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 进 篁 岭, 感受最美村庄
作者:王琴敏
走进篁岭,让我遇见了桃花源般的村庄,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最美乡村”的魅力。
篁岭是婺源古村之一,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距县城39公里,悬于落差600米的石耳山之上,属于典型的徽派建筑。
走进篁岭,这座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村落,古朴典雅、绿树环绕、错落有致、飞梁画栋。
篁岭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
江南茶商许畅芝的客馆怡心楼,飞金彩绘、金碧辉煌,吸引着无数游客参观游览,由于它的主人当时在北方经商,因此把当地的彩绘风格带到婺源,使得它在粉黛无颜的徽派古建筑中难得一见。
这里文风鼎盛、人文荟萃,它每天迎来送往着一批又一批前来参观游览的客人,客人也在近距离的观赏中感受它的学养深厚和民风淳朴。
村庄有100多栋古屋,高高低低,随湾就坡,错落有致地摆布在百米落差的山窝之中。

时值初夏,草木葳蕤,树木繁茂,整个篁岭绿树环抱、流水绕街、烟火升腾、古色古韵,它的美不张扬,像静水流深,却令人陶醉。
篁岭好似一副水墨画卷的“清明上河图”,又似一处遗落人间的“世外桃源”,让人心生美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虽然我们错过了最美三四月漫山遍坡的油菜花海,没看到八九月美如画卷的晒秋场景,但缺憾也是一种遗落的美。
一阵小雨过后,我们看到了雨后烟雨迷离、雾气腾腾、如诗如画的雨后篁岭。
走在篁岭空气清新得如过滤后的村落,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古树环抱、人流如织、商铺林立的徽式建筑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我们呼吸着天然氧吧般新鲜的空气,拾级而上,整个街道干净整洁,古屋翅角飞檐、雕梁画柱、自然古朴、层次感很强,给人一种浓浓的厚重感。
不一会儿,雨后初晴,天空湛蓝,树木葱绿,我们一一参观了许多徽派建筑,了解了古屋的前世今生和人文历史。
古屋虽然年代久远,但它布局精美、摆设讲究,从中可以看出它曾经的辉煌和主人的身份。
篁岭天街,是最繁华的地方,经营着地方小吃、手工制作和木艺、竹编等。
人文景观有“我来篁岭晒个秋”,还有人民公社开会场所和合作社打卡点,远古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使得前来游览的客人无不驻足留影拍照。这里是现代和过去的完美结合,无缝衔接了篁岭另一种别样的美。
游客可以一边参观,一边体验晒工坊和其他当地特色项目,还可以体验打卡人民公社开会的场景,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六七十年代农村合作社的情景。
天街的前店后坊流水潺潺、鲜花依级而放,古韵古香。人工打造的水面仙气飘飘,合着店铺里传出的古韵悠悠,给游人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

近观流水潺潺、竹林环绕、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好一副人间烟火的繁华景象;远望青山寥廓、天空湛蓝、空气清新,梯田花海一览无余。
篁岭是名副其实的“梯云人家”,也是“中国最美乡村”,不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被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的称号。
晒秋是当地最有特色的农事之一。
入秋前后,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村民将丰收后的谷物、辣椒、豆子等农产品放置在大大的竹簟里晾晒,辣椒的红、豆子的绿,还有薯片的黄,交相辉映,五颜六色,摆满房前屋后,呈现出一副恬静、和谐的画面感,能让人忘却凡尘烟火的琐碎和喧嚣,给心灵一次雨后天晴般的洗礼和荡涤。

作家汪曾祺曾在《人间草木》文中写道:“世界是喧嚣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就是闹中取静。”
在篁岭,看山看水看建筑,放空心灵、陶冶性情,脚步慢下来,在心中开辟出一方精神的净土。
流年似水,岁月清欢。
在夏意渐浓的季节,和梦中的桃花源——篁岭来一次相约,看“唱绝天下盛景,晒尽人间春秋”的最美乡村,体验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和最爱的人一同感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好。

遇见婺源,走进篁岭,和山水来一次亲密接触,让心灵在遇见篁岭后,有“徽”之不去的美好回忆……
作者简介

王琴敏,网名云淡风轻,甘肃省秦安县人。天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秦安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神州文艺》签约作家。本人爱好阅读、写作,几年来,有上百篇散文,诗歌发表于地方刊物和各大网络平台,并有征稿散文、报道屡次获奖。一杯清茶,慢煮岁月,愿在平凡的日子里用文字书写多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