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时代
林占东
“六一”儿童节不仅是小朋友们的节日,也是大朋友们的节日,还是老朋友们的节日,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难忘的童年。
童年时代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开始,一切都带着神秘,都充满着神奇。童年像蓝天、白云、绿草,不含一点杂质;童年是纯真、羞涩、质朴,没有半点油滑; 童年是初生的太阳、绽放的花朵……充满朝气,满怀希望。
童年时期,不管它是悲惨的痛苦的,还是幸福的快乐的,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童年是一个七彩的梦,童年又是一首欢快的歌,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
我的童年时期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的乡下农村里度过的。那个时候上学读书以学习《毛主席语录》和“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为主,社会实践以写“大字报”、画漫画和上街游行为主。所以那个时代的学生都会背《毛主席语录》、画漫画和写批判稿。在粉碎“四人帮”时,我们举着红旗,打着标语,敲着锣鼓,喊着口号,上街游过行。
记的那时背的最熟的《毛主席语录》是:“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尽管这些语录的内容意义不太理解,但每每背诵这些语录时,我们就热血沸腾,豪情满怀,就涌现出一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
毛主席语录不但焕发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斗志,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还教导我们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讲究学习方法。他老人家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的诚实和谦虚的态度。”“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尽管当时不甚理解,懵懵懂懂,似懂非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深感内容深刻意义重大。
《毛主席语录》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些语录对于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正确的对待发展,正确的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出生在一个人口较多的大家庭:上有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哥哥姐姐,下有弟弟。这样一个大家庭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累的,他们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育儿女。那个时代由于经济不发达,父母养家糊口都颇为艰难,所以根本没有时间“管”我们。
每当夏天来临,我与同村的小伙伴们去渠里洗澡、塘里摸鱼、爬到树上掏鸟蛋;冬天里下雪的时候,与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扫出一块空地,撒上谷子高粱,支起筛子,捕麻雀。那时没有这么多车,其它危险因素也很少,大人们对孩子们是比较放心放手的,所以那时的我们是自由放开的,是活泼快乐的。
我的小学是在大队(村)里读的,开始所学课程只有有语文、算术、音乐、体育,到三年级时增加了自然,课程相当简单,没有多少作业,考试期末进行一次,作业和试卷也不太难;那时的课外活动、实践活动较多,每到春季,老师带着我们上山挖坑植树,下田添堵鼠洞;夏天到地里帮农民伯伯间苗拔草,浇水施肥;秋天掰过棒子,掐过谷子;冬天捡过粪,拉过土。
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实行“开门办学”,每年都请贫下中农到学校忆苦思甜,讲述他们旧社会受地主剥削压迫的苦难历史,告诫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讲得声泪俱下,我们听得义愤填膺,大家群情激奋,高呼着“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内心深深植下了爱国爱民的种子。
当时学校一边进行文化课学习,一边开展“勤工俭学”,学校有“实验田”,种植各种蔬菜和庄稼,课余和假期我们经常到实验田劳动,向农民伯伯学习农业技术,在劳动中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和农业知识,培养了我们热爱劳动的感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在学校“开门办学”勤工俭学的号召下,我所在的班级也引进了勤工俭学项目——养殖家猫(兔子),我们自己到山上捡石头瓦块,到队里要点竿子秫秸,给家猫盖窝。女同学给家猫轮流拔草挖菜,男同学为家猫日夜交替守护。同学们像一大家子过日子一样,虽然有点原始社会的味道,但我们都很喜欢。一年下来收入有十几块钱,今天来看不多,到那时却是一笔丰厚的收入。这些钱一来用来购买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丰富我们的课外活动;一来用来买奖状奖品,激励大家努力学习;还拿出一部分用来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同学交书费……
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度过的,回想起那段时光,还是挺有意义的。在回复高考后,我们小学那个班有一人考上中专,有三人考上大专,有一人考上大学,那些没有考上学的,也都有了自己的去处和归宿。如今这些人都已年近六旬进入耳顺之年,他们在各行各业都取得过骄人的成绩。
童年时代的生活和学习,让我终生铭记,我深深怀念我的那些老师和同学,我常常回忆起那段学习没有压力、生活充满乐趣、但有不乏想象和动手创造的日子,我更加怀念那段师生之间纯真的友谊、默契的合作、激情燃烧的岁月给我人生带来的美好。
2024.05.31
作者简介:林占东,内蒙赤峰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对文学历史哲学及国学经典稍有偏爱,不时写一点文字,来抒发内心感受。先后在《文苑》《田园》《山河》等纸质报刊和《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作家美文》《锡伯河文学》《凤凰城文学》《作家》《红豆原创文学》《世界文学传媒》等公众号平台以及深圳头条、广州头条、北京头条上发表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