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打着诗词大赛的旗号骗人
悲哀的文学出路
___袁成
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泛滥的年代,在这个各种平台软件花样百出,商家暴利炒作的时代,什么抖音、快手、短视频陌陌、火山等,但凡你拿着一部智能手机,打开就能感觉到它们的狂轰乱炸,它们强 行侵入您的脑海意识。传统的报纸、杂志、文学书刊纷纷倒闭,退出历史舞台,灰飞烟灭于这些没多少价值的短视频之中。以前的人们忠爱的知音、读者、故事会、茶余饭后现在皆被智能手机顶替的成了破烂厂里的废品,什么散文、诗词歌赋,也被商家用于参赛炒作,进行欺骗的手段了。甚至现在有些地方平台还打着举办诗词歌赋大赛的旗帜去骗钱,让你购买什么虚拟的礼物来增加名次。国家,网警竟然不管不问允许这现象存在。
___细思极恐,想之迷茫,社会是进步了,可我们的精神文明是进步还是倒退了呢?如果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都这样了,那么后人能在学习什么呢?又有什么文化可以去传承,发扬光大呢?
我不知道代表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传统文学何去何从,以后会怎样,但是我预感在生活快节奏,拜金主义风行,一些毫无价值的短视频潜移默化中,以后的青年人,很少有人会在乎真正的诗词歌赋,也会很少再看到锦绣文章了;也没有人会在乎什么诗人作家了,真正有内涵的作品也许连一秒都不能停留就被划走了,以前的作家著书立说是人们的精神粮食,一部好的作品能鼓舞几代人,现在还有吗?而现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短视频,乱象丛生。那些扭几下屁股或是说两句调侃话恶搞的视频打开手机都是,根本也没人去认真把关审核,自媒体和舆论也缺乏正确的价值引导,大多是没价值和内容的东西在充斥着人们的思想头脑,这样下去,文化精神的依靠何在,传统文学的出路何在,又有什么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粮食?我们的下一代又能学到什么?