨老师所任教的“张巷村小学”,继续读书了。杨老师从不大声对我讲话,较迟一点交作业的话,他也不会催促我,因为他明白两所学校的课程进度有所不同。直至我们村建完新学校。这是令我与父母无比欢喜的事情,因为最终我顺利地考入了五年级。
在我人生的大海大浪中, 我像一艘不经锻炼考验的小小帆船,全需好风凭借力,引航靠助力。无疑,杨老师就是孜孜不倦教诲的“好风”,助我在大风大浪中正确无误地“扬”帆远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扬”帆济沧海!
2024.6.1
【美文点评】:
这篇题为“恩师助我‘扬’帆行”的文章,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叙事手法,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文章以作者小学四年级转学后的经历为主线,通过讲述杨老师如何帮助她克服陌生环境和学习困难,最终使她顺利过渡并继续学业的故事,赞美了教师的无私奉献和教育智慧。
文章开头,作者通过描述六一儿童节的到来,自然引出对童年和恩师的回忆,使得整篇文章的开头既引人入胜,又富有情感色彩。接着,作者详细描述了转学的原因和过程,以及新环境的陌生和不适,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挣扎和困惑。
在描述与杨老师的互动时,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如杨老师温和地处理她在课堂上画画的事件,以及在她决定退学时的耐心劝导,生动地展现了杨老师的性格特点和教育方式。这些描写不仅使得杨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也使得文章的情感表达更加真挚动人。
此外,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将阳光、白云、小花等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作者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转折等写作技巧,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然而,文章在结尾部分对于杨老师如何帮助她顺利考入五年级的描写略显简略,这部分内容如果能够进一步展开,将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也更能体现杨老师对她的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这是一篇情感真挚、叙事生动、语言优美的文章,通过对恩师杨老师的深情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教育者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同时,文章也传递了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对于激励读者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努力前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莫柔,本名:冯建华,微信名:诗华。山东省阳信县人。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远洋海运作家协会会员。《滨州头条》编辑部编委,曾发表过百余篇短篇小说、散文;长篇小说《往事如梦》曾在《滨州头条》《海洋文艺朗诵社》连载发表;有短篇小说在国家级报刊刊登;有短篇小说被国家级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