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石头刚硬上绿衣,谷幽人远自芳菲。
喧寒未改擎春色,静寂不期邻禁闱。
墨客观时起比兴,仙风拂处益生机。
任他山下香车过,万古林泉作吟诗。
苔藓
与僻偏饶分,
苍苍称静吟。
闲阶经雨遍,
峭壁度秋深。
色冷分禽迹,
痕幽入树影。
衡门终岁在,
车马绝相侵。
在我的一生中,有那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学走路,让我独立走向生活,逐步走向人生;
第一次加入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
第一次写作文,让我用笔描绘童年生活,渐渐地从自由王国,走向了必然王国; ……
无数无数个第一次,构成了我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从小到大,我拥有的只是一次次平凡,似乎从未得到过自己的重视和满足,如今,我已年届八旬,离耄耋近在眼前,我也该好好回顾总结一下自己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了。
今天,就让我来说说我写作文得奖的第一次——1959年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时参加大公社作文比赛的首次得奖吧。
“这次,我志在必得!”
我郑重其事地向横店公社岩前中心小学六(甲)班班主任张振老师报名要求参加“横店(大)公社”【当年为适应“大兵团作战”的原则,将先前的屏岩、横店、上湖三个公社合并成大公社“横店公社”,(行政区划变化,当年反正变化很多、频率很快,小并大,大又分小,拆分、合并,后来又分成了三个公社。【横店大公社相当于时下的横店镇区域的约三分之二面积】作文比赛”,班里同学瞬间爆发出了哄堂大笑,反正我是早已习惯了同学们的哄笑了,“死猪不怕开水烫”呗!张老师却恨恨地将他的一班学生批评了一顿,说:“没有金钢钻,岂敢揽瓷器活!徐志根写作文就是行。笑什么?要么,你们报名去试试!”
张老师是赏识我的,器重我的,他知人善任,知道我写作文有一手!
不是我骄傲,自负。对语文课,我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显示出了它是我的强项。在村校低年级时,老师就培养我当“小先生”,让我拿着根细竹棒指着小黑板上的字,领读,或让同学一个个站起来认读。
我最早上的学校是龙山凤村校,1954年秋上一年级。第二年春季我就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入队时,要举右手过头顶宣誓。从此,我就成为了光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鲜红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知识与本领,报效祖国。
村校是四复式,一个年级在上课时,其余三个年级就做作业,课堂上依次轮换,每节课循环往复。所以,一节课,如果是一个钟头时间的话,由老师上课的课时一个年级充其量也才短短一十五分钟,而作业时间倒有四十五分钟 。小先生或曰小助手的“工作”是大量的。这也培养了我的学习能力。
我哥哥是名小学教师。但我俩相差一十六岁,轻头重得很。他生肖属羊,我属猪,间隔一轮还多。哥哥常带给我看《小朋友》、《少年儿童》等少儿刊物、画报,这些读物熏陶了我。当年,课余生活哪有如今丰富,但我会千方百计找读物来看。连环画啊,小说呀,故事书啦,记得能看的书,即使是大部头的厚厚的像砖头样的书,我都会捧起来啃了。
从小学三年级始,什么中国的四大名著,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外国苏联高尔基的《在人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还有不知谁著作的《美国的悲剧》·····国内的《烈火金刚》,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曲波的《林海雪原》······反正是能搜罗到的一切书,我都找来看了。尽管当时不可能全懂,虽囫囵吞枣,不消化,但后来随着年龄的长大,阅历的加深,渐渐都懂了。
我的背诵能力也较好,一个早自修读下来,就能背下一篇长长的课文·····
1954年入的小学,开初是繁体字。到1957年,文字改革,汉语拼音,简化字,我自己毛估估觉得先是掌握了3500字左右,能阅读一般读物了,后来增加到了7000来字,较高深的书籍也能通读了。到小学毕业,我自信也掌握了万把字,这就为进一步的学习,上初中、后来是读高中,最后是恢复高考制度后,上大学深造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
闲话休说,言归正传,回到那次作文比赛。
我心里恨不得立刻夺下大公社作文比赛第一名的桂冠,以向同学老师证明我的实力。
我也没有搞突击,恶补!我认为,作文无须复习,这是日积月累的事。不是说:“功夫在诗外”嘛!
我们东阳还有一句土话,叫什么:
“水浸石头上浮苔”——
怎讲?什么意思?——
你看水中的石头,不管是浸在清水里的也好,或沉在浑水里的也罢,长年累月,总能积起或厚或薄的青苔。
写作文也同一道理。只要你喜欢语文,喜欢作文,埋头学习,沉下心去,一定是会有收获的,一定是能写好作文的。
进入比赛考场,看着各校自行报名的、严格挑选上来的二三十名高手,我心里一点也不发怵。心情放宽,平静应对。拿到题目,审好题。快速地在心里打好了腹稿。当监考老师一声令下“开始”——我就疾书开了·······
我可以说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在大约35分钟不到的时间内,我轻松地完成了这一命题作文比赛。
我数了数字数,600个字,刚好符合规定。
我长舒了一口气。搁下了笔。检查了一遍,无差错。45分时间未到。就提前交上了卷子。
······
据张振老师后来在班级里向同学们评说,经大公社各校十多名名老师集中改卷评分,我的作文,被评为满分100分!列横店公社第一!
这下,同学们纷纷向我投来了欣羡的目光,在张老师的鼓动下,教室里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鼓掌声、大笑声!徐志赓,生于1947年,1966年高中毕业于浙江金华二中。1978至1982在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教育系学习,任班长。毕业后在东阳教师进修学校、东阳县委宣传部、市属高中、东阳市政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