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一儿童节”随笔
孙平山
刚刚在网上读了一篇有关《六·一儿童节》的文章,瞬间便勾起了我对往事回忆。在我的童时代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儿童节〞。
我是四零后。我的童年跨越两个朝代,一是中华民国;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上小学时,老师也没有讲过“儿童节”更谈不上过儿童节了。
我的童年是苦涩的,没有温饱,更没有欢乐,小小年纪便跟随父兄奔走在田间里。
那时,我刚好八岁,因家中缺少劳力。在春天里我和大人一样扶犁杖种地;夏天薅草放马;秋天拣荘稼;赶滾子打场。
在东北农村都管我们这些孩子叫做“半拉子”。只有冬闲时,我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雪溜冰,扔坑K大钱儿等游戏。
在我的童年里,最想要的也是最期盼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期间不用干活,还能吃上饺子;还能有新衣服穿;还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第二件事,也是我最奢望的,那就是能去学校读书。每当看到同龄小伙伴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时,我心里相当的羡慕。但因家里生活窘迫,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哪还有什么闲钱供我去上学读书。所以,我长到十岁时,父母这才同意我去学校读书。
那时,学校每学期的学杂费才一元五角钱。但每次学校开学时,家里都没能及时交上学费。班主任老师为了催缴学费,每当在上课时,便让我独自一人站着听课。
后来校长到家里催要学费,母亲好说歹说求校长再宽限几天,等把家里攒的鸡蛋卖了(一个鸡蛋5分钱)这才凑足了学费。
记得,自上个世纪的一九五八年开始,在全国掀起“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运动,并提出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掀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大炼钢铁运动赶英超美,全国大炼钢铁。
农村成立人民公社,秋天实行秋翻地;并动员全体社员和家属参加深翻地。深翻三尺,将地表的腐植土翻到地下,生土翻到地表面。
当年,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白天上课,晚上学校组织同学参加深翻地。我们十多岁的孩子,竟然和大人一样每天干到深夜。
童年!我的童年!永远不能忘怀的那段辛酸苦涩而没有一丝快乐的童年。
那时,在我的幼小心灵里,便萌发出一个如何才能改变命运处境的决心。
出路在哪里?如何才能改变命运?
在家里,我大伯用他的人生经历告䜣我: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知识才会改变命运……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到城里的学校,要让知识改变我一生的命运。
一九六一年,我荣幸地考上了初中。使我的理想向前迈进了一步。在初中上学期间,我便更加努力刻苦学习,每次学校期末考试,我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
一九六四年中考时,由于我考试成绩优秀,被吉林省建筑工程学校录取。至此,我从农村一个贫苦的孩子,走进了省会的学府,并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分配到了长春市建筑公司做技术员工作,直至退休。
每当闲暇时,回想起我的苦涩童年,那一件件让人伤心催人泪下的往事,不断涌向我心头。
而如今,尤其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广大人民都过上了富裕的幸福生活,我也早已退休在家,过着颐养天年无忧无虑的晚年幸福生活。
童年时代,那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每逢到“六·一儿童节”的这天,当我看到膝下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学校过“六·一儿童节”时,我从内心深处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衷心祝愿全天下的孩子们节日快乐!

作者:孙平山 写于2024年5月31日
作者简介:孙平山(笔名夕阳闲人)、男、退休前从事建筑行业工作、本人一生酷爱文学创作,尤其是对格律诗、散文诗情有独钟。闲暇时,独自一人小酌一杯、吟诗作对、很是惬意!
2016年—2023年参加吉林省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写意画、工笔画。
编辑制作:老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